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11 15:08:47

疑惑1問:“一”和“不”不是多音字,為什麼在課文中會有多種讀音,“莊稼”的“稼”、“刺猬”的“猬”、“唠叨”的“叨”、“蒼蠅”的“蠅”應讀輕聲,課文中卻标注本音? 答:統編教材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規律和實際的學習需求,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注音方式。一年級,采用全文注音的情況下,标注的是變調後的音。在教學時,不需要講變調規則,也不要過度拓展,隻需要讓學生了解有這個現象,并且借助注音在課文中讀準這幾個詞語就可以了。 二年級下冊開始,采用單字注音的方式。單字注音需要反映《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該單字本音的标注,才能符合國家的語言文字規範。所以,“莊稼”的“稼”标注為“jià”,“刺猬”的“猬”标注為“wèi”,“唠叨”的“叨”标注為“dāo”、“蒼蠅”的“蠅”如果标注為“yíng”。在單字注音的情況下,教師需要提示單字規範的本音,同時指導學生在實際語流中,讀好該字的輕聲等音變現象。 【附】●“一”的變調規律:1.單念或在句尾詞末念本調(yī)。如(第一)2.在非去聲音節前念去聲(yì)。如(一年)3.在去聲前音節前念陽平(yí)。如(一會兒)4.在重疊動詞中念輕聲(yi)。如(想一想) ●“不”的變調規律:1.在非去聲前讀本音bù。如(不行)2.在去聲前讀陽平(bú)。如(不要) ●單字注的是本音,連讀的時候要讀輕聲:莊稼:zhuāng jia刺猬:cì wei唠叨:láo dao蒼蠅:cāng ying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下冊)1

疑惑2問:“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為什麼不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答:一下《語文園地七》“日積月累”欄目中出現“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這與以前背誦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字之差。“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遇傳》。而“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出自宋代朱熹的《訓學齋規·讀書寫文字》。教材選用的是這句話最早的出處。 另,“書讀百遍,而義自見”與“風吹草低見牛羊”,以及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路轉溪橋忽見”的中“見”,都讀“xiàn”,意思是:顯現。疑惑3

問:《清平樂·村居》中,“溪頭卧剝蓮蓬”的“剝”為什麼讀“bō”?答:“剝”在老教材中讀“bāo”。在統編教材中明确讀音為“bō”。在現代漢語中,“bāo”和“bō”兩個讀音的意義完全相同。“bāo”常用于口語化表達,如“剝花生”;“bō”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剝奪”。這種現象稱為“文白異讀”,意思是同一個字文言音和白話音不同。古詩詞中一般取文讀。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下冊)2

疑惑4問:“欲将輕騎逐”和“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為什麼讀“qí”?答:1985年前,曾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是(qí),動詞,如騎馬。另一個讀音是(jì),名詞,如胡騎。1985年國家語委頒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廢(jì),統讀(qí)。疑惑5 問:《三衢道中》的作者曾幾,為什麼讀“jī”?答:在“簡化字方案”中,把“幾”與“幾”都寫成“幾”。其實,“曾幾”的“幾”原本是“幾”,源于《易·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故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在這裡,“幾”的意思是“細微的迹象,事情的苗頭或預兆”,此義項在《漢語大字典》裡收入“jī”的讀音下,因此“曾幾”的“幾”應讀“jī”。 還有一些人名讀音需要注意:翁卷(wēng  juàn)岑參(cén shēn)曾參(zēng shēn )溫庭筠(wēn tíng yún)江竹筠(jiāng zhú jūn)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下冊)3

疑惑6問:“焜黃華葉衰(shuāi)”中的“華”為什麼讀“huá”?答:“華”同“花”,《說文》無“花”,“花”是後起字。因為是古詩,就按古音及古文字形的“華”讀陽平就好,例如“春華秋實”也是古音及古字形,無須讀“花”音。疑惑7問:《迢迢牽牛星》中,“盈盈一水間”的“間”為什麼讀“jiān”?答:“間”在古詩中的讀音一直充滿争議。從音韻和諧、平仄相間的角度考慮,這裡的“間”讀“jiān”更合适。後人詩詞中化用“一水間”時,也多将其用作平聲韻,可為旁證。從字義上看,“間”讀一聲時,表意的重點是“在……中間”或“空間”。《文選》劉良注曰:“喻端麗之女在一水之間,而自矜持不得交語。”“一水間”的“間”讀“jiān”符合此處的語境。疑惑8問:五下《稚子弄冰》“彩絲穿取當銀钲”的“當”為什麼讀(dàng)?答:根據語境,我覺得讀當(dàng)更合适。當(dàng)銀钲:當作一種金屬打擊樂器。補充兩則成語:①安步以當(dàng)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用慢步行走當做坐車,形容從容不迫地行走。②“螳臂當車"中的“當”是通假字,同“擋”,讀( dāng),也寫作“螳臂擋(dǎng)“,”意思是螳螂舉起前腿欲擋住車輪前進,比喻不自量力。疑惑9問:古詩《惠崇春江晚景》的詩題為什麼不是《惠崇春江曉景》,《宿新市徐公店》中,“樹頭新綠未成陰”一句為什麼不是“樹頭花落未成陰”?答:古詩在不同版本中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文字面貌。教材依據《施注蘇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東坡詩集注》(四部叢刊影宋本)、《蘇轼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等目前較為通行的版本,選用了“晚景”。 在楊萬裡《誠齋集》(宋淳熙紹熙遞修本、四部叢刊景宋寫本)、清代張豫章輯《四朝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記載的都是“樹頭新綠未成陰”。檢索《中國基本古籍庫》,無“樹頭花落未成陰”的版本。

統編語文三下教材解讀(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下冊)4

疑惑10問:《找春天》第二自然段中的“奔向田野”,“奔”為什麼讀“bēn”?答:“奔”讀一聲時,有“奔走、急跑”的意思,強調奔跑的狀态;“奔”讀四聲時,意思是“直向目标走去”,強調不偏離目标。根據《找春天》一課的上下文語境,此時孩子們的狀态應是跑而非走,“奔”應讀一聲,表現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激動心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