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沒有從事教師職業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韓愈先生,能夠如此精練、精辟、精準地總結出師者的職業特征,必是前人已經有過大量實踐經驗的累積。
而最早打下師者職業風範基石的先輩,當推導至春秋戰國時間的那些師者先賢和師者的祖師們。
首先出鏡的是一個叫做“伯昏無人”的先生
伯昏無人,世人也尊稱先生為“伯昏子”,伯昏有可能是一個複姓;子,是當時對有學問的士子的尊稱。
伯昏子,有兩個比他更有名氣的學生。
最有名氣的一個是:春秋鄭國的執政卿士“子産”。子産很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在春秋霸主的霸權無所不用其極的時候(包括“長臂管轄”),堅持平等的國與國的邦交關系,為瀕臨衰亡的鄭國獲得了難得的存在和發展空間。
另一個名氣較大的學生,鄭國的賢人申徒嘉,專心治學;申徒嘉與子産是同學。
鄭國當時有鄉校,伯昏子可能執掌過鄭國鄉校的掌教。
“鄉”,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地方行政單位,屬于級别最高的行政級别,鄉是“國人”聚居的地方。鄉以下的行政級别分别是:鄉、州、黨、族、闾、比。
所以鄉校應該還是鄭國的官辦學校。
伯昏無人曆史記載的活動時間,大約在周景王年間。
孔子的私學
孔子的私學,大約創辦于公元前520年前後,大約是在周敬王初年時間,孔子時年30歲左右。
孔子能辦私學的時代背景,應該是成周東遷以來,原宗周大量的專職文化口的行政官員流落天下四方,他們輾轉來到諸侯國甚至化外荒服的蠻夷戎狄,使得以前完全由王室控制的文化資源和具備師者學識和能力的要才下移到地方乃至邊遠地區,天下求學的士子無法進入國學機構的,養成就近或者慕師之名而求學的習慣和社會風氣。
孔子私學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經;區别于當時通行科目——禮、樂、書、數、射、禦,為君子六藝;數是邏輯學範疇,射和禦是軍事學科範疇,孔子教學的目标設定應該是文科,為行政口輸送專業文化類人才;
孔子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舉一反三、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教學成就:号稱有三千衆弟子、七十二賢人,倡導“學而優則仕”;
孔子私學生員:學生遍布當時的許多諸侯國,裡籍有确切記載的計有魯國、衛國、齊國、秦國、陳國、宋國、晉國、楚國、吳國、蔡國等,另外還有不少人不明國籍的學子,簡直就是時綜合型、國際性的實力派院校;
魯國三桓之一的孟僖子,将自己的兩個兒子孟懿子(仲孫何忌)與南宮敬叔送到孔子那裡學禮。孟僖子死後,他的兩個兒子都遵囑到孔子門下學習,成為孔門中最早入學的兩位貴族公子;
孔子私學實力: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攜晏嬰赴魯國訪問,專程約了時間拜訪孔子,與孔子進行了一番長談。
孔子私學後世影響:唐朝詩人杜甫、宋理學大師等曾論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子夏與西河學派
子夏,姬姓,蔔氏,名商,字子夏。所以正式的完整稱呼是:蔔商蔔子夏。
春秋末期晉國溫邑人氏,溫邑,現今河南溫縣一帶。
子夏,孔子學派孔門十哲之一,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子夏,一位具有獨創性禀賦的創新型學者,頗具與當時主流學術研究有别的異端傾向,他關注的問題已不是“克己複禮”(複興周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世之政,所以他的政治思想中吸收了法家理論。
在孔門弟子中,子夏并不像顔回、曾參輩那樣恪守孔子之道,子夏發展出一套偏離儒家正統政治觀點的經世治學之道。
子夏的弟子中,成名的有:齊人公羊高、魯人谷梁赤、魏人段幹木。
話說三晉中的魏氏,經過與秦國的多輪交戰,取得了河西之地的控制權,決定在河西地興辦教學(有點現今興建大學城的模式),取名“西河學宮”,即為史稱的“西河學派”。
魏氏大領主魏文侯,決定延請當世各國士子心目中的靈魂宗師子夏大師為“西學宮”的祭酒。祭酒,就是學院院長的官職稱謂。
在子夏一衆弟子齊人公羊高、魯人谷梁赤、魏人段幹木以及子貢弟子田子方的擁戴中,子夏決定出任西河學宮的祭酒。
因當時子夏年事已高,且雙目失明,所以具體操持以及具體從事教學的就是:弟子齊人公羊高、魯人谷梁赤、魏人段幹木以及子貢弟子田子方等人。
西河學宮教授的内容很豐富。
公羊高與谷梁赤本來不是最能代表子夏思想的學生,但由于他們教授的曆史學科春秋是以服務國君為對象的,所以魏文侯擡高了他們的地位。
公羊高口授的春秋成為後來春秋公羊傳的藍本,谷梁赤口授的春秋成為後來春秋谷梁傳的藍本。
子貢的學生田子方傳授的不僅包括儒本身的六藝,還包括子貢對儒學的發展,縱橫術與經商的本領。
縱橫術是士人成為官員後,從事外交所必須具備的才能,而經商緻富則是一個官員富國富民所必須要掌握的知識。
子貢、田子方對傳統六藝的發展是與當時的時代發展,各國對官員的要求相适應的。
段幹木是子夏看重的一個學生,他的教授中還可以看到子夏培養高級官員的精髓。
魏文侯擔心段幹木培養的高級官員不為魏國所用,反而與魏國為敵,便讓段幹木主要教習魏國的公室貴族,并請子夏能夠對自己的子弟能夠指點。
魏文侯還親自拜子夏為師。為國君師是儒者的最高榮譽,即所謂的帝王師。子夏是第一個享有這個榮譽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沒有享受過如此尊高的榮譽。
當是時,華夏文化的中心區域就轉到了魏國,轉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
當是時的是時,大約是周威烈王年間,戰國初期時期。
王诩和鬼谷學派
鬼谷,相傳為鬼谷子隐居所在地,位于雲夢山,衛國朝歌的一處宜居宜隐的精妙年處,大約在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部,谷内有鬼谷洞。
王诩,戰國時期衛國人。王的姓氏,疑是姬姓,王氏,東周王族後裔。
因隐居鬼谷洞,開創了縱橫家學派,世人及後世人稱鬼谷子。
按照能搜索到的相關資料顯示,鬼谷先生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法家、名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智慧教育了蘇秦、張儀、孫膑、龐涓、商鞅、呂不韋、李斯等衆多風雲人物!
所以個人感覺,這應該是一個培訓機構或者教育集團才是。
“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感覺就是為鬼谷學派量身定制的廣告宣傳語。
他的師承、他的家族關系,後人更多的是演義。
鬼谷子的主要活動時間,大約是在周烈王和周顯王(威烈王的孫子)年間。
荀子和稷下學宮
晉國十一卿的荀氏後裔,趙國人。
荀子的師承關系有可能是這樣的:孔子的孫子孔伋(子思),子思的學生孟子,孟子的學生根牟子,根牟子的學生荀子。
荀子曾經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院院長)。
稷下學宮,成立于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初年,一直開辦到公元前221年齊國亡國,曆經150多年,被稱為“人類文明史的座标”。
稷下,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而得名,現今考古已經确認位置大約在現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徐村西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建築基址群東與齊故城小城相接,東西約210米、南北長約190米,總占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
作為政府智庫,稷下學宮,以極高的禮遇召集各路學者,讓他們議政講學,自由平等地發展學派,造成了學術思想的一片繁榮。結果,稷下學宮就遠不止是齊國的智庫了,而是成了當時最大規模的精神會聚處,各種思想學派的交流地。
曆史上“百家争鳴”的學術自由交流盛況就是從稷下學宮形成“百花齊放”的盛開之勢。
從稷下學宮走出來的大師多不勝數,如荀況、慎到、鄒衍(yǎn)、淳于髡(kūn)、申不害、魯仲連、孟轲等。
校長荀況的弟子們也非常有名,韓非、李斯、張蒼,每一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是春秋戰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争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在曆史觀上最與衆不同的成就,在于提出厚今薄古的“法後王”說,所謂“後王”蓋指“近時”之聖王或可能成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統治者。他認為“先王”的時代久遠,事迹簡略,不如近世的後王可靠,體現了“與時俱進”的難得的誰知和超前觀點,是那個時代的“逆行者”!
荀子和蘭陵學派
蘭陵,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
春秋戰國時,為蘭陵邑。
公元前487年蘭陵為吳國屬地。公元前468年蘭陵為越國屬地;公元前261年楚國占領蘭陵,置蘭陵縣。
公元前261年,楚國國君楚考烈王在位,楚國國相是春申君黃歇。
這一年離東周王室滅祀隻有不到五年的時間了。
當時荀子尚在齊國,齊王建在位時間,齊國衆大夫向齊王建進讒言诋毀稷下學宮祭酒荀子。荀子就想離開這是非之地。
剛好楚國國相春申君黃歇極力邀請荀子赴蘭陵,主持蘭陵講學。
荀子接受邀請。
蘭陵地區離孔孟之鄉的曲阜、鄒縣較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較大,不僅如此,孔子七二賢中的曾參、高柴等都曾在蘭陵講過學,蘭陵有一定的辦學基礎和條件。
自從踏入楚地蘭陵起,荀子乘下的餘生都交付給了蘭陵。
在蘭陵主政、理民,最終定居蘭陵講學,著書立作,從而吸引了當時中國最傑出的一批才俊前來學習,韓非、李斯、陳器、毛亨、浮丘伯、張蒼等都是荀子的學生,造就學術史上一時之盛,由此開創了蘭陵文化的輝煌。
清代汪中雲總結說:自七十子之徒即殁,漢諸儒未興,中更戰國暴秦之戰,六藝之傳賴以不絕者,荀卿也。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楚春申君黃歇、戰國末期儒學大家荀子,先後離世。
蘭陵絕唱,終于還是留下了她的底蘊、傳承、文化自信的基因和寶藏......
春秋先賢,開一代師者之千古風範,留下“傳道、授業、解惑”的萬年使命!
#百年變局中的春秋戰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