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子,劉濤有兩個印象深刻的記憶:一個是小時候家裡住的那間窯洞,全家人一起睡在大通鋪上;一個是他在法國留學時,在法國農村看到的别墅,房子不但好看,還配有車庫,周邊環境也無死角,“就像明信片上的風景一樣”。
2015年,劉濤辭去了通訊行業企業的工作,開始了一份新事業——“幫農民住上更好的房子”。這一年,他在今日頭條上注冊了賬号“住宅公園”。劉濤發現,農村人一直很渴求住上有品質的房子,但在今日頭條等信息平台帶來精準推薦之前,這部分需求是沒有得到滿足的,“一般的農村建房,基本是靠聯系本地熟人施工,很難有别的途徑”,農民無從低成本獲取農村建築相關知識。
如今,“住宅公園”頭條号已經擁有200多萬粉絲,在悟空問答上面回答了1000多個問題,獲得3億閱讀量和14萬人點贊。超過10萬農民,通過“住宅公園”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建築圖紙。他們在“住宅公園”的留言區,曬出自家改善住宅的故事和心得。這些豐富的信息,正一點一滴刷新着農村人對住房的認知,幫助他們住得更好,住得更美。
沒有人給農村别墅做設計在城市居住得太久了,劉濤每天看到的都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住宅樓,身邊人讨論的話題也都是房價的漲跌。農村之于他,隻是出差時在高鐵上向窗外投去的匆匆一瞥——在田野上或者山坳裡,土灰色的房子聚集在一起,看不出太多生機。
當他打開各地的統計年鑒後,才發現農村的住房市場其實是被大衆忽略的一部分。近幾年,農村平均每年新建8億平米住房,比全國城市商品房庫存總量都要高。
“如果按照200平米一套算的話,農村每年要新建400萬套住房。”此前,劉濤從沒想到農村有這麼大的建房需求。
巨量需求下,農村建房的業主最缺少的是什麼?劉濤和3個合夥人商量後,得出結論:農民兄弟最缺的是設計和圖紙。
他去山東、湖南等省份做農村調研,發現村民蓋房時,都是照着村裡師傅在紙上随手畫出的房子樣式,還有人像點餐似的跟師傅說:“照着村口那棟新房子,給我也蓋一座就行”。
“布局不合理,房間之間的聯系是割裂的,缺乏集中活動區域,跟現代生活要求不符。美觀性也很差,造型不符合基本的立體構成,很多外牆都不刷。更不用提配套環境、庭院之類的東西。”這是劉濤看到的農村建房問題。
他也知道有人找設計圖紙建房,但“都是市面上流行的歐美的幾百套圖,來回賣的”。沒有人真正用心去給農村别墅做設計。
有問題,就意味着有市場。後來,劉濤和他的團隊請了10個設計師,再加上外部150名設計師合作,專門為中國農村的自建别墅做設計:“都是原創”。
設計和圖紙都已經準備好了。劉濤團隊随即迎來了一個更棘手的問題:這些圖紙,如何精準地抵達農村建房者手裡?這成了最重要,也最困難的環節。
“我們首先想到了地推。但中國農村太大,也太廣泛了。”劉濤苦笑道。這個提議很快遭到團隊否決。
後來,大家都想到了移動互聯網。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劉濤在今日頭條上注冊了頭條号“住宅公園”,每天把設計好的圖紙放上去,還在悟空問答上回答網友的提問。例如“農村裝修120平房子需要多少預算?”“家裡牆裂縫了要怎麼處理?”“為什麼農村建房,很多房子兩側沒有窗戶?”等實用問題。
出乎意料的是,賬号剛剛運營兩天,他們就不斷接到電話。電話那頭的人,操着各地方言,問他們:“我們家要建個房,你們能不能幫我做個圖?”
在悟空問答的留言區,他看到有人說:“早看到你們就好了,我之前都快為房子愁死了!”
在劉濤看來,城市和農村之間,是存在信息鴻溝的。很多城裡的專業技術和知識,很難流動到農村。然而,基于廣泛的用戶基礎和人工智能推薦技術,今日頭條填平了這個鴻溝,三農信息真正到了需要的用戶手中,“在這方面沒人比今日頭條做得更好”。劉濤相信,他成功的第一步,與今日頭條平台無法分開。
他想象過這樣的場景:一個農村老鄉站在自家老屋前,正發愁如何建一座實用又好看的住房,手機忽然響起,他打開今日頭條的推送,“住宅公園”為他提供了一張急需的圖紙。
想畫出适合中國人的“美麗鄉村”無論是什麼樣的設計圖紙,劉濤都堅持一個理念:為中國老百姓設計的房子,必須符合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習慣。
“我們不是拿美國、歐洲的戶型,讓中國老百姓住。歐洲沒有抽油煙機,沒有堂屋,沒有神位,複制他們那些東西,沒有意義。”劉濤說。他穿着純色T恤,鼻梁高聳,眼窩深陷,說話時帶着少許西北口音。這個生在延安的漢子雖然在法國待了3年半,身上仍保留着西北人的豪放和厚實。
通過今日頭條平台,劉濤團隊收集了很多老百姓對房子的要求。湖南的農村建房需要堂屋,福建需要大理石外飾,陝南人喜歡關中風格,這些他都會派設計師去實地調研,然後開發一套設計圖紙,通過頭條平台推廣。
“這些定制方案,老百姓很喜歡,傳播量很大,我們每天的閱讀量有四五百萬。”在劉濤看來,今日頭條平台上,信息不是單向的傳播,而是有雙向的互動,設計師和農村建房者互相交流。
時間長了,很多建房愛好者也成了半個“專家”,對各種流行的戶型耳熟能詳。有一次,一個用戶在一篇文章下留言:“我已經在你們這兒看兩年了,今天發的這個戶型我很喜歡。”
除了免費傳播知識和技術,“住宅公園”也傳遞了很多溫情。
去年春節時,“住宅公園”推了一篇農村人為父母建房盡孝的文章,吸引了上萬人評論。有人留言問他們:“我也想給父母建一棟這樣的房子,怎麼才能找到你們?”
有人把自己的經曆寫下來,私信給了“住宅公園”。他說在自己很窮的時候,女朋友沒有離開他。他一點點創業,慢慢有錢後,根據女朋友的想象,蓋了一棟她夢想中的房子。後來兩人結婚生子,一家人三口在新房前拍了照片,笑容滿面。
也有很多人把自己建房的過程告訴了“住宅公園”。聽他們的描述,建房是一個幸福的過程。
劉濤說,“住宅公園”隻是多給老百姓提供了一種選擇和渠道。
“告訴他們需要的信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每次有人想找“住宅公園”建房,劉濤都會把團隊戶型庫裡上千種戶型全部開放,然後重點推薦業主所在區域最流行的戶型,給對方充分的選擇權。
他想看到農村建房更豐富多樣,每個人都可以定義自己的房子,從而推動農村住房消費升級,幫助建設“美麗鄉村”,“站在很遠的一個山頭,就能知道這個房子是自己家,而不是要看門牌号才能找到家。”
住房升級帶來生活方式的轉變通過農村調研,劉濤發現,很多農民對住房的概念,目前還停留在“遮風擋雨”上。很多老鄉想建房,但被問到想要什麼樣子的房子時,他們說不上來。
現在,在“住宅公園”頭條号裡,很多人都能對房子的戶型、外觀侃侃而談。
除了幫農村建了一大批新房,“住宅公園”還提高了粉絲們對住房的審美,刷新了他們對“住房”的認識。
劉濤相信,房子是老百姓生活最大的寄托,人生有一半多的時間都在房子裡度過。過去人們考慮更多的是房子的有無,現在考慮的則是房子的美觀、宜居——如何用一座房子,承載好自己和家人的種種生活習慣。
去年春節期間,“住宅公園”的一個客服人員收到一條客戶的微信——感謝“住宅公園”設計的一套房子,“方圓二三十公裡的人全跑過來看,以為花了很多錢”。
劉濤說那棟房子是個平層,隻花了20多萬,但确實跟當地農村房子不太一樣,有設計,有布局,有對日常生活便利性的考慮,“說白了,這棟房子很有‘科學性’”。
“農村人也應該享受有品質的生活,如果經濟上能hold住的話,我覺得從住房開始改變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劉濤說。
很多人抱着不同的建房需求,找到“住宅公園”。有人是賺錢了想改善下居住環境,有人是為了給父母養老,還有人是在城市打拼大半輩子,想回到鄉村。
“房子、院子寄托了他們很多的夢想,他們想要個小院種點菜,養點花。房子想多幾個卧室,方便親戚朋友來住。也要有個健身房,可以鍛煉身體。”劉濤說不少人想葉落歸根,現在“住宅公園”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在鄉村住上更好的房子。
現在已經有超過10萬個農村家庭,通過“住宅公園“拿到了設計圖紙。有1500多戶家庭得到了自己的私人訂制戶型。這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劉濤清楚,這對于廣闊的農村市場來說,還隻是第一步。
在這條路上,讓劉濤感觸最深的是,自己正在通過移動互聯網,一點一滴地改變農村人的住房方式,“這很有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