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對身體健康的不斷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跑步來鍛煉自己的身體。
但是對于新手而言,最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選一雙像模像樣的跑鞋。
很多人都覺得,似乎沒有買跑鞋這個必要。但在說出這句話之前,還是先想一想為什麼會有跑鞋這種東西。
誠然,跑步不是一定要跑鞋才能跑的。但是你的腳踝,你的膝蓋還有你的胯,它們允許你穿拖鞋、闆鞋跑步嗎?
雖然在跑鞋這個細分領域上,也出現了不少割韭菜、收智商稅的産品。但是,它确實是可以幫助人類進行更安全的跑步而誕生的,它是一件必不可少的裝備。
老魏一直強調,對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言,跑步這項運動可以無視其他各種裝備,但是唯獨一雙跑鞋是如何都避不開的——覺得穿拖鞋一樣能跑的朋友可以關閉文章了,因為不管我接下來說什麼,你都覺得我是在忽悠大家消費。
阿比比能赤腳跑馬拉松,但是穿高跟鞋估計也不敢
Asics(亞瑟士) Flux 4(平時價格400-500)擁有GEL緩震凝膠的Asics跑鞋,首先在緩震方面是有很高的保證的。一般來說,膝蓋不是那麼好的朋友,選擇帶有GEL的Asics跑鞋是不會錯的選擇——當然,體重特别大的朋友,還是建議選擇美津濃。
雖然價格在Asics出名的跑鞋裡,算是較低的。但是保護性設計,Flux 4并不少。後跟的GEL暫且不說,足弓處有Trusstic中橋增強抗扭轉能力。
中底采用了Spevafoam,這個材料我曾在很多年以前的GT-1000上感受過,和普通版本的Flytefoam比,Spevafoam更輕一些,柔感也更棒。外底後跟處是AHAR橡膠,是世界上使用壽命最長的跑鞋外底。另外也有Guidance line重力引導線,可以幫助前掌後掌之間更平滑的力量過渡,一定程度上也能矯正跑姿不正。
可以看做是低配版的飛馬35,但是winflo 7要比飛馬35的透氣性更好。而且沒有那個失敗的鏟型氣墊設計,讓winflo 7的腳感會更加出色。
Winflo 7是一雙支撐感較少但是緩震不錯的普通跑鞋,3-5公裡的距離可以讓它發揮出最好的狀态。
不過中底材料方面,Nike自己官方也沒有注明。從老魏親身感覺上來說,我認為是用了Cushion泡棉——不過也有可能是其他被進行二次發泡之後的EVA。
42k有兩個版本,一個是Pro一個是lite。老魏穿過的是Pro版本,體驗很不錯,價格也公道,所以拿出來給大家推薦。
單看42k的重量,很多人一定會失望,因為它太重了。但是好在42k的重量不是集中在鞋底,而是均勻分布在整個鞋身上,所以跑起來倒是沒有那麼明顯的阻滞感。
雖然必邁官方給它定義為是一雙馬拉松跑鞋,但實際上老魏覺得它作為一雙慢跑鞋更為合适——因為這鞋,加速還是有點困難,但是腳感對于慢跑來說簡直是享受。我曾一度在這雙鞋上,找到Asics的Kayano 23的腳感,而且支撐也好,真的是非常不錯的一雙鞋。
跑鞋這種東西,絕對不是越貴越好。最好的,那是最合适自己的。
像Nike Next%這雙鞋出現之後,很多人跟風去買,覺得它是天底下最好的跑鞋。但是他們根本就忽略了Next%不是為普通人而設計的跑鞋,它是專為馬拉松職業運動員中的頂尖大神所設計的。
還有Adidas的boost,雖然有部分款式是适合慢跑的,但是其他的大部分,隻能用來通勤、逛街。
頂級競速鞋和慢跑鞋的區别,有時候比可樂和牛奶的區别還要大。競速鞋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為跑者減少更多重量的負擔,犧牲太多的支撐性和安全設計,它唯一的側重點就是回彈緩震。
而慢跑鞋,更考慮到普通人不夠強大的肌肉和身體,而增加了不少保護性配置。所以慢跑鞋都要比競速鞋重,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跑步旨在于鍛煉身體,健康生活。如果因為一雙鞋的關系,導緻膝蓋、腳踝甚至是胯關節受傷,豈不是本末倒置?
我是老魏,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持。
有什麼想要了解的,請評論留言,老魏一定會看的。
(*部分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