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頸椎病,很多人隻會想到“脖子酸痛”。然而康複理療科的醫生指出,其實頸椎不僅影響人的頸肩,還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頭痛眩暈、胃痛腹瀉、血壓異常甚至性功能障礙等。經常有患者輾轉于内科、外科、神經科、内分泌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科室,最後才發現是頸椎的問題。
頸椎椎管位于大腦的神經要道,全身各部位的感覺指令都必須從這裡經過才能上傳到總司令部――大腦。這裡範圍大且位置特殊,中年之後便進入多事之秋。有6種由頸椎疾病引發的症狀,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患者一定要及時撕掉頸椎病的“僞裝”,及時就醫。
一、高血壓
頸椎病容易被高血壓掩蓋,患者往往關注高血壓更甚,但事實上頸椎病可導緻血壓升高或降低。這與骨質刺激交感神經有關。與單純的高血壓病人不同的是,有頸椎病的患者還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二、心絞痛或胸膜炎
乳房疼痛:增生骨贅壓迫刺激第6、7頸椎的神經根所緻,發生于左側易被誤診為心絞痛,發生右側易被誤診為胸膜炎。實際上,這是因為頸椎增生的部位壓迫了第6、7頸椎的神經根。由于疼痛位置與心髒過近,容易誤認為心絞痛或胸膜炎。
三、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
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容易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病,這是由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引起的。
四、食道癌
患者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來逐漸發展為吞咽困難。間斷發作,時輕時重,向左側轉頭時最為明顯,并伴有惡心、嘔吐。很多患者首先懷疑是食道癌,這其實是頸椎前緣骨質增生壓迫食管所緻。因此建議可以先做喉鏡、胃鏡排除癌變,再做CT掃描确診。
五、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由于肢體和排便問題在症狀上表現更嚴重,因此患者往往忽略頸椎問題。這種情況多是由于脊髓的椎體側束神經受到壓迫、刺激所緻。
六、視力障礙
這種情況是由于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患者的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隻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等,有時還伴随着頸部疼痛。
專家提醒,40歲以上的患者如出現慢性或一過性頭暈耳鳴、聽力障礙、惡心嘔吐、視物不清、語言含糊、吞咽困難、持物落地等症狀,但又查不出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建議到康複科排查一下頸椎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