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長春
自從轉型新零售,永輝在門店擴張的道路上幾乎是一路狂奔。
2015年11月18日,永輝生活首家門店開業。到2017年9月27日,門店數量已達100家,同年年底增至200家。而對标盒馬鮮生的永輝“超級物種”則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推出。2017年年底,超級物種已增至27家。
但是,新零售業務大規模擴張也被認為是拖了業績的“後腿”。2018年,永輝超市淨利潤出現七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并有擴大之勢。永輝超市約定以3.94億元的價格轉讓永輝雲創(超級物種母體)20%股權。這20%股權也将使得永輝雲創被剝離出永輝超市報表。
新零售首先就是高虧損開店!即使現在虧損,持續經營,有美好的未來可期待也好。可是,不少行業中人稱:
這些,都并不是零售的本質。
本身号稱“四不像”的盒馬鮮生,以及未來的新零售,都要違背零售本質而存在嗎?
現在不管如何,永輝超級物種被剝離了,這都是仿效盒馬鮮生暫時還不成功,投資收不回來,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零售的本質不是人貨場
是的,與零售行業精英們交流,在經過他們的深入分析看來,零售的本質根本就不是人貨場,人貨場,隻是零售店的基本元素而已。
零售的本質是:用服務來傳遞商品價值。
而現在的新零售,認為人變了(到底怎麼變的,并沒有精準有效的分析研究與判斷),所以在改造貨源,在建自己的供應鍊,在打造自己的制造型零售商定位,在做不同于阿裡有大量流量的情況下跟随阿裡做場景變革,不是在借用技術實現服務提升而是僅僅在建立技術層面的商業模式,在線上線下無邏輯無章法地融合……
還有一些從各方面實操得到的新零售理解:
有的從業者認為,線上的收入大于線下的收入,就是新零售了。有的從業者認為,有了自己的供應鍊,那就是新零售了。有的從業者認為,我新開了店了,有了自己的APP下單,就是新零售了。其實,這些理解都沒涉及零售服務的本質。有的隻是符合概念的表象,有的是促進周邊服務提升的一些要素,但并不是最核心的服務需求;有的就更是自我理解了。
至于阿裡提到的新零售概念,其實,都不用多解釋,或許盒馬就不是這樣做的,或者還沒實現吧。
原阿裡的衛哲提到過:多快好省。都難以全部實現。這提的是新零售的一些能實現的結果。但這隻是對新零售的要求,并不是新零售的本質。因為新零售真正要做好,是在這些方面,要實現傳遞商品的價值。
那麼,零售服務在消費者面前能實現出來的價值是什麼呢?那就是不僅要傳遞商品的功能,而且要盡可能傳遞商品所蘊含的情感、文化、社會價值等!
盒馬新零售在傳遞什麼
盒馬新零售在傳遞什麼呢?一種能吃飯的超市的新奇?一種能買到平價海鮮的噱頭?
一種方圓三公裡能送貨的便利?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
這當中有傳遞價值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非重要的價值傳遞。
一個超市買東西,有什麼個性與酷感的?不去超市購買也能實現消費的,才酷。所以,外賣才這麼火。
這裡各種嘈雜,不太可能是情感交互的好去處,最多也就是一個小憩的場所。
也難以體現什麼好的文化,剛開的新店,能有什麼底蘊,能讓大家得到文化的熏陶?
通過親身體驗,筆者認在盒馬吃飯口感與過程并不美好。永輝超級物種被剝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重餐飲”和“重到家”這兩種戰略的分歧。
盒馬的産品并不豐富,筆者去過幾次,感覺每次想買的東西都不能一次買完,一些高價可能品質也不錯的産品,并不耳熟能詳,購買的信任感也欠……去過幾次,也就不去了。不在周邊住的,就更想不起了!
個人觀點,盒馬明顯有産品購買信任度、産品豐富度方面的缺陷。總之,盒馬這種新零售模式的核心,就是用自己的流量,進行變現而已。并且特别是針對盒馬這種阿裡系企業而言。如果盒馬是非阿裡系的新零售企業,感覺都不是一個終極或讓人趨之若鹜的零售場所!
超級物種對标的盒馬鮮生的未來走向
盒馬想的是繼續從線上獲取數據,線上流量業務要占七成。盒馬想的是做制造型零售商。要讓供應商祼價供應産品。
盒馬想的是将來一半的自有品牌。自己通過知名品牌的帶貨能力,獲取更多的利益。
盒馬想的是阿裡繼續有資金投入。阿裡的新零售,隻能靠盒馬來承載,所以,一定得成功,這樣,投入也就是還會有源頭活水。
盒馬想的是其菜鳥物流的加持。
……
所以,永輝超級物種要對标盒馬,估計也得有這麼多背後的支持來提供底氣!
我們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其他一些企業,要做新零售,如何能對标盒馬?如何能在将來走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來?
據說,蘇甯也通過相類似的方式,将其新零售業務之一蘇甯小店的經營主體拆出上市公司資産負債表。這是否也是因為對新零售業務有一些新的甚至是留後路的想法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