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焦作第一印象

焦作第一印象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7 15:27:04

焦作第一印象?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勇闊别焦作10年後,在鄭州工作的唐先生再次回到焦作,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以前大量破舊的城中村不見了,鱗次栉比的高樓拔地而起;南水北調渠兩側的綠化帶已初具規模,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色商業街區熱鬧非凡,為這個城市增添了不少時尚元素.......,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焦作第一印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焦作第一印象(焦作讓城市有顔值)1

焦作第一印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勇

闊别焦作10年後,在鄭州工作的唐先生再次回到焦作,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以前大量破舊的城中村不見了,鱗次栉比的高樓拔地而起;南水北調渠兩側的綠化帶已初具規模,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色商業街區熱鬧非凡,為這個城市增添了不少時尚元素.......

“3年來,焦作市堅持把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融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的每個環節、每個工程、每個細節,強力推進511個總投資1429億元的提質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67億元,緻力打造精緻城市、品質焦作。”7月22日,面對“百城建設提質與文明城市創建”聯合采訪團成員,焦作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給出了焦作巨變的“答案”。

《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焦作市全省最宜居、獲得感最高。“我們小區以前可以說是髒亂差,如今變得亮淨美,而且規劃了停車位。”在焦作市學生路社區部隊5号院住了20年的老居民許貴平感觸頗深。

許貴平所說的變化,得益于焦作市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及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三依靠、三步法、四機制”的“334樓院協商治理模式”并在全市推廣,解決了全市249個無主樓院無人管理問題。這成為全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之一。今年以來,焦作市又初步确定,2019年全市改造老舊小區339個,涉及建築面積409.11萬平方米、4.08萬戶,預計總投資3.98億元,持續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7月23日,聯合采訪團一行來到焦作市北部的縫山針公園。住在附近中森家園小區的老人劉家林說,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北部山區每天炮聲隆隆、塵土飛揚,原本郁郁蔥蔥的青山變成了千瘡百孔的荒山,礦渣、采坑占用了大量林地,生态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後來,焦作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開展北部山區生态建設攻堅,建成了縫山針公園,這裡成了市民茶餘飯後休閑的好去處。

與此同時,龍翔礦山公園、黎明腳步公園、白鹭濕地公園等一批集休閑、郊遊、健身、娛樂、科普于一體的多層次、多功能、多類型、景觀效果良好、綜合效益顯著的礦山公園陸續建成。2017年3月10日,焦作市首個地方性法規——《焦作市北山生态環境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使焦作市北部山區生态環境治理和保護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保護的軌道。

聯合采訪團在焦作期間,恰逢焦作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觀摩活動在溫縣舉行。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用地8000餘畝的陳家溝太極文化景區旅遊及服務配套綜合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占地65畝的中華太極館項目被整體定位為“具有傳統情韻的現代建築”,是别具一格的文化旅遊建築綜合體......正在建設的溫縣太極小鎮向世界講述着源遠流長的太極文化。焦作市緻力打造的世界太極城,正成為以文“化”城的一張名片。

在去年113個地級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測評中,焦作市居全國第15名、全省第1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群衆滿意度較創建前提升25個百分點,達到98%,并獲得全國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稱号。

如今,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使焦作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42%,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1個百分點,城市“顔值”和“氣質”明顯提升,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加速推進,一幅大美焦作的畫卷正在懷川大地徐徐展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