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幾年後,同學、朋友們紛紛成家,即使仍在圍城外徘徊的,大多數也都戀愛了,節日裡和他們聚一聚,竟發現有許多不同的婚戀觀。
一種為“愛情至上”型。雖然很多人感歎現代社會純真不再,真情難覓,但我的朋友惠和雲仍是堅持感情第一的原則。惠是客家人,婚前一心想找同鄉,最好還能在深圳擁有一塊地,生活好一點。但最終她卻嫁了一個四川人,地是沒有的,債務卻有些,但惠并不那麼在乎,她說,隻要我喜歡他,他對我好,我就可以永遠不離不棄。雲雖然和惠在個性上有很大不同,但對于感情的執着如出一轍。她不顧媽媽的勸阻,克服遠隔兩地的困難,終于和相戀7年的男朋友走到一起,盡管兩人接下來要面對的是經濟的不寬裕,但她說,隻要感情是真的,我就不會太失望。
一種為“穩打穩紮”型。朋友蓮當屬此類型。她來到深圳後,先想方設法找到一份穩定工作,便着手婚姻大事。她對未來老公的要求很明确:一是老實可靠;二是脾氣不差;三是有潛力可挖。大概因為用了心,加上運氣不錯,她倒也如願以償。去年年底結婚,享受一年的二人世界後,她已定下今年生小孩的計劃。這不,前幾天和我們泡吧,她就聲明:要找我喝酒可要快點,不久我就不能喝了。
還有一種為“物質型”。盡管這種類型頗受非議,但我認為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正如我的小學同學舒,她從小家境不好,因此,對金錢的渴望也更強烈一點。雖然她的某些做法我并不認同,但她從一間小小的店鋪起早貪黑地經營,到擁有了三間分店的成績,也不能不承認她付出的勞動和努力。現在,她跟她男朋友謀求更大發展,她坦言,對這個男人沒太多感覺,但和他在一起,對雙方都有利。不單純,很現實,哪怕你不喜歡,也是客觀存在的。
另一種則為現在報紙上常說的“飄一族”。他們不喜約束,探求新奇,拒絕安穩,飄浮不定,對于婚姻,自然意識薄弱。我的朋友中不乏這種“新人類”,和他們玩耍總是很有意思的,聽他們的笑話也總能讓人笑得直不起腰。但有時候,我也在想,當他們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看似潇灑卻始終沒有一個家時,偶爾,會不會也感到孤寂呢?
我個人認為,婚姻中感情是必不可少的,但事業同樣重要。如果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那到底把什麼作為首選,則取決于個人的選擇。不過,如果能夠擁有一份足夠讓兩人共同生活的感情,并能夠基于這種感情,給予對方盡可能多的關心和體貼,也算是很難得的姻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