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網絡心理測試。其測試内容五花八門,包括事業、愛情、個性、人生、運勢等各個方面。針對這種市場,很多網站也争相推出越發新奇的心理測試題目,近乎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8年12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理科的醫生們發現,前來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人中,很多平時都參與了網絡心理測試。更有些人,還通過一些測試結果,認定自己出現了心理問題,沮喪地前來就醫。
寇覺中:(陝西省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鑒定專家組組長,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院長)
每個人都很關注自己的未來,想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定位,自己的優缺點,自己當下備受困擾的症結,以及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等。而這些東西,往往并不能依賴日常的交流獲得答案,因此各類網絡心理測試便“正中下懷”。
大多數心理測試,都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這種暗示對那些心理成熟、處境樂觀的人,往往不會帶來太大影響。但如果意志力薄弱或正好情緒不穩定,就很容易将測試結果認定成“事實”,并自發從現實中尋找“證據”。這其實已經颠倒了正常的思維邏輯,變成了“先認定未來的結果,再從當下尋找原因”,是不科學的。
權威的心理測試題目或心理評估問卷,它的編制要遵循一套科學的理論标準,從題目的設計、分值的評估到結論的解析,都由專業團隊負責執行。用戶樣本的年齡、職業、現狀等跨度都非常大,所以會力求做到全面精準,決不會将針對個别行為的推測寫進結果,整個測試也會在初期的使用中反複校正。相關的工作量巨大,絕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
相比較網絡幾乎日日推陳出新的測試,我們不難判斷,這些測試大多以娛樂功能為主,花哨的題目,更多是為了争搶點擊率。但是它們往往都缺乏科學的設計,除去那些随意編纂的題目之外,有些稍微“正規”點兒的,可能是直接借用了國外的題目。但國度決定的人群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簡單照搬後的結果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更不可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
因此大可不必被網絡測試結果困擾,如果你覺得已經隐約被它左右,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下來。如果情況仍得不到控制,可以考慮尋求專業機構的心理援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