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多動症的症狀 多動症兒童的5個代表性行為

多動症的症狀 多動症兒童的5個代表性行為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8-17 09:58:03

  家裡有孩子就免不了吵吵鬧鬧,可是有些孩子額外的淘氣、調皮,好像永遠停不下來,這是父母就該警惕: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兒童多動症這一疾病吧。

  多動症的症狀

  注意缺陷

  該障礙患兒注意集中時間短暫,注意力易分散,他們常常不能把無關刺激過濾掉,對各種刺激都會産生反應。因此,患兒在聽課、做作業或做其它事情時,注意力常常難以保持持久,好發愣走神;經常因周圍環境中的動靜而分心,并東張西望或接話茬;做事往往難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難以始終地遵守指令而完成要求完成的任務;做事時也常常不注意細節,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錯;經常有意回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集中精力的任務,如寫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這些任務。常常丢三落四,遺失自己的物品或好忘事;與他/她說話,也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等。

  活動過度

  活動過度是指與同年齡、同性别大多數兒童比,兒童的活動水平超出了與其發育相适應的應有的水平。活動過度多起始于幼兒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兒起始于嬰兒期。在嬰兒期,患兒表現為格外活潑,愛從搖籃或小車裡向外爬,當開始走路時,往往以跑代步;在幼兒期後,患兒表現好動,坐不住,愛登高爬低,翻箱倒櫃,難以安靜地做事,難以安靜地玩耍。上學後,因受到紀律等限制,患兒表現更為突出。患兒上課坐不住,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常常玩弄鉛筆、橡皮甚至書包帶,與同學說話,甚至下座位;下課後招惹同學,話多,好奔跑喧鬧,難以安靜地玩耍。進入青春期後,患兒小動作減少,但可能主觀感到坐立不安。

  好沖動

  該障礙患兒做事較沖動,不考慮後果。因此,患兒常常會不分場合地插話或打斷别人的談話;會經常打擾或幹涉他人的活動;老師問話未完,會經常未經允許而搶先回答;會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慮危險;會魯莽中給他人或自己造成傷害。患兒情緒也常常不穩定,容易過度興奮,也容易因一點小事而不耐煩、發脾氣或哭鬧,甚至出現反抗和攻擊性行為。

  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部分該障礙患兒存在空間知覺障礙、視聽轉換障礙等。雖然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礙、活動過度和認知障礙,患兒常常出現學習困難,學業成績常明顯落後于智力應有的水平。案例中小強的情況也足以說明這一特征。

  情緒行為障礙

  部分該障礙患兒因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現焦慮和抑郁,約20%~30%的患兒伴有焦慮障礙,該障礙與品行障礙的同病率則高達30%-58%。與同齡人相比,患有ADHD的青少年在情感上顯得較不成熟。而且會較多地伴有對立違抗障礙、沖動、發脾氣、吸毒、犯罪等情緒和行為問題。現在已有研究表明,多動症的孩子如不積極治療很容易導緻青少年犯罪。事實上,情緒和行為障礙往往是多動症患兒社會功能損害的一個重要原因。

  多動症的表現

  A 症狀标準

  (1) 注意缺陷症狀: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狀中至少6項,持續至少6個月,達到适應不良的程度,并與發育水平不相稱

  ① 在學習、工作或其它活動中,常常不注意細節,容易出現粗心所緻的錯誤;

  ② 在學習或遊戲活動時,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

  ③ 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④ 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業、 日常家務或工作(不是由于對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緻);

  ⑤ 常常難于完成有條理的任務或其它活動;

  ⑥ 不喜歡、不願意從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業或家務),常常設法逃避;

  ⑦ 常常丢失學習、活動所必需的東西(如:玩具、課本、鉛筆、書或工具等);

  ⑧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⑨ 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丢三忘四。

  (2) 多動/沖動症狀:符合下述多動、沖動症狀中至少6項,持續至少6個月,達到适應不良的程度,并與發育水平不相稱:

  ① 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② 在教室或其它要求坐好的場合,常常擅自離開座位;

  ③ 常常在不适當的場合過分地奔來奔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隻有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

  ④ 往往不能安靜地遊戲或參加業餘活動;

  ⑤ 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動,好象有個機器在驅動他;

  ⑥ 常常話多;

  ⑦ 常常别人問話未完即搶着回答;

  ⑧ 在活動中常常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待輪換上場;

  ⑨ 常常打斷或幹擾他人(如别人講話時插嘴或幹擾其他兒童遊戲)。

  B 病程标準:某些造成損害的症狀出現在7歲前。

  C 某些症狀造成的損害至少在兩種環境(例如學校和家裡)出現。

  D 嚴重程度标準:在社交、學業或職業功能上具有臨床意義損害的明顯證據。

  E 排除标準:症狀不是出現在廣泛發育障礙、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的病程中,亦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例如心境障礙、焦慮障礙、分離障礙或人格障礙)來解釋。

  多動症怎麼治療

  多動症的病因、表現及診斷如此複雜,當然治療時也需要綜合治療。合理選擇最佳治療方法和是非常必要的。目前ADHD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家庭治療,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是首選。研究認為,藥物治療為主,同時合并心理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是最好的策略,所以對于屬于混合型多動症的小強,專家的建議就是綜合治療。那麼具體怎樣治療呢?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中樞興奮劑、抗抑郁藥、抗高血壓藥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兒童腎陰不足,虛火上升,煩躁不安,故有發育期的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可引發兒童多動症。因此,滋陰補腎健腦才是治療兒童多動症的中藥藥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學的方法驗證其療效。

  (1)中樞興奮劑:為首選藥。主要用于6歲以上患兒,可減輕多動、沖動,改善注意力。常用:①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該藥有效率為75-80%。② 匹莫林,因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風險,已不再推薦使用。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報道顯示,長效、緩釋或控釋哌甲酯療效更持久,更穩定。有替代傳統速效哌甲酯的趨勢。

  (2)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種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SNRI)。該藥是第一種被批準用于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非興奮型藥物,國外已經有3-4年的使用經驗,國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經驗,臨床實踐表明,該藥治療ADHD的療效與哌甲酯相當,副作用不明顯。目前也是主要治療藥物之一。

  心理社會性幹預性治療

  包括行為治療、學習輔導、家庭治療和醫護配合等方法。多數治療方法都須要專業人員完成,以家庭治療為例:

  家庭治療:從系統論觀點分析,孩子作為家庭系統中的一員,孩子出了問題,反映出家庭中的問題如親子關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學等。同時,家裡有多動症患兒,也常常會導緻大人之間的關系緊張。因此,在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時,必要時其他的家庭成員也要接受咨詢。接受咨詢可以使父母學會理解、同情對方,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安慰。家庭治療的目的在于:①協調和改善家庭成員間關系,尤其是親子關系;②給父母必要的指導,使他們了解該障礙,正确地看待患兒的症狀,有效地避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和諧地與孩子相處和交流,掌握行為矯正的方法,并用适當的方法對患兒進行行為方面的矯正。

  父母培訓

  通過培訓,教給父母如何管理子女行為的方法。給家長解釋ADHD兒童産生對抗行為的原因,指導如何關注、表揚兒童,如何糾正兒童的不良行為。使父母能更加理解患兒的需要,更好地對其行為做出适當反饋。父母培訓可創造一種長期、持續、有利康複的環境,使兒童能減少的對抗行為,逐漸展示他們具有良好行為的能力。

  社會能力訓練

  包括社會技能、認知技能和軀體技能訓練。幫助ADHD兒童學會實際社會技巧、正确對待他人、解決好人際關系、相互學習、接受獎勵或批評, 處理挫折和惱怒等方法。該方法對ADHD 的遠期療效較好。

  總結:兒童活潑好動也并非就是得了多動症,對多動症的診斷父母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意見。孩子得了多動症的話,最好的方法還是父母進行幹預,調節孩子的心理以及對其行動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