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咨詢案例。
一位50歲的太太向我傾訴了她跟丈夫當下的婚姻現狀,已經持續了幾年。
無話可說,在家裡各玩各的,出門也不打招呼;自從孩子去了外地工作,夫妻倆的日常就變得越來越冷漠。
明明是最親密的人,卻變成了“合租室友”關系。
隻有吃飯以及共同的事情,才會跟對方有簡單的溝通。
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哪怕玩手機,也懶得跟對方聊天。
丈夫對她的态度敷衍冷漠,她也失去了跟丈夫溝通的欲望。
在某婚姻雜志上,心理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中年夫妻感情越來越糟糕的因素,就是親密感的缺失。
-01“無話可說”的困境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
夫妻感情出現問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其中排在前三的因素是:
背叛,無話可說,性格不合。
實際上,大多數中年夫妻的現狀就是無話可說。
一天的場景大概是這樣:
早晨起床之後,各自洗刷,主動做飯的會煮好兩個人的早飯,或者有個人出去吃早飯。
出門上班時,不打招呼,各自離開。
一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外面,除非是一些必要的事情,否則不會跟對方聯系。
晚上下班回家後,保持着冷淡的狀态。
沒有溝通,沒有分享,到點了就去睡覺。
或許,一張床變成了兩張床,一個房間也變成了2個房間。
在親密關系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特别重要。
因為溝通不僅僅是維系你們感情的重要手段,更能讓你們盡量減少矛盾。
即使吵架了,隻要你們願意耐着性子跟對方坐下來談一談,矛盾就不會被放大。
反之,如果每一次産生矛盾,你們都選擇冷處理,那你們的感情就會越來越糟糕。
心理學上講:
分享欲是我們内心深處最真實的需求,而分享的對象,往往是我們最親密或最在乎的人。
因為隻有在親密和在意的人面前,我們才能放松且無所顧忌地表現自己。
而那些結婚多年的中年夫妻們,對彼此早已失去了感情,有些心裡話甯願跟朋友分享,也不願向對方訴說。
歸根結底,還是兩個人長時間不溝通,導緻失去跟對方分享的興趣。
-02“沒有愛情”的局面
失去了愛情的婚姻,還能堅持多久呢?
愛情在心理學家們眼中,也有不同的組合模式。
比如說:
心理學家羅賓的“愛情三體驗”理論。
即:依戀體驗,關心體驗,親近體驗。
互相依賴,互相關心,親密感十足,同時具備就是愛情。
心理學家依蘭提出的“兩種愛情模式”。
即:“共情之愛”與“激情之愛”。
有些人是共情之愛,能夠跟對方達成精神與心靈的愛;
也有一些人,隻是新鮮感與荷爾蒙在作祟,失去了激情,愛情也就消失了。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
要具備親密,激情,承諾。
這個三角理論,也是很多人更熟悉的概念。
中年婚姻的困惑,是缺少了愛情理論中的哪個環節?
毫無疑問,一定是激情和新鮮感。
每天跟同一個人生活在一起,自己也懶得改變,對方也不願意改變。
兩個人都在“變差”的路上越走越遠,隻會“相看兩生厭”。
相反,如果兩個人都很優秀,共同進步,吸引力越來越高。
這個時候,兩個人的婚姻受到的影響就很小。
比如:一起鍛煉,讀書,學習;身材越來越好,氣質越來越好,年齡大了,卻依舊年輕。
這樣的愛人,怎麼可能不會産生吸引力呢?
-03“親密缺失”的窘境
中年夫妻之間,缺少親密感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精力全在孩子和老人身上,不在對方身上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不是因為共同财産,不是因為各自的老人,兩個人早就分開生活了。
隻不過心中有所牽挂和不舍,所以才維持着這樣的關系。
第二:各自快樂,各自潇灑
明明是夫妻,卻變成了“舍友”;明明是婚姻,卻變成了“搭夥夫妻模式”。
兩個人的婚姻,隻剩下孤獨和無助。
對方做什麼,你不關心;對方去哪裡玩,跟誰在一起,你也不願意吃醋了。
第三:懶得解決矛盾,也失去了吵架的耐心
不愛一個人的時候,并非是“反感和厭倦”,而是“沉默”。
無論你做什麼,對方都是冷漠臉回應你。
失去了耐心,失去了跟你溝通下去的欲望。
中年夫妻想要改變婚姻的困境,一定要跟對方“增加親密感”。
比如說:
情感親密:關心,安慰,鼓勵,支持。
身體親密:肢體接觸。
審美親密:一起看藝術展,去圖書館,去欣賞風景。
歸屬感親密:無條件地維護對方,保護對方,跟對方相處時拿出耐心和責任感。
不嘗試改變,隻會讓婚姻越來越糟糕。
那些幸福感更高的婚姻裡,不都是兩個人共同努力,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共同進步,才一步步走下來的嗎?
今日話題:
你當下的感情困境是什麼?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