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第二個篇外篇《精神病科醫生》

第二個篇外篇《精神病科醫生》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7-05 03:24:15

  本身這篇真的是不想寫的,還是因為站内短訊的問題,我覺得我必須寫,畢竟我用了一個有關精神病人的标題。為了避免誤導和誤解,我

  關閉口袋小管家:想永久保存這文章嗎,+創建一個口袋随時把喜歡的文章保存下來第二個篇外篇《精神病科醫生》

  分類:新世界觀|2009-10-1419:00:29

  本身這篇真的是不想寫的,還是因為站内短訊的問題,我覺得我必須寫,畢竟我用了一個有關精神病人的标題。為了避免誤導和誤解,我也有責任寫。這篇會枯燥、無聊,建議沒興趣的朋友就關了這個窗口去幹點兒别的吧?我再任性一回再偷懶一回。首先再次說明的是:我不是精神病科醫師,也不是心理專家。所以,有關各種症狀的問題,請那些認為自己或家人有精神病傾向的朋友找患者所在地的相關醫療機構确診,而不是來找我确診。我也沒有那個資質或者能力。再有一點是我這篇要說明的。我很敬佩幾位朋友開始有想法立志投身于精神病科醫療事業。但是,我希望最好不是因為受我這一貼的影響而那麼決定。我懇請那幾位朋友能深思熟慮,同時了解到足夠的情況再下決心。精神病科醫師不是象我那樣坐在那裡面對患者詢問就完了的……我還得再強調一遍:我不是精神病科醫師,到目前為止,我通篇也沒有表示或者暗示過我就是一個精神病科醫師。但是,我認識一些精神病科醫師。他們的工作很繁瑣,所謂對談隻是其中一項罷了。我知道有一種說法:病情輕的找心理醫生,病情重的找精神科醫師。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那是錯的。實際上很多精神病科醫師需要心理醫師的輔助,或者反過來說。而且精神病科醫師不是那種簡單的劃分,實際上很多種:有專門針對器官性精神病的醫師;有專門針對障礙性精神病的醫師;有專門針對軀體形式伴發的精神病科醫師;還有專門針對染色體異常的精神病科醫師;性方面精神病科醫師;神經性精神病科醫師;心理精神病科醫師……等等等等。這些精神病科醫師有些工作是交叉的,有些是單獨一個領域的。目前我國(除台灣省)最匮乏的是性精神病科醫師和染色體精神病科醫師(這個領域的醫師本身就不多)。前者是很多患者難以啟齒或者幹脆沉浸其中(例如性操縱或者性臣服),後者是我國遺傳研究起步較晚……而且我要說明的是:精神病科醫師一個危險的行業。如果醫師的判斷失誤,很可能加重患者病情,會給自己――直接接觸者帶來危險。精神病人殺死醫師的事情并不少見,不信可以找個精神病科醫師問問,随口能說出不少。再有就是長時間接觸精神病人,難免受影響,而且很多影響是緻命的,例如輕生。當然你可以說自己想開了,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有啥大不了的,20年後又怎麼怎麼樣了。可以那麼說。但是,那不是舍身,兩回事兒。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怎麼會在乎别人的生命?别告訴我你已經得道成仙、了卻生死、歸入空門、收拾包袱時刻準備着脫離輪回去極樂世界了(脫離苦海沒錯,那隻是個比方,但是怎麼參與治療的實際問題呢?念經還是洗禮?)。記得我在某一篇提過一句:精神病科醫師後來變成了醫師精神病人的也不在少數。這不是我危言聳聽,這是事實。有一些精神病人的情況我沒寫,可不代表不存在。一種是寫了沒人願意看,因為這不是醫學報告,這個患者就是坐在那裡笑,你問啥都笑。或者我問一個小時對方都那一句話,怎麼寫?還一種是邏輯觀、世界觀根本無懈可擊的病人,而且他們還能證明給你看,很多資深醫師還栽在這裡甚至成了追随者之一。對于那種例子,我是堅決不會寫的(原因自己想)。而一些比較特殊的精神病人,其實精神病科醫師也不完全是抱着唯物的觀點去看的。因為很多現象過于奇特了。例如有個患者,喜歡畫畫,畫出來的東西那是相當的複雜,沒人看懂。患者會很耐心的解釋,解釋完很多醫師都傻了――包括他的主治醫師和心理醫生。他畫的内容,每幅畫的每一個獨立的物體,都有獨立的視角去表現。比方說這幅畫裡有花,有雲,有樹木,有行人,有一條河,一座橋。看花的角度是仰視的,看雲卻是俯視的,看樹木是平視,看人是從花的角度去看,看河是緊貼着河面的視角,看橋又是從橋梁結構透視去看。如果你按照他說的去挨個對照,你會發現他畫的很精準,但是為什麼那麼精準?因為他說他看到的就是那樣的。他不用蹲在地上就能仰視一朵花,不用趴在木闆上就能貼着河面角度看。這一點,我不清楚是否有這個畫派,也不知道有沒有畫家能做到。這種在我們看來特殊的例子,在精神病患者當中并不罕見(事實上這也是我寫這貼的最初動機)。再說回來,那麼這種情況大家都沒見過,就不必治療,先放在一邊,需要治療的是什麼?這位多角度視覺患者的狂躁症。經過N次失敗,最後會診後分析,還是得治療多角度視覺問題,因為患者看到的角度太複雜了,他自己有時候都看不明白,所以會越來越急躁,會狂躁發作。可是一直到現在,也沒多大進展,為什麼呢?用某個資深精神病科醫師的話:“也許他那雙眼睛,不是人類的眼睛。”說白了就是:病成因至今都找不到。對于這種患者的情況,很多精神病科醫師和心理醫生都是敬畏的态度。套句很俗的話:太強大了。日期:2009-9-2321:20:00剛說的這個病例還是能表現出來的,雖然不是最根源的。但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畫畫,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能表達,那怎麼辦?要靠醫師們自己去長時間得的去觀察、去接觸。假如,你是個一個商場營業員,你能保證每天都耐心的對待購物的客人嗎?假如,你是一個空服人員,你能做到每天都耐心的對待乘客嗎?好了我們不假如了,直接說醫師的問題。對于患者,如果不是真正的耐心觀察、潛心研究患者問題所在,面對面聊一年也啥用都沒有,因為需要進入的是一個人的心靈!這個,沒撬鎖跳窗戶那說,如果有,精神病科醫師會全體歡呼雀躍的――終于從巨大的心理壓力上解脫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需要緩解和減壓的,就算是真心喜歡這行的也一樣。舉個較三俗的例子:我有個朋友很喜歡美女,後來紮到影視圈去了,見天看美女,具體是不是那啥了,我不會說,也沒興趣說;十年後那個朋友一門心思要出來,不幹了。我問過為什麼,他說審美疲勞了,現在他的眼光極為挑剔,甚至受不了人的毛孔存在,認為那影響了近距離審美效果(不知道他怎麼看到毛孔的)。用他自己的說法:看麻木了,很可怕,看不出美醜來。(額外一提:近期這個朋友很喜歡去動物園看鳄魚,一看就是半天,我覺得他危險了。)話題再回來,精神病科醫師整天面對的就是精神病人,心理素質偏差點兒的,得精神病隻是個時間問題。心理素質好點兒的,會轉移下壓力――患上輕微的精神病或者偏執。我不是在開玩笑,我說的是真的。我認識一個治療障礙類型的精神病科醫師,喜歡撕報紙,撕成一條一條的,大約鉛筆那種寬度。聊天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就那麼撕。家裡介紹的幾次相親都因為這個失敗了,按理說挺漂亮的一個女人(後來嫁給了一個骨科醫生)。還有一個……算了我也别兜圈子了,我的意思就是說:精神病科醫師真的不是那麼好幹的,不是簡單的聊聊就OK了,也不是懂點兒心理學和哲學(外加量子物理?)就啥都解決的。沒那麼簡單。而且日常所做的不是光聊天。說入這一行是獻身真的不誇張,這是個高風險的職業。而且那個高風險還不容易發現――心理問題。加上部分不良醫院虐待病患新聞,名譽上還會有負面效果……我寫這個不是為了給所有的精神病科醫師正名,而是為了那些敬業的精神病科醫師正名。同時也說明一下:這個領域,不是很多人想的那麼好玩兒、那麼有趣。一個真正的精神病科醫師,絕對不會坐在這裡寫這個,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即便有那個時間和精力,也會出去玩兒,散散心,陪陪家人,反正不會坐下來還寫自己的工作,那可真是瘋了。不信你找個在職的精神病科醫師問問,讓他/她寫這個?要趕上最近比較郁悶的醫師你可能會被啐一臉。第二個篇外篇寫到這裡就結束了,我不知道會不會有意義,但是我建議不要有點兒什麼心理問題就大驚小怪去醫院或者找醫師――除非是病态的去找醫生。自己想開點兒就好,沒啥可激動的,尤其在我不是醫師或者專家的情況下,真的沒啥好激動的。希望幾位短訊給我立志要投身精神病科的朋友看着這篇能有些啟發,如果依舊還堅持短訊裡所提到的志向,我會由衷的敬佩,并且希望您真的能堅持下去,因為您有一顆寬厚仁慈的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