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所謂的深秋,天氣越來越涼,早晚溫差也越來越大,很多人還穿着夏天的薄衣服,殊不知,這樣會讓寒氣進入身體,造成疾病。那麼,人的身體有哪些地方是不能凍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專家是怎麼說的:
醫生說:三成來院就診的患者是“凍”出來的
誤解“秋凍”而緻病的人還真不少。“每年一入秋,這樣的患者就多了起來。”專家說。在每天接診的關節炎患者中,凍出來的至少占1/3,其中以愛美的女性為主,三四十歲,甚至年齡更小的患者越來越多。
另外,還有些男性患者因為騎摩托車、電動車,沒有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導緻膝蓋長期受風緻病。
專家說:适當“秋凍”有益
其實,老話說的“春捂秋凍”是有道理的。由于冬季天氣寒冷,易發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因筋脈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風濕關節病等。
因此,為了适應嚴寒,在氣溫不太冷的時候,适當凍一凍,可以激發身體的抵抗力,增強耐寒能力,避免和減少因寒而緻疾病的發生。
“然而,秋凍一定得掌握好度。”有些人一降溫,馬上就裹得嚴嚴實實的,身上直冒汗,那樣更容易感冒,身體的适應能力會減弱,同樣對身體不利。
秋凍要有度。當天氣驟然變冷、早晚溫差大就應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
不凍頭、腹、足。頭、腳、肚臍等應被排除在秋凍之外。“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暖水瓶不蓋塞子,還是不能有效保暖”。
因此,在秋天風大、氣溫下降之際,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吹風而引發頭痛、發熱等身體不适。肚子、腳也一樣,要注意保暖。
秋凍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凍”。
凍出來的悲慘案例:冬季這樣穿最“毀容”
“冷女人”血行不暢,不僅冬天會手腳冰涼,而且面部容易長斑,同時,體内的能量不能潤澤皮膚,皮膚就缺乏生氣。女人的容貌要水潤通透,就要求體内氣血也能夠通暢。
冷天裡穿着太清涼,身體的血液容易淤滞,長期如此,臉上就會長斑,臉色也不好看。
許多白領女性出現“屏幕臉”,面色暗淡、長斑、蒼白等,其實都是氣血出了問題,長期勞累、工作壓力大以及冷天不注意保暖等都是重要原因。血行不暢還會帶來很多的婦科疾病。天氣轉涼以來,婦科病患者數量上升了30%以上,都是凍出來的婦科病。
專家表示,女人的生殖系統是最怕冷的,下半身着涼直接導緻女性宮寒,除了手腳冰涼痛經外,還會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宮寒造成的淤血,導緻白帶增多,陰道内衛生環境下降,從而引發盆腔炎、子宮内膜異位症等。
此外,宮寒還容易導緻不孕。中醫常說“暖宮孕子”,隻要子宮、盆腔氣血通了,炎症消除自然就懷上了。所以,健康、“幸孕”的小肚子都是暖暖、軟軟的。因此,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女性,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還可以吃一些“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
你知道嗎?秋凍不當易患3種群裝病
病症1 寒冷性脂膜炎
氣溫在16℃以上,穿裙子不會對身體有害。但寒冷的空氣刺激皮膚,緻使表皮血流不暢,脆弱的脂肪細胞也會因寒冷而變性。
這樣,保暖不好但脂肪較厚的大腿等部位,就容易出現杏核大小的單個或多個硬塊,表皮呈紫紅色,觸摸較硬,還伴有輕度的痛和癢,嚴重者還可引起潰破,這就是寒冷性脂膜炎。因為這種皮膚病症好發于愛穿裙裝的女性,人們又稱之為“裙裝病”。
病症2 風濕性膝關節炎
民間所說的“秋凍”,是一種較為科學的養生方法,但“秋凍”也是有限度的。一般來說,在氣溫很低時,必須按照應季的養生規則來運行。某些風濕性膝關節炎,其實也是一種“裙裝病”。
女性在陰冷、潮濕的天氣着裙裝,暴露在裙裝外面的下肢,就會因風寒的襲擊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狀,尤其是膝關節處,因皮下脂肪組織少,缺乏保護,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襲,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病症3 骨科舊傷複發
由于天氣轉涼會使腰肌勞損、韌帶損傷、關節炎、外傷等骨科疾病的症狀加重,原本并不明顯的痛症會一下子暴露出來。一些人已患關節疾病,但無明顯症狀。在天冷的時候如果穿得非常少,容易出現關節疼痛、紅腫等症狀。
要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控制病情。一是保暖,尤其是關節炎患者,對患病部位加以保護,比如,使用護膝等防護用品;二是多洗熱水澡或用熱水燙腳,以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環;還應适當鍛煉。如出現關節、腰腿疼的症狀,最好及時診治,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科學“秋凍” 教你幾招
早起可用冷水洗臉洗手
如何科學的“秋凍”?專家介紹,穿得少一點兒沒關系,但身體必須要動起來。比如快走、打太極拳、遊泳等運動方式都很好,這些運動都能刺激并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提高身體對寒冷的适應能力。
另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凍凍自己,比如年輕人早上起來可以用冷水洗臉洗手,一些身體強壯的人還可以适當洗洗冷水浴。
但“秋凍”一定要因人而異,對于本身就很虛弱的人,如老人、兒童等更要慎重對待。
秋天女人注意這3處保暖
秋捂肚臍
拒絕露臍裝,蓋被不如穿衣。初秋的天氣,早晚涼,白天暖,沒有 夏天 的汗流浃背,也沒有冬天的寒風瑟瑟,愛美的女性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秀身材的好時機,于是,露臍裝成了街上一景。
肚臍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晚上睡覺喜歡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護肚臍了,還是穿上睡衣更保險。
捂後背
涼席趕緊撤走。入秋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隻有聚足陽氣,才能“正氣存内,邪不可幹”,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襲了。後背上的督脈有溫陽的作用,因此,養護陽氣就要讓後背暖一暖。睡覺還鋪涼席的趕緊撤下來。
捂雙腳
穿涼鞋要穿襪,睡覺不妨也穿襪。“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頭部适宜保持相對低溫,而足部應注意保暖。腳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陽經的起點,掌管着肝脾腎等重要器官,受風着涼自然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
熱水泡腳、入秋不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還不舍得脫去涼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秋天皮膚幹,腳跟容易裂,洗腳後穿上襪子睡,還有很好的保濕效果。
總結:綜上所述,盡管有句古話說“春捂秋凍”,但是,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天冷了多加衣,千萬不要為了顯示苗條的身材而給自己後半輩子留下關節炎的後遺症,特别是身體抵抗力差的人群,更加要注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