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生活當中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讓很多人身心方面承受着不同的壓力,種種壓力是否給大家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呢?有的人總是感覺到精神莫名其妙的緊張,在種種情況下,或是遇到自己無法處理的事情就會有低落的情緒和心情不好,那麼精神長期緊張怎麼辦呢?
身體疾病與精神疾病是特别容易相互影響的一對因素,當身體遭遇疾病威脅時,人容易變得精神萎靡,而精神狀态差、心情差又會進一步加重身體疾病。
一般來說,普通的情緒低落和心情不好是不會影響身體的,頂多也就是讓人感到疲乏,但如果長期處在焦慮抑郁等緊張情緒之中,很可能沒病的人,也會得病。那麼,哪些情況下,情緒問題會引發軀體疾病呢?
A、許多疾病發生與焦慮密切相關
32歲的周迪 (化名)是一名 IT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大學畢業進入公司至今,一直忙于事業。“特别是近幾年來,由于負責着公司的市場開發工作,面對激烈的競争和不斷攀升的業績考核任務,我的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态,情緒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着。”周迪說。
前段時間,周迪明顯感覺身體不适,到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内分泌科求診。經診斷,他患上了糖尿病。“醫學研究已經明确,甲亢、糖尿病等發病原因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山醫大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李興介紹,超負荷的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會引起心理抑郁或焦慮問題,影響到内分泌的正常運行,進而引起甲亢、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
為什麼焦慮會引起身體的病變呢?李興指出,神經系統與内分泌系統密切相關,焦慮會導緻神經系統功能改變,同時引起内分泌系統的下丘腦功能紊亂,進而使垂體分泌激素功能受到損傷,表現在軀體上就會出現甲亢、血糖升高、血壓升高等症狀。
“焦慮能引起多種疾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神經性皮炎、不明原因眩暈以及癌症等。經醫學研究證明,除很少人是由于遺傳、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導緻的以外,大多數人患這些疾病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山醫大二院精神衛生科主任田峰說,“我們将這些疾病稱為壓力性疾病,屬于心身疾病的範疇,也就是心理因素相關的身體疾病。近些年來,心身疾病的患病人數在成倍增長,發病呈現年輕化,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
B、長期負面情緒摧垮心理和身體
“焦慮産生的根源不外乎幾個原因,工作壓力大、學業負擔重,而性格又要強,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與周圍的社會環境不能良好适應,人際關系緊張。”田峰分析道,“有不少年輕人心理很脆弱,從小到大猶如溫室裡的花朵,根本不能适應大自然,生活中稍稍出現一點兒負性事件,就無法承受,輕易就被擊垮。”
C、調适心理 建立自身防病機能
“人的心理活動不僅伴有生理機能的變化,而且還能調節和控制生理機能。如果有意識地進行放松,想象自己處于愉快的情境等,就會使負性情緒逐漸消失,使機體處于最佳狀态。為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心理疏導已成為我們重要的工作内容。
患者如果能夠正确認識疾病,樹立治療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正規治療,就會取得很好的療效。而對于潛在的高危人群,則要注意健康教育,實現科學預防。”李興介紹。“總而言之,使其調整心理狀态,保持良好的情緒是防病和治病的關鍵因素。”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精神緊張,都是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引起的,長時間的負面情緒可是不好的,會給身體和身體的各個機能帶來影響,那麼精神長期緊張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就要自己給自己樹立信心,調節身體,不要長時間投入高強度的工作中,這會給心理帶來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