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給孩子美好與安全感
3歲前的孩子,特别需要原始信任感。當孩子長大成人,經曆人生的風浪時,幼兒時培養起來的原始信任感會使孩子對生活、親情有一種基本的信任和樂觀态度,不易走極端。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氛圍,也會潛移默化地把信任感植入孩子的心裡。
睡前講故事時父母和孩子的身體會自然而然地親密依偎,給孩子講的圖畫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父母讀書的聲音和平時說話相比,也更柔和。
這一切,都能傳遞給孩子安全感和美好感,自然睡得也更香。
語言能力和想象力明顯提升
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博士說:“睡前給孩子讀5~15分鐘的書,比你跟他說一天話都有效。”堅持給孩子讀睡前故事,你會發現孩子的詞彙量有明顯的增加,語言感覺也變得敏銳起來,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識量都會有所提升。
越早開始親子閱讀,孩子的語言發展就越早,而且會一生都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在幼兒時期就常常和書愉快交流的孩子,會對學習抱有積極輕松的心态。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互動
小小孩特别喜歡互動,這也是語言能力提高的過程。适時的指着繪本上的動物提問:“這是什麼?”“獅子!”小寶寶可能最初還不會說話,但再大一點,他就能說出奇妙的答案。
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安排在固定時間。睡前是親子閱讀的最佳時間,親密溫馨的時光,會讓孩子安靜下來,帶着美好的感覺進入夢鄉。
故事不怕重複
幼兒喜歡在睡前讓父母給他們講同一個故事。重複性故事是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也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徑。
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一個故事起碼要重複5~6遍,甚至20遍,或者可以一周隻講一個故事。重複的頻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作相應調整,越小的孩子重複率應該越高。
聽故事時,孩子的大腦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态。如果媽媽在微弱的燈光、幽暗的環境中講,孩子會根據媽媽說的每一句話,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和體驗,在腦海中完成一幅屬于自己的畫面,這其實比識字或被一幅别人創作的圖畫束縛住更重要、更有意義。這種内心圖景對于兒童心靈和智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不要說穿故事含義
寶爸寶媽需要注意,給寶寶講故事不要說穿故事的意義。
優秀的繪本從不在最後歸納中心思想。“媽寶幫幫幫”曾看過不少這樣的出版物,在最後一頁寫着,這個故事說明了……的道理。其實,故事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一眼就看出來的,很多故事是幾千年古老智慧的積累,其人物和情節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義。成人由于受社會閱曆的影響,已經不能很好地理解了。孩子的心靈是單純的、透明的,他們雖然說不出口,但會本能地從故事裡汲取養分。這些養分會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靈,給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
無意義的故事最适合3歲前的寶寶
一般來說,累加故事和無意義故事,更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身心韻律,這樣的故事情節簡單,甚至沒有情節,隻是動作和語言的不斷重複。
有些複雜的童話故事可以等寶寶大一些再講,那時孩子的心智已經發展到可以理解故事裡複雜的人物關系、激烈的沖突和深層的意義,并且能逐步區分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