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器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兩類器官組成。内生殖器由睾丸、附睾、輸精管、精索、精囊,射精管、前列腺、尿道球腺和尿道織成;外生殖器由陰囊和陰莖組成。男性生殖器是男性性活動的主要器宮,是入類繁衍後代維持種族延續的生物功能的基礎。
睾丸:在胚胎早期位于腹腔内,以後逐漸下降,誕生時已降至陰囊中。睾丸呈卵圓形,左右各一,左側比右側位置略低些,長約4~5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3厘米,每個重約10~20克。睾丸的表面由一層較密結締組織形成白膜,白膜下方貼有一層富有血管的疏松結締組織膜,叫血管膜,白膜向睾丸實質伸人若幹睾丸小隔,将睾丸分成200~300個睾丸小葉,每個寒丸小葉包含3~4根曲細精管,每根長約30~70厘米,直徑約150~250微米,睾丸小隔在睾門附近集中組成睾丸縱隔,縱隔中的曲細精管結合組成睾丸網,再由睾丸網發出15~20條睾丸輸出小管,最後彙合為總管,經睾門進入附睾内。
附睾:形狀如半月形,像帽蓋般蓋在每隻睾丸的後側面,整個附睾實際上是許多寒丸輸出管彙合成一根總管的延伸部分,稱為附睾管而形成,全長約4~6米。從外形看,附睾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上端膨大,稱為附睾頭,借睾丸的輸出管連于睾丸上端;其中部稱為附睾體;其下部稱為附睾尾,尾向上後續輸精管。
輸精管:在附睾尾部連續附睾管,終止于射精管,長約40厘米,直徑約2.5毫米,左右各一條,分為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溝部和盆部四段,于膀胱後外側角處,經輸尿管的前方而繞至其内側,然後貼膀胱底在左、右精囊之間下降,在此形成棱形膨大的輸精管壺腹,在前列腺底處與同側精囊的排洩管會合形成射精管。
精索:起于腹股溝内環處,經腹股溝管皮下環降入陰囊,終止于睾丸後側緣,系由提睾肌、輸精管、精索内動脈、精索外動脈、輸精管動脈、蔓狀靜脈叢、精索神經、淋巴管及被複筋膜等組成,呈圓形索狀物。
精囊:左右各一,在膀膀與直腸之間,前列腺上方,呈分葉狀樣的長形囊狀體,長約4~5厘術,寬1.5~2.0厘米,其上端擴大處叫底,下端較細處叫精囊排洩管,與輸精管壺腹會合而成射精管。精囊分為粘膜層和外壁層,粘膜層由管泡狀腺組成,有分泌功能;外壁層由肌肉和纖維腺組成。
射精管:左右各一,系由輸精管和精囊排洩管合并而成,向下前穿過前列腺,開口在尿道前列腺部的精阜,其開口極小且狹窄。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其大小、形狀與栗子相似,直徑約4厘米,重約20克,包于一堅韌的前列腺囊内,尿道從中間穿過。前列腺分為五面(上面、前面、後面、兩側面)及一尖。前列腺由纖維肌組織和腺體兩部分構成,随年齡而變化,小兒前列腺很小,随着性成熟期的到來,腺體激烈生長,至老年又漸退化。
尿道球腺:左右各一,大小約與豌豆同,位于尿道後部,深埋在會陰深橫肌纖維内,腺的排洩管很細,穿過尿生殖隔下筋膜,開口于尿道球部。
尿道:是膀胱與體外相通的一般管道,内端通膀胱,叫尿道内口,外端于陰莖頭處通至體外,叫尿道外口,長約15~20厘米,途中貫穿前列腺、尿生殖隔及尿道海綿體。男性尿道有三狹窄部: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三擴張部:前列腺部中段、尿道球部、舟狀窩;兩個彎曲:恥骨下彎、恥骨前彎。
陰囊:是腹前壁向下突出的一個囊袋,位于陰莖下後方,肛門前面,由中間的陰囊隔分成左右二房,各房含睾丸、附睾、輸精管的始段。陰囊由外向内是皮膚、肉膜、會陰淺筋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及睾丸固有筋膜。
陰莖:為圓柱狀,由兩個陰莖海綿體和一個尿道海綿體組成,長約7~10厘米,内有尿道通過,勃起時長度可加倍。後部在會陰皮膚的深面,固定于恥骨,叫陰莖根;前部向下懸垂,叫陰莖體;具前端膨大,叫陰莖頭,又稱龜頭。海綿體由含有肌肉纖維的結締組織隔成許多海綿體的血窦,血窦充血時,陰莖就增大變硬。陰莖皮膚極薄,有色素沉着,皮下無脂肪,伸展性大,覆蓋陰莖頭處的皮膚構成雙層皮膚皺襞向内翻折稱為包皮,并于尿道外口下方與陰莖頭相連成一皺襞,稱為包皮系帶。陰莖根部上方的皮膚有多量脂肪,稱為陰阜,上面有陰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