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人們将産後一個月稱為“坐月子”,但實際上,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複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複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着處子宮内膜的全部再生修複也需6周;産後腹壁緊張度的恢複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
1、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
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内産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産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後數小時内,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産後應喝蔬菜湯
很多媽媽産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緻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于下奶。産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并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
推薦:原味蔬菜湯。将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産後當天(剖腹産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
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
制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
注意: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鲫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奶效果。
另外,産後最初幾天,産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于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順産的産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3、産後三天内可以喝清淡魚粥
産婦在生産完的三天内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挂面也是好的選擇。二三天後,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後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除了恢複體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注意!産後的一周内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
4、什麼時候能活動
産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産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産後24小時可以随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5、記得及早給嬰兒吮吸乳頭
分娩後半小時内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産後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産後第一天,産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卧位學習喂奶。多數産婦分娩後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隻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嬰兒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6、4-6小時産婦要排尿
自然分娩的産婦,在分娩後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産婦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産婦盡量起床解小便,實在有困難也可請醫生想辦法,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7、除了家人,親戚朋友不要過早探望産婦和嬰兒
由于剛分娩後的産婦需要靜養以恢複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要給産婦盡量多的時間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産婦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