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是河南浚縣的大伾山(東山)廟會。母校高中就坐落在大伾山腳下,那時的初九已經開學,廟會的隊伍就從學校門口路過,一晃很多年沒有看過了。高跷是那時候最喜歡的項目,沒想到每組都有他的故事和寓意。
介紹:浚縣文化老人李順波
第一組:大金臉。高跷表演往往走在最前邊的是滿臉塗上金色的演員,俗稱“大金臉”。他身穿黑袍,手裡拿一對木棒做為法器,與他配合的是手提花籃的紅衣小生韓湘子。這一出來自“南頂老君收八仙”。
第二組: 老漁翁。老漁翁白胡子長垂,黃巾紮頭,肩背魚簍,手持釣魚杆,與他相伴的是手持白杆挑一條魚的美書生。相傳這老漁翁就是姜子牙,他坐在渭河邊直鈎釣魚,本意是修煉性情的,練的時間越久,功力就越高。這件事讓殷纣王知道了,他就派蘇妲己變成一條魚去擾亂姜子牙,而老漁翁的動作是雙手向外推,意思是不讓魚上鈎,隻等周文王來訪。
第三組: 撲蝶。人物是許仙與青蛇。許仙書生打扮,與他配合的是青衣打扮的少年,手拿一根青色杆,杆頭上挑個花蝴蝶。傳說,許仙當年上下學的路上經過一座山腳,山花叢中,蝴蝶很多,他往被蝴蝶吸引住而撲蝶嬉樂。
有一天他正在捉一個大花蝴蝶時,見到一條白蛇,同學們用石塊投蛇,許仙極力阻止,不讓同學們傷害白蛇,結果白蛇還是沒逃脫,被同學們用石塊投傷。正當同學們繼續用石塊砸白蛇時,許仙很生氣,雙手捧起受傷的白蛇放到了山裡,救了白蛇一命。這條白蛇就是修煉千年的白娘子,為了報答許仙救命之恩,傷好後的白蛇想請許仙到山裡一叙,好好款待款待。明着去請,許仙肯定不來,白蛇就讓小青變成個蝴蝶,在放學的路上往山裡引許仙。許仙果然一路撲追蝴蝶,見到了美若天仙的白娘子。這是浚縣一帶流傳的白蛇許仙故事的再現。
第四組: 餘二姐與蘇生。餘二姐身上背個娃娃,與蘇生做出許多親熱動作。他二人從小青梅竹馬,長大後互相傾慕,後來餘姐生了個私生子,她父親嫌丢人,要活埋了餘二姐,她娘心痛閨女,偷偷把餘二姐放跑了。蘇生知道後,接走餘二姐遠走他鄉。所以,表演時,其他角色進場時伴奏者打的是“老鑼”,節奏緊,輪到他二位一進場,鑼鼓家夥點變成了慢三,“铛、铛——钭”表達了二人纏綿的愛情和曲折的經曆。演員在高跷上走得風趣多情,令人喝彩。
第五組: 青蛇白蛇鬧許仙。三個角色走走鬧鬧,分分合合,玩出許多花樣。許仙要跑,青衣與白衣二女子前堵後追,生動地再現了《白蛇傳》故事的魅力。當然,不論青蛇還是白蛇,都是半大小子裝扮的。
第六組: 撐船公與貨郎婦。男艄公頭戴氈帽,身穿皂色束腰短裝,手拿一隻船槳。貨郎婦粉衣綠褲,背上斜挎一藍色包袱,包袱裡應該都是些繡花針、五彩絲線,手裡拿着個小鞭。據說這個年輕貨郎婦迫于生計,走街串巷賣些閨中用品。一次,在乘船過河時,撐船的艄公見她有幾分姿色,便生歹意,要調戲她,她就用手中的小鞭抽打艄公。所以,表演時二人邊打邊逗,一會兒向左側傾斜,一會向右側傾斜,這是因為在船上,一不小心就會船翻人亡。
第七組:憨老婆背夜壺、。憨老婆,黑衣黑褲黑帽子,耳朵上還挂着紅辣椒,臉上白一道紅一道的,背上用麻繩拴着個瓷夜壺,懷裡還抱着個傻小子,走一走,親一親。據說不知哪一年,周遊四鄉的傻媳婦生下個傻兒子,兒子雖然傻,但也是自己身上掉的肉,照親不誤。
第八組:大妞和瞎子。大妞身穿綠衣綠褲,一根獨辮長可過腰,身後跟的瞎老頭是她親爹。瞎子身穿黑馬褂,戴副墨鏡,頭上扣個黑帽盔兒,手裡拿根杆,一副說書人打扮。據說大妞從小死了娘,是她瞎子爹靠說書賣唱把她養大成人。烏鴉知反哺,大妞長大後很孝順她爹,所以這一組故事重在表現出父慈女孝的意義。
第九組:二小趕驢。一個男扮女裝的人描眉搽粉,腰下跨頭布做紙糊的黑驢,趕腳的二小紅雞角帽,黑衣黑褲,小醜裝束。過去沒有交通工具,全靠驢馱,走個十裡二十裡,租頭毛驢騎上,就省下許多氣力。城邊村外專門有“趕腳”的人在招徕生意。
這天,二小的毛驢攬到一趟生意,是個漂亮大閨女要出城去串親戚,二小見人家漂亮,到了郊外僻靜處就想調戲人家,自家的毛驢也看不上他了,又踢他又咬他,連打滾帶尥蹶子,二小揮着鞭折跟頭、倒空翻,嘴裡還罵罵咧咧,演出了許多滑稽動作。一般這一組都在高跷隊的最後邊,是壓軸的節目。
進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後,有在高跷隊中增加八仙人物的,有增加《西遊記》裡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成師徒四人的等,加長了高跷隊伍,但不管怎麼長,二小趕驢總是最後出場,就像大金臉排在最前頭一樣,這是規矩。有的高跷隊在服飾顔色等細節上,與傳統的相比稍有不同和出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