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獄,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題材。
不論是國内的《監獄風雲》、《大追捕》,還是國外的《肖申克的救贖》、《越獄》等。
隻要涉及越獄總能引起熱議,但奠定越獄片基調的開山之作當屬1979年的《逃出亞卡拉》。
《逃出亞卡拉》是部無與倫比的越獄電影。
由真實事件改編,在這部電影面前,此後的越獄類電影都是“抄襲”,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贖》和美劇《越獄》。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評分最高,因為勵志;《越獄》為什麼被奉為經典,因為凸顯了高智商犯罪。
作為鼻祖的《逃出亞卡拉》,将故事娓娓道來,對高超越獄手法進行細緻描寫,對懸疑和緊張氣氛極緻渲染。
此外,利用寫實派的拍攝手法使人身臨其境,似乎置身于惡魔島,與主角一同經曆心跳和犯罪過程。
故事是這樣的。
莫裡斯是名高智商罪犯,因多次越獄被囚禁在亞卡拉。
亞卡拉就是臭名昭著的惡魔島監獄,四面環海,所有建築都用鋼鐵澆築,挖地道等于妄想。
整個監獄就像一塊中空的岩石被置于大海之中,越獄的希望如同茫茫的大海一樣,不着邊際。
每名囚犯都被單獨關押,每三名囚犯由一名獄警看管,每天定時分批次清點十二次,按時熄燈就寝。
監牢禁止一切娛樂活動,隻允許在規定的地方活動,一旦有人延誤哪怕一分鐘,都會受到處罰。
即使在如此嚴密的監視僥幸下逃出監獄,也無法遊過冰冷刺骨的大海,就算是遊泳健将也撐不了幾分鐘。
所以被關在這裡,隻有兩種結局,要麼放棄越獄或迎接死亡,要麼老實服刑,等待刑滿釋放。
可莫裡斯偏偏不信這個邪。
獄長警告他千萬不要想着越獄,因為過去将來都不會有人成功從亞卡拉越獄。
但莫裡斯卻在獄長眼皮子底下順走了獄長的指甲刀,并将其藏在《聖經》的書皮夾層中,為後續打算。
通過獄友得知,銅牆鐵壁的亞卡拉,隻有樓頂的通風管是唯一逃生通道,又在無意中發現牢房的鐵栅欄可以作為突破口。
不過,他的越獄計劃正式開始,與三個人有關。
一是查理,妻子來監獄探視告訴他,他的母親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查理為到床前盡孝,萌生與莫裡斯一起越獄的念頭。
二是莫裡斯的老朋友安格林兄弟,他們膽大圓滑,是越獄時打掩護、找工具的不二人選。
團隊集合後,莫裡斯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他觀察到這座監獄年久失修,空氣潮濕的能腐蝕混凝土,而且鹽分讓金屬生鏽,用指甲刀就能輕易挖開牆壁,擴大洞口。
為掩蓋洞口,他們可以撕下雜志的廣告頁做成厚闆遮住洞口,在紙闆上畫出鐵栅欄,以假亂真。
為了争取更多的時間,他們想到用紙闆、灰泥、顔料做成人頭模型放到床上,假裝有人在睡覺,騙過看管的巡視。
他們的分工也很明确。
莫裡斯作為主力,負責挖洞;查理負責放風。
安格林兄弟,一個在理發部工作,弄到囚犯的頭發讓人頭模型更加逼真,一個在服裝部工作,偷些雨衣和水泥膠做成救生筏和救生衣,以便逃出監獄後遊過海灣。
商量好後,四人說幹就幹。
可是計劃卻不像他們預想的那般順利,莫裡斯用指甲刀挖了一夜,效果并不理想。
吃飯時,莫裡斯看到勺子突然有了想法,他把勺子在鞋底蹭了蹭,向獄警提出更換幹淨勺子。
安格林兄弟立馬領會了莫裡斯的用意,在他拿勺子時,吸引守衛的注意,為他打掩護。
莫裡斯順勢拿走勺子,表面看他隻拿了一隻,實際上是兩隻勺子疊在一起,他将一隻放入口袋。
到了這裡,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他應該會用勺子挖洞,其實他想到了更好的辦法。
莫裡斯換到一枚硬币,偷來一卷火柴,把火柴放入鐵罐,用指甲刀的锉刀磨硬币得到粉末。
後将勺子的勺柄與指甲刀的手柄插在一起,粉末撒在中間,點燃火柴,把它們焊接起來,一把簡易的鏟子便制成。
有了這把鏟子果然事半功倍。
挖洞的沙石,莫裡斯利用放風時間撒在各處,破鐵網所用的楔子,莫裡斯使計取之。
他在木工房偷了兩個楔子,一個用于金屬探測儀的檢測,一個藏于鞋底,帶到牢裡破開洞口的鐵網。
牢房的洞口打通後,莫裡斯鑽過去,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通風口太高,任憑他用力跳都夠不着,與安格林兄弟一同前去,總算能觸到通風口,但裡面的鋼筋非人力可為。
莫裡斯搞到絕緣電線、鑽頭和電風扇制作成電鑽,鑽開螺絲;又搞來撬棍,撬彎通風口的一根鋼筋,剛好可以容納一人通過。
萬事俱備,隻差時機。
怎料獄長對莫裡斯的臨時調換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他們決定提前行動。
查理由于害怕遲遲未動身,躺在床上瑟瑟發抖,淚流滿面,莫裡斯叫了幾聲都不見動靜便自己先走
等到查理鼓起勇氣逃跑,其他三人早已不見蹤影,他一個人怎麼也爬不上通風口,無奈返回獄中。
莫裡斯三人相互配合,翻出通風口,帶上救生筏和救生衣來到了樓頂,蹑手蹑腳地躲過探照燈。
一路小心謹慎,爬管道、翻鐵網、越空地,終于到海邊,他們吹起救生筏,跳入海中,消失于茫茫大海。
惡魔島監獄則在他們越獄一年半後徹底關閉,不再關押任何囚犯。
現實中,莫裡斯和安格林兄弟确實按照計劃順利逃了出去,但有沒有成功渡過海水登陸至今是個謎。
美國警方找了十年都沒有找到他們的屍體,有人認為他們成功逃上了岸,一直隐姓埋名沒被發現。
2013年有個寄給舊金山警察局的信件聲稱是其中一個叫約翰安格林的逃犯寫的。
說他們三人當年好不容易撐了過來,他自己已經83歲還得了癌症,主犯弗蘭克莫裡斯活到2008年82歲才去世,他的弟弟克拉倫斯2011年80歲去世。
而且有說法說當晚在附近的馬林縣有輛雪佛蘭被三個人偷走,還曾和另外一輛車發生碰撞。
2015年又披露出有張在1975年拍攝于巴西的照片,被警方認為和那兩個親兄弟非常相似。
他倆的侄子之前還透露,他們有給家裡人寄聖誕賀卡,還有一個家人臨終前說這兩兄弟從1963年一直到1987年都和他們有聯系。
不過不管怎樣,至今都還無法确定三人後來是死是活,畢竟沒有明确的證據,但這種未定論無法否定《逃出亞卡拉》的經典。
除了1979年的《逃出亞卡拉》之外,世界影史還有幾部經典的越獄片。
它們是1956年的《死囚越獄》、1960年的《洞》、1963年的《大逃亡》,以及1973年的《巴比龍》。
看完這些電影,你會發現,它們之後的越獄類電影或電視劇都是天邊被風一吹就不見蹤影的浮雲罷了。
其實,越獄類電影本質上屬于爽片範疇。
每個越獄題材的電影,故事内容的結構都大體相同,有個很壞很壞的獄長,有幾個關系不錯的獄友。
他們都有正當的越獄理由,策劃着不同創意的越獄方法,然後付之行動,最後經過不懈努力成功了。
可是,當我們為他們的勵志與自由拍手叫好時,似乎忘記了他們曾經都是犯人,有過不可饒恕的罪行。
也許這就是人類的本質,向往自由、讨厭禁锢,與法律背道而馳,但又期待着懲治罪惡。
所以法律的意義是什麼?
它不在乎你是好人還是壞人,是達官顯貴,還是下裡巴人,在它的定義裡,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
所以自由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
這就是理想狀态的自由,無拘無束,天真爛漫,可以成全潇灑與冒險,也可以成全碧海藍天。
但自由從來都是有适度範圍内的限制,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由此可見,越獄類電影為什麼受歡迎。
因為它模糊了法律的界限,為理想的自由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給人以心理上的“爽”感。
這種精神上的快感,可比一般享受爽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