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SPIKE介紹裡面簡單介紹了SPIKE套裝并做了産品測試,接下來我們将學習SPIKE配套的編程軟件。
SPIKE配套的軟件不同于之前的樂高編程軟件,比如舊版頭腦風暴EV3采用的是樂高自己的編程語言和環境,而這次SPIKE以及新版頭腦風暴EV3軟件完全采用了基于Scratch平台的圖形化編程語言。
什麼是Scratch?Scratch是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一款圖形化編程工具,不用像傳統編程方式那樣一行一行寫代碼,而是采用直觀拖放模塊的方式,很容易讓小孩子上手。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少兒編程都是基于Scratch平台。
SPIKE APP支持手機、平闆電腦、PC等各個不同平台,相應的軟件都可以從官網下載。我們通過SPIKE軟件中内置的一個程序演示一下如何進行編程。
打開APP
點擊“開始”進入“入門”引導模式幫助盡快熟悉,入門模塊1和2幫助你了解智能集線器以及測試各個電機和傳感器,這些在上篇文章裡面已經介紹過了,就不重複了。
現在我們進入3“讓模型動起來”,這個模塊是通過搭建一個跳跳蟲來幫助你快速的熟悉如何通過拖放模塊的方式進行編程。
根據右邊的課程提示卡一步步進行操作,首先按照搭建手冊搭建跳跳沖模塊,這裡需要使用智能集線器和兩個中型電機。
最後接線的時候請注意将電機的線插入集線器E、F口,當然其實各個口都一樣可以公用,但是後面的程序使用的是E、F口,所以我們還是按照提示插入E、F口
搭建完成後,進入最後一步,連接集線器運行軟件預設好的程序。
這段程序一共四行四個模塊,全部都是從左邊的模塊庫裡面拖過來。這四行程序通過字面就很好理解。
第一行是黃色“事件”模塊庫中的的開始模塊,是每個程序必須的,告訴集線器從這裡開始執行。
第二~四行都是屬于“運動”模塊庫。
第二行告訴集線器運轉的電機在E和F口,如果前面搭建的時候電機插入的是A和B口,這裡就需要相應的改為A和B口,大家可以試試;
第三行是設置電機的轉動速度為50%,數值可以調整,看看有什麼變化;
第四行告訴集線器請向前移動2秒,前面向前的箭頭代表向前運動,當然還可以改為向後或者向左,向右。2秒的數值也可以改變。這裡的“向前是指集線器的正前方”。
點擊右下角運行圖标可以看到“跳跳蟲”往前移動了兩秒。
我們通過新建一個項目來看看SPIKE一共有多少種模塊。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SPIKE提供了豐富的編程模塊,一共分為電機、運動、燈、聲音、事件、控制、傳感器、運算符、變量以及我的模塊等十類,另外最左下角的按鈕還可以增加其他擴展模塊,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單元”中的課程逐步學習這些編程模塊。
通過APP中内置的一個小程序我們大體了解了SPIKE編程的方式和流程。
關于學習方法,以我本身的經曆來看,我覺得學習需要設定一個目标,這樣才能有動力以及學習的方向,而且我本身也認同“以賽促學”的方式,那麼來看看一下與樂高有關的比賽——FLL科創活動。
FLL全稱“FIRST® LEGO® League”,FLL機器人世錦賽于1998年由美國非盈利組織FIRST和樂高一起發起, 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一項機器人比賽。國内部分省份也将FLL比賽作為青少年機器人比賽的一部分。FLL比賽分為針對幼兒園的幼兒發現科創活動,針對小學的少兒探索科創活動以及針對中學的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樂高官網有相關比賽介紹和資料。
2020~2021年FLL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一共有十五項任務,不分先後順序,在規定時間内按照完成的任務分值計算最後得分,所以需要制定比賽策略。
樂高同樣提供FLL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套裝,比如2020-2021年比賽套裝的編号為45813,裡面有一張比賽場地圖紙及比賽道具零件包,可以根據官網上的場地道具搭建手冊布置比賽場地用來練習。
既然是機器人挑戰賽,那麼我們接下來将以機器人為基礎來學習SPIKE。
創作立場聲明:本人是樂高愛好者而不是機構裡的專職樂高機器人教師,更多是以愛好者以及多年編程經驗的角度來看待樂高教育的産品。每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看法也不一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歡迎深入探讨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