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養生小常識 9個字告訴你在立秋如何養生

立秋養生小常識 9個字告訴你在立秋如何養生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8 06:07:33

  我國的傳統節氣之一立秋,雖然從立秋開始,天氣将會慢慢變低,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忽視最近的高溫天氣,接下來小編就告訴大家9個字,告訴你在立秋該如何養生。

  立秋養生小常識

  秋不涼 籽不黃

  古代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于過春節。因為諺語有“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之說,即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但還些地區有“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之說,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曆來一半收”。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标志,即“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此外,在立秋節氣中,提醒人們關注農事的諺語還有“立秋荞麥白露花,寒露荞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雨水多 惹人樂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變化。諺語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之說,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諺語說“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因此立秋後降溫往往是由于下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天氣得出的結論。

  人們喜歡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之說。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就下降一些,即“一場秋雨一場寒”。但立秋後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民間認為标志着“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其後果為“立秋無雨秋幹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了秋 把扇丢

  立秋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時期,因此,秋季養生非常受人們重視。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丢”,因為“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涼時,還應注意“白露身不露,秋後少遊水”,人們甚至認為“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并應“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要“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即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要保證睡眠時間,有條件的都要午睡。夏養心的“心”并非完全現代醫學裡“心髒”的概念,而是包括心髒在内“主神”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為氣溫過高則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情況,所以這養心也是防止情緒起伏,甚至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

  養生飲食上這節氣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類的湯,因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有效補充體内的蛋白質不足,滿足機體代謝,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制品的後顧之憂,且還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此外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宜食的豆類粥品有紅豆、綠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還有一些如小麥粥、黑米粥、蓮子粥等都是對此節氣養生十分有益的。

  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适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幹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需要提醒的是,秋季雖然是進補的季節,但也不能盲目進補,要視自己的身體需求而定。普通人從日常飲食中即可得到足夠的營養,不用補。

  立秋吃什麼

  中醫調護

  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則可護陽。立秋之後光照時間逐漸變短,人體容易産生抑郁之情,因此需要有意識地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态和情緒。此時早晚偏涼,但中午依然很熱,體弱多病的人要注意加減衣物。特别是要注意足下保暖。立秋之後還要謹防秋季腸道傳染病,如果夏季吃甜瓜、香瓜一類瓜果比較多的人,入秋後貪吃瓜果易發生腹瀉。

  節氣特點

  立秋之後天氣漸涼,豐收之際到來。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萬物狀态由生長變為收藏,新陳代謝變緩。

  立秋養生

  立秋養生總體飲食原則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氣當令,辛味食物(辣椒、蔥、姜、蒜等)有助肺氣,如果秋季養生,過食造成肺氣過旺就會導緻咳嗽、咯黃痰等呼吸系統問題。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于平衡狀态。秋季養生,秋季燥邪當令,飲食上還要滋陰潤燥。

  立秋前後适宜吃的食物

  蔬菜:百合、蘿蔔

  水果:梨、葡萄、香蕉、柿子

  禽類:鴨子

  飲品:牛奶、蜂蜜

  代表藥膳

  大米紅豆粥:紅豆可清熱化濕,大米有益氣養胃的效果。

  老鴨時蔬湯:鴨湯有很好的滋陰效果,同時可放入筍、油菜等時令蔬菜,平衡營養。

  立秋習俗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蔔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熱到頭。”每逢立秋日人們還有敬老的習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京師棗有數品:靈棗,牙棗,青州棗,毫州棗。雞頭上市,則梁門裡李和家最盛。中貴戚裡,取索供賣。内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糁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揀銀皮子嫩者貨之。”《武林舊事》中則有:“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這天則有迎秋的儀式,據《夢粱錄》中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樹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

  《帝京歲時紀勝》上說:立秋前一天,要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到立秋日合家飲之,“謂秋後無餘暑瘧痢之疾”。香薷飲是中醫的一個古方,由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樸三味藥組成,具有消除暑濕、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立秋前一天便紛紛到藥鋪買好這些藥,煎好後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時涼飲。

  結語:面對最近持續的高溫,立秋的到來無疑給人們打上了一針強心劑,炎熱的天氣确實給大家帶來許多困擾,但是最近的防暑降溫工作還是要做的,希望大家能夠在立秋做好養生保健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