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6 10:55:30

澎湃新聞記者 郦曉君 迪娜爾 實習生 吳京津

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經濟體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第三城,綿陽正鉚足勁按下發展“加速鍵”。

從6月的廈門行到8月的東莞行,“綿陽造”驚豔亮相,考察團誠意“取經”,推介會滿載收獲,展現出綿陽科技城的無限魅力。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1

11月1日,“綿陽造”蘇州展在蘇州地标“東方之門”拉開帷幕,中國(綿陽)科技城蘇州行活動正式開啟。這是繼廈門、東莞之後,綿陽走出四川開展的第3場城市形象推廣、産業項目推介、特色産品推銷活動,也是在黨的二十大後綿陽開展的首場“三推”活動,足以見得這座城市開拓市場、謀求發展的決心。

澎湃新聞了解到,“綿陽造”蘇州展持續三日,現場設有“綿陽造”生态農産品展區、先進制造業展區、魅力綿陽文旅展區和産銷活動對接區。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2

此外,為推動“綿陽造”走進商超,綿陽在蘇州吳中區大型超市中還設置了“綿陽造”精品館,為期三個月的展銷期,既方便市民直接購買品嘗川味十足的農特産品,又能拓寬進駐終端市場渠道,進一步打響地域特色品牌。

事實上,作為西部内陸城市,綿陽不沿邊不靠海,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資源要素的流動與整合,加之受“盆地思維”影響,綿陽長期以來面臨着“走出去”難題。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綿陽市委明确提出“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将 “開放活市”戰略納入全市“五市戰略”,并選擇産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經濟活躍的全國重點城市開展“城市形象推廣、産業項目推介、特色産品推銷”活動,充分展示綿陽獨特的城市魅力、優越的營商環境和硬核的品牌實力,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全力推動“綿品出川”,在全國找坐标、争位次,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在11月3日舉行的中國(綿陽)科技城蘇州推介會上,綿陽方面與長三角相關企業簽約30個合作項目,投資金額達525.63億元,其中不乏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精尖科技領域。

蓬勃進取中的綿陽備受各方關注。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塗建軍對澎湃新聞表示,綿陽過去幾十年積累了深厚的産業基礎,也聚集了衆多高精尖的創新要素。未來,綿陽要不斷提高城市能級和城市活力,做大做強,在發揮橋頭堡作用的同時,向周邊城市提供輻射功能,引領産業發展。

一個創新開放、活力四射的科技城正在中國西部熠熠生輝,一個勇于拼搏、陽光向上的綿陽,正破“圈”出擊。

穿越“東方之門”,“綿陽造”亮相長三角

生生不息為綿,山南水北為陽。

自古以來,涪江之畔的綿陽,就是文化交融的重鎮之所,這裡孕育出了治水的大禹、養蠶缫絲的嫘祖,也是“詩仙”李白、“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出生地。

步入新時代,綿陽堅定推進科技立市、産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态美市“五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翻看綿陽的成績單,不難發現,開放是其相伴相生的關鍵詞。

今年以來,“開放活市”戰略推動綿陽全市上下以全域思維和全局視野,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建好用好對外開放平台,在全國範圍内找目标、找商機。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3

2022年6月,中國(綿陽)科技城“城市形象推廣、産業項目推介、特色産品推銷”活動首站來到廈門。200多種“綿陽造”産品驚豔亮相,收獲衆多好評。會上,綿陽與廈門圍繞在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商貿物流、社會民生、人才招引等多個領域達成全面合作戰略協議,招引項目18個、簽約金額135.5億元。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4

8月,中國(綿陽)科技城東莞行如期而至,簽約項目27個,包括南粵科技産業園、新能源産品生産基地、锂電池核心材料精加工、5G智能終端産業園、智慧顯示終端智能制造總部基地、印制線路闆生産線、精密零部件制造總部産業園等招商引資項目,簽約金額達268億元。

11月1日,中國(綿陽)科技城走進了江蘇蘇州。

談及選擇蘇州的原因,綿陽市委辦有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長三角地區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的地區,蘇州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城市,科技創新實力雄厚,創新鍊與産業鍊深度融合,擁有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産業,“蘇州制造”聞名遐迩。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科技資源富集,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産業在西部乃至全國都占有比較重要地位,與長三角特别是蘇州産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契合度和互補性。

該負責人表示,綿陽瞄準長三角開展蘇州行活動,是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現實需要。

談及此次蘇州行活動和以往有何不同?該負責人總結了“四大亮點”——一是産品展銷規模更大,二是招商引資項目更多,三是區域合作範圍更廣,四是對口幫扶效果更佳。此次參展企業達113家,簽約項目集中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産業,對延鍊、強鍊、補鍊和打造産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綿陽與蘇州也将聚焦協同創新、産業互補、園區合作、文旅互動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全方位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綿陽造”蘇州展上,除了展示展銷綿陽本地産品以外,還專門開設了對口幫扶阿壩州紅原縣、壤塘縣展銷專區,幫助藏區企業拓市場、找訂單,對産供銷實行全過程幫扶,增強“造血功能”。

從廈門中山路步行街,到東莞白蘭花廣場,再到蘇州東方之門,綿陽展示了自己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展現出開放、包容、進取的城市形象。

觀念“破圈”帶來行動“突圍”

綿陽重大項目接連落地并非偶然,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專業高效的服務團隊是讓企業放心、舒心、安心的關鍵所在。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5

11月3日,在中國(綿陽)科技城蘇州推介會上,法國埃頓集團工業總裁蔣喆講到,“機緣巧合,我們在合作夥伴的介紹下,到綿陽實地考察,說實話這原本不在我們今年的計劃之中,但綿陽優質的營商環境、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快,埃頓集團内部開始讨論在綿陽投資的想法。“最後,我們集團決定,不隻是要在綿陽投資項目,而且要把綿陽埃頓産業園作為全球性的标杆園區來打造。”蔣喆說道,“從談判到項目落地,隻用了三個多月時間,這個效率對我們來說非常欣喜。”蔣喆還提到,綿陽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埃頓集團願意成為未來歐洲企業進軍綿陽的橋梁和載體。

“綿陽速度”的背後,是各級領導幹部觀念上的“破圈”。

近些年來,綿陽雖然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态勢,但是在激烈的區域競争中,仍然面臨“标兵漸遠、追兵漸近”的巨大壓力。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在今年2月18日的綿陽市八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會上,綿陽市委鮮明提出要堅決擯棄盲目樂觀、安于現狀、自我感覺良好的思想桎梏,在“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中,向最好的學、與最強的比、跟最快的賽。

務實肯幹、認真較真的基因已深深地镌刻進綿陽人的骨子裡,成為這片土地最獨特的氣質和最寶貴的财富。

綿陽市經濟合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綿陽的幹部拼勁強、闖勁足,用誠心誠意換來了招商工作的新突破。

該負責人提到,這次蘇州推介活動,與上次活動間隔僅兩個月,又與籌備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疊加,加之疫情形勢跌宕反複,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綿陽各有關部門全力以赴、主動作為、連續奮戰,市縣兩級也先後多次赴長三角對接拜訪重點企業、商協會,用十分努力、十足誠意,積極推介綿陽投資政策,招引優質項目企業,力求碰撞出新的投資意向。

一座城市的“國家使命”

綿陽的“熱度”、“速度”和“溫度”讓衆多企業選擇綿陽、紮根綿陽。綿陽也在新一輪區域競争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而綿陽的城市“厚度”和“底色”,則來源于其雄厚的科技實力和産業基礎。

科技是綿陽立市之本,以國防軍工著稱的綿陽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為“三線”建設的主戰場之一,聚集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一大批國防科研院所,以及長虹、九洲等軍轉民企業。同時,這裡也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搖籃。

綿陽在改革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顯現,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綿陽科技城,綿陽從此肩負起光榮國家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務。往後的時間裡,綿陽不斷以根基在軍工、出路在民品的理念,構建并推進軍民結合的體制機制;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引領,突出軍民融合特色,大膽先行先試;以着力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作為建設西部内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等新時代推進綿陽發展“五個主攻方向”之首。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6

站上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起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在“科技創新發展”的道路上,綿陽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創新成效顯著。

綿陽市科學技術局有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表示,十年來,綿陽全市研發投入從83.1億元增長到239.5億元,居全國城市前列,創曆史新高,并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綿陽共建成國省級重點實驗室3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5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7.15%,保持全國城市領先。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7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按照國家需求來進行科創布局以及相關重大項目的落地,對綿陽的城市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次大機遇、大利好。

他向澎湃新聞解釋道,“綿陽從‘一五’時期開始,就大量集聚了科研資源、科研人才、科研項目、以及強大的實體制造業。這種‘集聚’在綿陽形成了科創生态圈,大飛機、空間站等國之重器都有‘綿陽造’的身影,這對我國來說是科技創新資源彌足珍貴的存量。如今在國家戰略中,應該把科技存量更進一步盤活,做出新的增量。”

10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吳家喜介紹,将支持綿陽科技城抓好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發揮綿陽資源優勢和發展特色,深入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增強綿陽國家高新區、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的引領帶動作用,高水平建設綿陽科技城,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的重要引擎,有力支撐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産業“出圈”

科技資源奠定了綿陽在科技創新領域遠超其城市經濟體量的“地位”,同時也結出了豐碩的“産業之果”。

6月20日,随着一聲汽笛鳴響,滿載50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成渝号從綿陽發車,開往歐洲地區。這是首趟從綿陽發出的中歐班列,“綿陽造”從此直抵歐洲“舞台”競技。9月3日上午,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盟鐵海聯運班列正式發車,綿陽又打通了與東盟國家互動互聯開放的南向通道。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8

近年來,綿陽将賽道鎖定在新興産業上,加大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機器人等新技術新領域的布局力度,并加快推進長虹、九洲等傳統電子龍頭企業鞏固壯大,搶占發展先機。京東方、惠科等新型顯示産業龍頭企業在綿陽聚集,全産業鍊産值今年将突破700億元,千億級的新型顯示産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此外,随着“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如火如荼展開,綿陽各地競合發展,深刻重塑綿陽的産業地理。所有園區都瞄準主導産業、特色産業,着力打造“鎮園之寶”,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集聚壯大優勢産業,推動産業建圈強鍊補鍊。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塗建軍告訴澎湃新聞,“産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過去的幾十年中,綿陽在産業方面積累了很多優勢,因此産業基礎比全國很多城市更強。此外,綿陽還聚集了衆多高精尖的創新要素,這也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拟的。”

塗建軍提到,“長虹”品牌曾是軍民融合的企業樣本。未來,綿陽可以聚焦培育“航空母艦式”的企業,以此帶動與之形成配套的“航空戰鬥群”企業,形成完整的産業網絡。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9

時下的綿陽正争分奪秒,全力沖刺第四季度。在綿陽創明新能源項目施工現場,挖機、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各司其職緊張有序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所有工作人員的目标隻有一個——力争在11月底完成項目場平,确保這項投資120億元的項目如期推進。

今年十一假期前,這個項目刷新了綿陽市新紀錄——超百億級投資項目簽約落地即開工,從對接到開工用時僅83天。“完成了以往至少半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這樣的效率令我們驚歎。”創明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說道。

該項目的落地,填補了綿陽新能源産業,特别是儲能電池産業發展領域的空白,正式邁入“新賽道”。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5個百億産業項目落地綿陽,在穩經濟大盤的背景下令人眼前一亮,也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蓄積了深遠後勁。

不拘一格“引人才”

在綿陽奮發趕超的實踐中,人才正成為強勢之基、競争之本、活力之源。

綿陽對人才的渴求強烈而迫切,擁抱人才的姿态則更加開放和真誠。今年以來,綿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促進人才工作大邁進大躍升。

4月初,《綿陽市加快集聚創新人才十條政策措施(暫行)》即“人才十條”正式發布。

澎湃新聞發現,綿陽“人才十條”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從1000萬提高至10億元,并首次提出明确設立博士後引進培養專項經費、打通國防科研院所和地方人才在職稱評審方面體制機制障礙等幹貨,“引才門檻不高于同類地區、政策待遇不低于同類地區”是最鮮明的特點。

綿陽的誠意,還不止“十個億”。

值得一提的是,綿陽改變了過去“在網上報名、來綿陽考試”的招才模式,設立海外、北京、上海等7個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站,組建17個小分隊,分赴華東、華北、華南、東北等地區,走進廈門、長沙、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等高校資源富集城市設考場招才,簡化招聘流程,實行現場報名、現場考核、現場簽約,實現人才“最多跑一次”。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10

畢業于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的經濟學博士曹肇義對此感觸頗深,“我在招考的時候沒有筆試,隻需要面試面談,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工作以後,政府還會給我們生活補貼,如果是買房,還可以一次性申請購房補貼。這對我們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很大的支持,政府對我們的關心都體現在細節裡。”

人才服務方面,為符合條件的人才發放“科技城人才卡”,持卡人才可在政務服務、創新創業、醫療保健、子女就學、交通出行、安居等方面享受便利服務。采取新建、配建、改建、租賃、購買等多種渠道,加快籌建1萬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

綿陽不僅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也注重本土人才培養。實施“綿州育才計劃”“綿陽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博士後培養計劃”三大人才培養計劃并分别給予資金支持。同時,發揮高校和用人主體人才培育主陣地作用,支持在綿高校對标全市産業布局培養人才,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留住人才,持續增強人才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把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宜居宜業的“理想之城”

“宜居”,是讓曹肇義留在綿陽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5月,綿陽正式啟動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一場城市之變應運而生。村社“五清”、場鎮“四定”、城區“四化”重點清晰;“一年轉形象,兩年見質效,三年大變樣”目标明确,勢要讓綿陽生态與經濟齊飛,美麗與發展共赢。

塗建軍對澎湃新聞表示,“宜業、宜居”二者相輔相成。“把人才引進來之後,要考慮留住的問題,需要培育好人才的土壤,把土壤培育肥沃之後,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從宜居方面來看,綿陽非常有優勢,綿陽交通便捷,有高鐵、機場、高速路四通八達,且空氣質量良好、環境優美。”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11

何建華則建議,綿陽可以通過項目落地、創新資源、政策支持等多種路徑方法實現人才集聚。同時通過舉辦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等國家級大型科創交流峰會及各類大型科創研讨會、科創成果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推廣活動,不斷加大城市推廣力度,提升城市的科創軟實力,持續釋放中國科技城的智慧與魅力,将綿陽打造成中國科創以及科研成果的交流高地、研讨高地、發布高地、轉化高地,把中國科技城的品牌擦亮打響。

11月,綿陽秋風飒爽,陽光溫柔。行走在全面提升改造的科技城人才公園,生機盎然、繁花似錦;夜幕降臨,漫步在三江大壩,樓宇、橋梁的燈光交相輝映,熱鬧的酒吧、店鋪,演繹着綿陽特有的“煙火氣”;而在鄉村,桑棗鎮齊心村民宿群人氣火熱,川西北村落自然風貌引得遊客慕名而來……另一邊的施工現場,挖掘機鐵臂揮舞、渣土運輸車來回穿梭,百億産業項目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他們在這片生機盎然的熱土上創新創業、耕耘未來。

今日的綿陽,創新底色愈發濃厚,發展動力不斷凝聚,湧動着噴薄欲出的勃勃生機。放眼廣闊的巴蜀大地,綿陽正以更加昂揚、更加開放的姿态前進,把發展機遇的交彙疊加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綿陽新征程。

三城一區加速走向世界一流科學城(思想破冰發展破圈)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