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詞是一種詩的别體,它是隋唐燕樂的産物,為配合樂曲而填寫的歌詞,最初也叫曲子詞,是可以唱的。因此,詞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即詞牌名,而詞有無數個詞牌可供文人“倚調填詞”,其中有一種被稱為“點绛唇”。
有很多詞牌名的出處早已難以考證,不過“點绛唇”的來曆倒是比較清楚。這三個字最早出自南朝文學家江淹的《詠美人春遊詩》:
江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蘋。
不知誰家子,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绛唇。
行人鹹息駕,争拟洛川神。
江淹,也就是“江郎才盡”的主人公,他年輕時文采出衆,下筆有如神助,傳說是因為得到了仙人贈送的一隻五色筆。後來文采漸漸沒有以前那樣驚豔了,人們就說是他的五色筆被讨回去的緣故。
這首《詠美人春遊詩》是江淹贊美春遊出行美女的佳作。江南的二月桃紅李白,豔麗奪目,而前來賞花的美女更是人比花嬌,她膚如凝脂,唇紅嬌豔,美目顧盼,引得人們駐足欣賞,都把她比作洛神呢,簡直叫人看了為之心動。
四百多年前的前輩看到了美女後寫下這樣一首華美詩作,四百多年後,五代南唐詩人馮延巳,也偶遇了一位讓人驚豔的美人,為此他特意編了一首新曲:
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開朱戶。
柳徑春深,行到關情處。颦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博得美人一笑之外,這首《點绛唇》也流傳開去,成了新的詞調,也即“點绛唇”的來源。
如此看來,美人還真是激發詩人創作的重要靈感呢。
以馮延巳這首《點绛唇》來看它的體制格律,其文詞格式為:四、七、四、五、四、五、三、四、五,共九句四十一字。
格律為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詞律》中注明這是“正體”,而“若蘇詞之藏韻,韓詞之添字,皆變格也。”
這裡說的“變格”是它的兩種變體,一首是蘇轼的《點绛唇·不用悲秋》,為雙調四十一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雪飛亂,空有年年雁。
另一首是韓琦的《點绛唇·病起恹恹》,為雙調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病起恹恹,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怅前春,誰向花前醉。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點绛唇”直接以女子的朱唇為名,正如清代詞學家毛先舒所說:“此名甚豔。”但其實它還有不少别名,也都很好聽。
比如“十八香”,這個名字出自南宋王十朋,他曾為十八種花卉寫了十八首點绛唇,因此得名。
還有“南浦月”,出自張輯詞中的“邀月過南浦”一句;“尋瑤草”,出自韓淲詞中“更約尋瑤草”一句。
還有“點櫻桃”,這個就是從它的本意去取的,因為白居易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之句,櫻桃小嘴被用于形容美麗的女子,意思和點绛唇相似,所以王禹偁就這樣命名了。
元曲中,曲牌的宮調有黃鐘、仙呂,點绛唇屬于北曲引子仙呂宮,情調清新綿邈,音樂婉轉動聽,而文人為其而填的詞,也大多是寄托情思及愛戀之作。
宋代陸文圭有一首《點绛唇》:
笑靥多羞,低頭不覺金钗溜。憑媒将就,鳳枕回雙繡。
月地雲階,何日重攜手。心堅否,齊眉相守,願得從今後。
這便是一首寫新婚女子初見丈夫時羞怯的場景,寫得婉轉多姿,将女子期盼獲得美好愛情的心思刻畫得十分生動。
當然,以“點绛唇”為名的詞在《全宋詞》中足有三百多首,所以它的題材其實也很多,由閨情向寫景、生活等展開。
有寫閑逸生活的,最有名的就是李清照那首《點绛唇·蹴罷秋千》了: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生活過得很安逸閑适,寫出來的詞有非常生動的少女嬌俏感,一個少女盡情蕩秋千,玩得有些累了就停下來,看看芊芊玉手,看看花園美景,這一刻可真是太惬意了。
她還有另一首《點绛唇·閨思》也很經典: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隻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寫和丈夫離别後,空守閨房的寂寞,開始惜春傷春,倚遍欄杆,獨自心傷。
《點绛唇》詞調篇幅短小,節奏起伏錯落,輕快流利,用上去韻或入聲韻,可适用的情感還算寬泛,既可柔婉又可高亢。
姜夔有首《點绛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屬吊古傷今類型,情感就不再是婉轉柔媚的閨思,而是有着無限的滄桑之感。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随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拟共天随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丁未年的冬天,姜夔來到江邊的吳江城,登樓遠眺,看着燕雁南飛,山峰雲霧缭繞,景色雖美但在他眼中有些灰調。
因他想起自己多年的漂泊生活,燕雁尚且可以自由選擇去向,而他卻行蹤不定,常年漂泊異鄉,想要隐居而不得,惆怅的他無限傷感,追懷古人而不見,無窮哀感,不能自止。
在文人騷客們的生花妙筆下,“點绛唇”既可有清新柔情的一面,也有潇灑通脫之語,從而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名篇佳句。知道了“點绛唇”的格式,你是否會用它作詞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