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是親密關系的必經階段
有人說沒有一份感情不千瘡百孔,愛情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摩擦和沖突是難免的。愛情心理學認為,一段成熟的親密關系必須經過四個階段:
1。 共存:這是熱戀時期,情人不論什麼何時何地總希望在一起。
2。 反依賴:感情穩定後,其中一方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就會感到被冷落。
3。 獨立:是第二個階段的延續,要求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和空間。
4。 共生:通過磨合後彼此建立出新的相處模式,雙方默契與日俱增,深谙對方的愛情需求,心心相印,相互扶持成長。
大部分人在經曆第二、三階段時,誤以為熱情轉平淡就是愛情的消失,從而用壓制、指責和罪惡感、受害者姿态等方式,試圖改變、脅迫對方關注自己。殊不知,感情并不是勝者王敗者寇的鬥争,這時可制定一些相處準則(如不暴力,不冷戰,不任性)保持良性互動,給對方多一些自我空間,結合持續的關心,反而能促進感情穩步發展,從而進入到共生階段。
良配也是與你不同的另一個人
親密關系裡的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難免會有摩擦和沖突,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與對方的情感模式和需求存在差異。
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1988)提出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體驗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構成。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着迷,外表和内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親密是兩個人心理上互相喜歡的感覺,包括對他人的贊賞、照顧的願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溝通;承諾主要指個人内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構成了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如圖所示。
找呀找呀找良配
有人說,愛情就是在世界上尋找缺失的另一半。那麼有沒有類似量表的東西,像王子手中的灰姑娘的水晶鞋,讓我們快速找出最匹配的那個人,成就一段完美的戀情?
1992年,美國心理學家亞曆山大·阿維拉根據榮格的性格差異理論和Myers-Briggs的性格測試(MBTI)發明了戀愛類型系統,将尋愛之人分為16種戀愛類型,不同類型的人在面對親密關系時有其獨特的特質和偏好。知道自己的戀愛類型後,你就了解了自己的戀愛需求以及匹配類型;得知對方的戀愛類型,你會立即知道這個人是否與你相配,如何獲取他的愛情,以及你可以在他身上期待什麼樣的關系。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好消息,但别急——
首先,世界上所有尋愛者不可能隻有16種,類型匹配也不意味着匹配類型裡的任何一個都是良配,戀愛類型系統隻是輔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對方。
其次,另外一項有名的愛情配對實驗揭示了:誠然愛情是一場精确的匹配遊戲,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價值有多高(即背後的數字大小),至于你采取什麼辦法去戀愛反而是次要的。但仔細深究會發現,人類的複雜就在于我們很難去判斷一個人的價值大小,而且不同的人判斷的标準也不一;況且人的價值也是随着他的經曆在改變的。
可見,理性的愛情匹配充其量隻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判斷參考,我們隻能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指導下為自己的尋愛劃出一個大緻的範圍,對感情問題和潛在的風險作出初步的評估與衡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