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重毛筆輕硬筆。
由于傳統毛筆書法教育的慣性,一說書法教育,就往往是指毛筆書法藝術,從根本上否定硬筆字的應用價值功能。
從應用的角度看,硬筆書法教育更滿足了時代發展的普遍需要,對日常工作、學習有很多實際用處,應當列為書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無所偏廢。
2、片面強調教育粗淺。
受傳統毛筆書法影響,許多學和教寫硬筆字的人不去思考硬筆的書寫特性和使用硬筆書寫的主要目的,都在幻想要成為出色的硬筆書法家,又想成名,又想獲利,卻完全不知道大家對寫字的基本需求是把字寫得拿的出手,寫得快一點能用。
現在許多從事習字速成的人,為了達到讓學員盡快把字寫端正,就采用一些錯誤的用筆方法,忽視了硬筆書法的陶冶和對書寫者性格形成的潛移默化。
3、教育方法誤區。
遍布市場的所謂“一周速成”、“五天速成”、這種“速成法”、那種“速成法”以及這種格、那種格等,還有各種名目的書畫考級、執業資格考試等,都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基礎教育體系。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利用家長迫切渴望孩子寫好字的願望,功利性地炒作概念、設置陷阱、自欺欺人,蒙騙家長。
之所以得出這麼不客氣的結論,是因為這種市場炒作現象已經有了近二十年,字帖滿天飛、“方法”遍天下,結果孩子們甚至是成人、甚至是學校老師,還是普遍寫不好規範漢字,無法滿足日常工作、學習需要,這些現象就是習字教育沒有做好普及的最好例證,當然,這裡面還有中小學校違背習字或書法教育規律,盲目布置作業抄寫任務、學用不能結合的原因。這就需我們去僞存真,總結經驗教訓,抓住習字教育特有規律,掌握正确方法,因為練好字對中國人來說确實意義重大!
4、家長誤區。
①家長認為孩子越早學習書寫越好。
書寫需要高度的協調能力和精确的力量調控。培養學齡前兒童書寫能力必須要結合兒童的生理和認知發展特點。對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主要幫助他們學習正确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到了中班,可以讓他們适當地練習一些漢字的基本筆畫,學習數字的書寫。大緻上的書寫順序掌握就夠了。進入大班後,可以開始教孩子學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簡單的常用字,比如“人、口、日、水、山”之類的。
②家長擔心孩子連描紅都描得那麼糟糕,将來肯定寫不好字。
不少家長會讓孩子通過描紅學習寫字,孩子的描紅不到位,并不一定是他們心不在焉,或者故意寫成那樣,而是與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直接相關。這就類似孩子做填色遊戲一樣,他們明明很認真、很專心地用畫筆填色,可還是會塗到線條以外。這是因為他們肌肉的精細運動和動作的協調能力還未發展完善,不過随着年齡的增長,這些能力都将逐步提高。
③家長明明教了很多次,孩子還是左右不分,家長擔心孩子是否存在某些缺陷。
兒童在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左右相反的情形,如“人”寫成“入”,“由”寫成“甲”等,拼音中的“b、d、p、q”也反複混淆,甚至許多一年級的孩子還是如此,令父母們擔心不已。其實,這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将随着孩子年齡增加和知覺能力的漸趨成熟而自行消除。
解決了上述幾點誤區,再給家長們6條順利教孩子學好寫字的方法:
1、家長應以身作則,讓孩子認識到亂塗亂畫、潦草馬虎帶來的危害,并讓孩子知道書寫整潔、清晰是很重要的。字不一定要多麼漂亮,但要工整、清楚。
2、每天可以讓孩子專門練習一些示範字,每個字練習幾遍,甯可少些,但要好些。寫的時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字的框架結構,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每一筆畫的位置、筆順的先後,家長應及時發現錯誤并立即糾正,在做完這些準備後再開始動筆書寫。
3、家長可以每天對孩子的書寫練習進行評改,肯定哪些字寫得好,指出哪些字還要注意什麼問題。應以表揚為主,讓孩子在寫字中獲得成功體驗,使他握着筆就覺得愉快,這樣,孩子就自覺自願地練習寫字了。
4、增加趣味。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寫字、河邊(海灘)作畫的遊戲,讓孩子快樂地寫下他剛剛學會的字。這可比在本子上一筆一畫的勾勒有成效多了。
5、孩子幼時應該學會描摹。雖然,描摹不等于書寫,卻對書寫很有幫助。對于缺乏描摹小字或精巧圖畫能力的孩子,家長應先給他們一些大張的紙來描摹較大的字或畫。到了一定階段,孩子就會從描摹轉為書寫。
6、書寫是手工技巧,因而書寫的好壞,取決于肌肉的協調性。通過諸如繪畫、捏泥人、畫蠟筆畫、玩球等活動,幫助孩子增強這種協調性。
每一個漢字,都有生命。每一個漢字,都有故事。每一個漢字,都有傳奇。起承轉合都有滋養,一筆一劃都是精神,漢字是中華文化重要載體,當我們虔誠的去學習書法藝術的時候,越深入就會越發的敬畏古代先賢的智慧和澤深潤遠的上善厚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