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美容理論是綠色美容的理論基礎。從事綠色美容的美容師必須認真學習,牢固地掌握有關中醫美容的理論知識。才能把握好各項綠色美容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美容服務。綠色美容理論認為,美容不隻是外表的修飾和護理,而是人體内外兼修。美容要和增強體質與抗衰老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讨論為什麼要增強體質和抗衰老之前,先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即在美容實踐中可以看到,在同樣的導緻皮膚病條件下,有的人染而為皮膚頑疾、色斑,有的人卻安然無恙。天天在太陽底下勞作的農婦,古銅色的膚色顯得十分健美性感。城市裡的白領,稍微被太陽曬了一下便誘發了曬斑,這就是人體的内在因素的差異性——即體質差異。
祖國的中醫理論認為一個人的相貌和儀表是否美好,均與内髒功能密切相關,中醫美容理論非常重視髒腑、氣血在美容中的作用。髒腑是内髒的總稱,人體由髒腑(五髒,六腑),周圍組織、孔竅,聯絡系統(經絡)和生命活動基礎物質所組成。人體各部分以五腑為中心,通過經脈、氣血、津液與人體皮膚、五官、須發、四肢九竅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因而,從中醫美容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相貌、儀表、乃至神志、體形等,都是髒腑、經絡、氣血等反映于外表的現象。髒腑氣血旺盛則膚色紅潤有澤,肌肉堅實豐滿,皮毛榮潤等。中醫美容理論主張通過滋潤五髒、補益氣血,使身體健美、容顔長駐。
一、五髒與美容的關系
(1)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脈、主神明,在體合脈,開竅于舌。面部的色澤榮枯是心氣心血盛衰的反映。心的氣血充沛,方能使面色紅潤光澤。若心氣虛必心血不足,脈失充盈,則面色虛浮淡白,枯槁無華。血不上榮,血行不暢,嚴重的則面色青紫。
(2)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在體合皮,開竅于鼻。肺通過宣發作用,将氣血和津液輸布到皮膚毛細血管,起滋潤營養作用,并調節汗孔開合,調節體溫正常和抵抗外邪。“腎是肺之土,其華在發”,肺氣充沛,則皮毛得到溫養而潤澤,汗孔開合正常,體溫适度并不受外邪侵襲,不會輕易導緻皮膚健康出現問題。
(3)脾的生理功能是主運化,主統血,在體合肌膚,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全身肌肉、皮膚的營養要依靠脾運輸分布,化生營養物質來供養。脾氣健運,則身強體健,唇色紅潤,皮膚富有彈性。若脾氣失調,則皮膚松弛,四肢疲憊,氣血不足,唇色淡白無華。
(4)肝的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在體合筋,開竅于目。肝還主疏洩,能排除體内毒素,若肝血充盈,兩目光澤有神,膚色紅潤,若肝血不足,則兩目幹澀,視物不清,膚色青紫,臉長色斑。
(5)腎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在體合骨,開竅耳和二陰。骨為人體的支架,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修複等均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充足,則骨骼健壯,四肢輕勁有力,行動敏捷。若腎精不足,則骨骼發育不良或脆弱,痿軟,手足無力。人體的頭發為腎的外華,這是由于腎精能化血,頭發得精血滋養,腎精充足,則頭發茂盛烏黑。腎精虧虛,則頭發枯槁、稀疏、枯白和脫落。“精是神的物質基礎,神是精的能力表現,”腎精充足的人神采飛揚。
二、經絡與美容 的關系
傳統的中醫學認為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髒腑肢節,溝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經脈伏行于肌肉之間,深而不足,絡脈浮于肌表,網絡全身,把人體所有的髒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盤骨等組織聯絡成一個統一的機體。經絡學說不僅是針灸美容、氣功美容、刮痧、拔火罐、按摩、推拿等美容項目的理論基礎,而且對指導美容實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絡對美容存在兩方面的作用。
(1)經絡具有運行氣血,調節陰陽和滋養全身和皮膚的作用,由于經絡能運輸分布營養到周身肌表,從而保證了肌肉、皮膚、毛發等組織維持正常的功能活動。
(2)經絡能溝通内髒與體表,聯絡上下,将人體各部的器官、組織聯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抵抗外邪,保護體表。
三、氣血與美容的關系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是由肺、脾胃和腎等髒器的綜合作用,結合來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精氣、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水谷精氣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三者而生成。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對于美容來說,氣的作用主要有幾點:
(1)它對各組織的生理活動起推動和激發作用。特别是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對于營養顔面,滋養眼睛和毛發起着主要作用。沒有氣的推動,血液就不能運行,毛發就要焦枯,眼睛就不能視物,顔面就會出現色斑,全身就疲乏無力。
(2)氣是人體熱量的來源,特别是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質,要靠氣的溫暖作用,以進行正常的循環運行。 氣的運行可産生各種變化,氣、精、血、津液各自的新陳化謝及其相互轉化。
(3) 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之一,人體所攝入的飲食物,經脾胃消化吸收後生成營氣和津液,營氣通過髒府的作用,化為血,血能營養和滋潤全身。血在血管中運行,内至髒腑,外達表皮運行不息,不斷地對各髒腑組織器官起着補充營養和滋潤作用,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氣血充盈,表現為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皮膚和毛發潤澤等。氣血的關系十分密切, 血的化生、運行、營養和滋潤,必須領帶氣的推動、溫暖和氣化作用才能完成,在許多理論叙述美容的實踐方法,常氣血并稱,在美容疾病的治療上亦氣血共治。
(4) 氣可護衛肌表,防禦外邪侵襲。
四、影響容貌的因素
影響容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概括起來不外内因,外因兩大類,内因主要有髒腑虛衰、氣血虧損、飲食所傷、七情失調、痰飲瘀血等;外因主要有六淫外侵、意外傷害等,這些因素可單獨為害人體容顔,也可合而為害。
1、内因
(1)、腎虛 :人的生、長、壯、老的變化過程中,腎氣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衰老之因在于腎氣虛,腎氣虛可導緻皮皺肉松,發脫齒掉,耳聾目花,皮膚出現老年斑等容顔衰老現象。但腎虛貌衰又分二種情況,一種是年高腎虛,自然衰退;一種是未老先衰,前一種隻能通過多種方法以減緩衰老進程。後一種可通過藥物等治療,美容護理,隻要調養得法可恢複青春。
(2)脾胃虛衰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具有運化水谷、輸布精微灌溉經絡,營養五髒六腑,肌肉皮毛的作用。是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生命所需物質的供給庫。脾胃虛弱,可導緻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甚則早衰。
(3)氣血虧虛: 氣與血均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充盛則人就健康長壽。中醫認為,血旺則肌膚紅潤,氣旺則肌膚光澤。氣血虧虛,則肌膚失養,皮色萎黃或蒼白無華,另外,氣血運行不暢,氣滞血瘀也可導緻體貌衰老。瘀血日久可造成肌膚粗糙,面色黧黑,瘀點,色斑等。
(4)津液失調 :津液是指人體内的正常水液,津液具有滋潤和濡養的生理功能。若津液代謝紊亂,造成肌膚津液不足,則可緻皮毛失其濡潤滋養,而出現皮膚幹燥、皺紋、毛發枯槁、脫發,嚴重影響人體容貌美觀。
(5)飲食所傷 :飲食為人們提供了必要的來源,是維持和促進相貌和儀表美好的基礎,如果饑飽失常或進食不幹淨的食物,都會引起有礙美容的疾病。過食肥甘厚膩,辛辣、炙烤之品,易于化生内熱,引起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證。飲食過量,也會導緻形體甩胖,攝食不足或偏食,則可導緻氣血虧虛,營養不良,形體消瘦枯槁,皮色無華。如果誤食敗肉腐魚或緻敏食物或有毒藥物,常可導緻皮肢過敏,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另外,進食不潔的生腌食物導緻寄生蟲病,可出現皮膚蟲斑,皮色蒼黃等。
(6)适度的勞動鍛煉和合理的休息,飲食起居有常,夫妻性生活和諧,對于保持肌膚柔潤,預防早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勞逸失常,則影響健康導緻容貌早衰。勞累過度可緻體倦乏力,消瘦無華;安逸過度可使氣血運行不暢,導緻體僵肢軟,另外,**過度,精耗腎虛,會加速人體衰老。
(7)七情失調 七情的變化多是通過面部表情表達而顯現,強烈的情志刺激能引起人體髒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久之影響面容和形體美好。喜、怒、哀、樂失常等均可導緻形體枯槁,容貌早衰,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皺紋可因長期肌肉痙攣所造成,過度的精神壓力會破壞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而緻早衰。
2、外因
人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免不了要受到來自外界許多因素的侵害,有的損傷身體,造成病患,有的妨害儀容,有礙觀瞻。在影響美容的外因中,以風、火、濕、燥、寒、暑“六淫”侵襲最為常見。
(1)、“風為百邪之長”,傳統中醫認為,風 其性善動輕揚,易侵犯頭面部和肌表,故風邪入絡,對容貌影響較大。風熱客于肌表可生粉刺,疣疱。風濕熱毒郁于肌膚緻各種體癬,或肝氣郁結,複感風邪于臉龐肌膚則導緻色斑。
(2)、火為陽邪,其性炎上,故緻病部位多在頭面部。火邪常分實火、虛火兩類,實火可至粉刺、色斑、牙痛面腫等;虛火則可緻兩顴潮紅,或面生黑斑,頭發早白,脫發等有礙美容疾病。
(3)、濕為陰邪,重濁粘膩,傷于肌腠不易驅除,且濕易蘊而化熱,釀成濕熱而導緻多種皮膚疾病。濕疹、各種皮炎、痱子等都與濕邪有關。
(4)、燥性幹澀,易傷津液,秋日幹燥為患多為外燥;髒腑失調,津虧血少皮膚粗糙失潤,多為内燥。
(5)、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其性凝滞,故寒邪緻病可見皮膚冷痛,皮色蒼白或青紫,筋脈拘攣、僵硬,關節酸痛等。
(6)、暑性炎熱,傷陰耗氣,屬于季節性病邪,暑熱所傷,易生曬斑。另者,意外傷害 如燙傷、燒傷、化學物質侵害傷、刀斧金刃傷、武器傷及蟲獸咬傷等,這些損傷都可能造成面部或身體的損害,這類損害多可産生疤痕,色素沉着、畸形等,嚴重影響美容,有的傷害是中醫美容手段無法修治的,需要外科整容手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