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乳腺增生症不是單純的某一種疾病,而是表現多樣的一組病症的總稱。實際上是一種功能性失調。
一位面黃肌瘦的患者來醫院乳腺專科門診就醫,訴說她患“乳腺增生”的診治過程。在某醫院她被告之患有“乳腺增生”,容易癌變,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她害怕得乳腺癌,結果服了一年的中藥水劑,花費上萬元,現在已面黃肌瘦,食欲下降,頭昏眼花。
經專家檢查她隻是患乳腺腺病,經前脹痛也不明顯,完全沒有必要服藥,隻需定期檢查即可。
乳腺疾病究竟包括哪些
很多女性還不是很清楚乳腺疾病究竟包括哪些?對“乳腺增生”是否會癌變也有疑惑。就讀者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專家顔景英主任。
她告訴記者,乳腺良性疾病包括;腺病、纖維變性、微小或巨大囊性病、導管擴張、乳腺炎、鱗狀或頂泌化生、纖維腺瘤、輕度增生。單純增生性病變1.5~2.0倍危險性;中度或紅色增生、乳頭狀瘤伴纖維血管核心。不典型增生4.0-5.0倍的危險性;小葉或導管的不典型增生。
在我國,乳腺增生症不是單純的某一種疾病,而是表現多樣的一組病症的總稱。實際上是一種功能性失調。目前仍習慣用乳腺增生症一詞。一般的“乳腺增生”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乳腺增生症不是疑難雜症,以生活調理、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重要的是定期檢查二級預防。疼痛明顯的可給予中成藥乳康片、乳增甯,或西藥三苯氧胺、法樂通等藥物治療。
讓乳癌蛛絲馬迹無所遁形
張女士在自查時摸到乳房有固定的腫塊,心裡一跳,不會是乳腺癌吧?她來協和醫院咨詢。乳腺癌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現乳腺癌對治療效果有極大的幫助,那麼乳房出現哪些症狀時,你需要警惕是否為乳腺癌的征兆,去醫院就診的呢?專家顔景英主任給予了解答。
1、乳房包塊,約8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因此來就診。這種包塊與乳腺增生包塊不同,常為單個,形态不規則,質地相對較硬,活動不大好,大多無疼痛,與月經周期無多大關系。為了不錯過早期診斷的機會,應當把任何一個無痛性的乳腺包塊看成是乳腺癌的早期信号,立即到醫院就醫。
2、乳頭濕疹、糜爛,呈現濕疹樣病變,而且病變部位大多不痛不癢,長久不愈。
3、乳頭溢液,突然發現單側乳頭有乳汁樣、水樣、膿性液體溢出,特别是有血性液體溢出時更要提高警惕。凡年齡在50歲以上的婦女,發現乳頭有血性分泌物者,60%以上是乳腺癌患者。
4、乳頭皺縮、偏位或固定,如發現雙側乳頭不對稱應及時進行檢查。
乳腺疾病專家顔主任還介紹,其實有了腫塊不一定就是乳腺癌,沒有腫塊也不一定就不是乳腺癌。許多乳腺疾病也會有腫塊發生,如乳腺增生症,乳腺纖維瘤,乳腺囊性增生等。正确方法是千萬别自己吓自己,盡快到醫院進行系統徹底的檢查,如乳房X光,超聲波或者是細胞學檢查,以診斷腫塊是否良性。并及早切除,再做進一步的病理檢驗,排除惡性可能。月經初潮早、絕經遲;35歲以上未育或35歲以上生育第一胎;母系(母親、姐妹、女兒、外祖母等)乳癌家族史等女性也應引起高度重視,定期到專科醫生處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乳房自查,每月一次
在月經後的7-10日内,抽出一點時間,面對鏡子,先檢查乳房外觀,看皮膚有無橘皮樣皺縮和酒窩狀改變,乳頭可有出現内陷、回縮、擡高。然後一側手指并攏,平放于乳房上,依次輕柔的觸摸,沿着順時針方向也可沿着反時針方向進行,先由内側到外側。注意切勿重按,擠壓乳頭,可有流血性液體或褐色、暗紅色、淡黃色液體。乳頭、乳暈的表皮可有脫屑、潮紅、糜爛。若發現異常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不要掉以輕心,以免為乳癌的發生、發展留下隐患。女性在30-35歲以後應1-3個月作自我檢查一次,每半年由醫生檢查一次。
乳腺保健新知
八個習慣
呵護乳腺健康
第一,随時保持挺胸收腹的良好姿勢。女性的背部與乳房健康密切相關。走路時要背部平直,乳房自然挺起,坐立時也應挺胸擡頭。
第二,少吃燒烤類食品和油炸食品。無論預防還是治療乳腺疾病,都可以選擇以下食物,蟹殼和蟹爪還可以破血消積,治療乳痛硬塊;海藻類食品,如海帶、紫菜、裙帶菜等,能有效調節人體内的酸堿平衡;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好的預防腫瘤的效果。
第三,少穿束胸或緊身衣,合理使用文胸。型号合适的文胸對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選用柔軟、透氣、吸水性強的棉制文胸。睡覺時一定要摘掉文胸。
第四,慎用豐胸産品。日常生活中适量吃些魚、肉和乳制品,能增加少量脂肪,保持乳房的豐滿。
第五,洗澡時避免用熱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熱水中長時間浸泡,洗澡時的水溫以27℃左右為宜。
第六,保持适量的運動。運動不僅有助于乳房健美,還能降低乳腺疾病的發病率。
第七,保持心情愉快、舒暢,保證睡眠的充足。中醫認為,音樂具有通達血脈、振奮精神、防治乳腺疾病的作用。
第八,每月必做乳房自檢,每年必做專業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