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些媒體單位以賺錢為目的,故意誇大性環境,渲染性情景,扭曲性觀念。如果家長對子女所接觸的性傳播媒介不聞不問,子女可能會吸收到不少錯誤的性知識和扭曲的性觀念。作為家長,應該接納孩子在青春期對性的好奇和需要,避免采取簡單粗暴的“禁制”态度。把一本色情書刊扔掉的做法等于間接告訴子女“不要把這些東西帶回家”,治标不治本。
即使黃色書刊從此絕迹于家中,子女仍有其它機會接觸這類物品。因此,家長的目标不應放在“不讓子女接觸”上,而是放在“即使接觸了也不受黃色物品所毒害”上。要達到青少年見到黃色傳媒也不受其害的目标,家長應做到這樣幾點:一是了解子女所接觸的媒介的類型,留意他們所看、所讀的光碟、報刊等,并主動接觸這些媒介,了解其中内容是否涉及性或者對性的描述是否确切和符合情理。二是提醒子女傳媒中的“性”,一般較為狹隘和片面,有些書報、雜志中所介紹的性知識,其科學性、可信性更加值得質疑,我們應從批判的角度去理解分析辨别,從反面教材從中吸取教訓。
三是經常以輕松的語調跟孩子談論性問題,幫助他們獲得正确的性知識、性意識、性觀念,以提高子女的性知識水平,訓練子女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培養子女自尊自愛和對異性尊重的正确态度。現在,很多的性觀念随着社會、科學和生育文化的發展而随之改變。家長在進行性教育時,應采取開明、客觀、與時俱進的性态度,張揚新觀念,推行新意識。這裡向大家介紹幾種與以前觀念不一樣的性知識:一、自慰,也就是民間說的手淫。
@自慰是用手或其他方法刺激性器官而産生性興奮,以求産生性快感和滿意。不論男孩或者女孩,有自慰的行為都是正常和自然的。傳統觀念認為自慰是不學好、沒出息,是堕落、邪惡的,對精神和身體有損害。事實上,醫學已證實自慰對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均不會造成傷害;相反,自慰是有助松馳性壓抑的一種途徑。
但過度自慰,形成習慣者常常因缺乏理解而産生負罪自責等精神壓抑,則會影響健康。當家長發現子女有自慰行為時,不應痛罵或者自己心理忐忑不安,而應沖破傳統觀念,以開放、坦誠、親和的态度,主動找機會單獨與子女傾談,側面了解子女進行自慰的背後動機,必要時加以輔導,教其避免過度自慰的方法:如生活有規律,側身睡覺,按時起床,被褥不要過重過暖,增加文體活動,保持外生殖器清潔等。二、遺精。在夜間睡覺時發生的叫“夢遺”,在清醒時出現的叫“滑精”,傳統說法為“十滴血一滴精”,遺精使身體受損,對人體有害,是一種病。
現在醫學上認為遺精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會損害人體,因為精液的組成大部分是水,還有蛋白質、果糖和少量脂肪等。一般在15歲左右開始出現,正常一般1個月左右1—2次,有時1—2周1次。遺精的原因是精滿則溢;内褲過緊或被褥過重;受到性刺激等。家長發現兒子遺精,不必緊張找醫生治療,而是教導他解除思想負擔,避免性刺激;防止局部壓迫;注意鍛煉身體等。
三、性變态。是指就性心理以及性行為由于種種原因而失去常态,獲得性的滿意。例如同性戀、戀物癖、戀獸癖、戀屍癖、戀童癖、露陰癖、磨擦癖、異裝癖、窺陰癖、淫語癖、施虐癖等等,過去并不多見,現在屢見不鮮。建議家長留意子女生活習性,一旦發現性變态,要及時找其談論,了解原因,分析心理,加強引導,鼓勵糾正變态,保證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