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對我國文化和思想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學說流派。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以“道”為本,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
道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又稱老聃。《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曾在周朝王室擔任藏室史一職,管理周朝王室藏書。老子因此有機會博覽天下典籍,自己也形成了極為高深的學養。
老子
與孔子的積極入世不同,老子是一個隐逸者,不汲汲于天下的擾攘紛争,自甘清淨。老子著有《道德經》一書,習稱為《老子》,分為《道經》與《德經》兩部分。
老子這樣論“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表達了道家以“道”為宇宙之源和天地之本的思想理念。
道德經第一、二章
老子不滿于當時社會貧富分化、盜亂四起的不堪局面,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一切以素樸為之,遂得天下之清平。于是在《老子》中有這樣的社會理想表達:“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信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周夢蝶
戰國時期的莊子是道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一樣,莊子也是一個隐逸者,不與為仕,一生甘于清貧,怡然自得,不為拘縛。其著有《莊子》一書,又稱《南華經》。
莊子豐富和發展了老子開創的道家思想,主張“天人合一”,摒棄人為,順從天道,提出了許多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命題。其對當時混亂的社會局面與醜陋的人世狀态看得非常通透,自身極力崇尚和追求自由,在其人生觀中也透露出了悲天憫人的一面。
莊子
黃老學派,則是産生于戰國中期齊國稷下學宮的一個道家學派。“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這一學派因尊崇黃帝、師法老子而得名。其主張以老子學說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思想,同時崇尚法制,倡導刑名,顯示了道、法綜合的色彩。黃老學派在當時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西漢初年,有鑒于秦王朝因暴政而迅速傾覆的教訓,統治者推行黃老之術,實行與民休養生息的“無為”政治,對漢朝初年國力恢複及日漸強盛産生了非常有益的影響,為漢武帝時期大一統的興盛局面奠定了基礎。
黃帝
這一時期的黃老思想,亦因時局的不同而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呈現出兼采儒、墨、名、法諸家的雜糅特色,這種與時俱進的黃老思想在新的時期呈現出了新的活力。
黃老學派在漢朝法律制訂方面發揮了特殊作用,奠定了我國整個封建時代的法制基礎,在我國古代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老子騎牛圖
漢武帝之後,雖然朝廷所尊奉的正統思想被确立為儒家學說,但道家思想仍然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儒道兩家互為表理,時而相合,互依共存,共同構建了華夏民族兩千餘年的核心文化。
(圖源網絡,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