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2:17:59

雖然很多人不知道發物為何物,但民間一直流傳着關于它的傳說。發物高深莫測,令人捉摸不透,好多人避之唯恐不及!關于“發物”,最著名的典故莫過于“朱元璋肥鵝賜徐達”了。相傳,朱元璋為了殺害大将軍徐達,便給生瘡的他賜予了“發物”鵝肉,徐達明知其意,奈何功高蓋主隻能吃下,不久便病情惡化,之後不久便身亡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發物?它真的如我們想象中的會誘發身體的某些隐疾,甚至加重現有病症嗎?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1

“發物”來源于許多中醫典籍

比如,《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大熱,熱病及天行病、瘧疾後,食之必發熱緻危。”“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鲋,腥臊陳臭諸物;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諸果、諸滑滞之物。”

從中醫角度,所謂“發”,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内存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緻疾病反複發作。而如果體内沒有“伏邪”,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體質适量吃些“發物”則是無害的。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2

我國古代有着非常多的飲食禁忌,發物這個說法就是從那個時候流傳出來的。那麼為什麼古代人會覺得牛羊肉、鵝肉、雞肉、鯉魚、海鮮等等食物是發物呢?

可能是以下原因導緻的:

1. 蛋白質多

在古代生活的人很少吃到肉,偶爾吃點肉就會蛋白質攝入多點。蛋白質較為明顯的“熱效應”就會讓他們感覺到很新奇。

2.高熱量

難得吃飽,吃完之後會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會帶來一些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引起身體的異常反應。

3.刺激的味道

膻味重一點的肉類會給人的味覺比較強的刺激,也會被認為這是發物。

4.寄生蟲、腐爛等情況

畜禽類動物很容易患上寄生蟲等病害,以前正常屠宰後沒有凍庫冰箱來保存,保存不當吃了也會導緻不适,引起所謂的吃了“發物”後的症狀。

5.烹調方法

古代人烹調手法也很落後,比如有的隻能做大木棍子燒烤,這時候會有較多的糖基化終末産物,有比較多的雜環胺、多環芳烴等等,加工過程也難以保證器具衛生,可能使得吃到的肉很不健康,誘發一些不良反應。

其實主要還是這些食物對于古代人來說很少見,普通人甚至醫者都沒有機會經常吃到,吃到的也不衛生,但是本着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把一些先後發生的事件都當成因果關系記錄下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3

現代醫學到底有沒有“發物”?

人體的免疫力,重要的組成就是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發揮着對抗疾病的作用。

聽到這個名稱,就知道“免疫球蛋白”的構成就需要機體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但是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牛羊肉、魚蝦,都是所謂的“發物”! “發物”幾乎囊括了大部分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不是免疫力和“發物”相互矛盾了麼?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4

“發物”和“忌口”,有什麼區别?

其實,“發物”最早來源于傳統醫學和民間習俗而總結出來的“忌口”,在中醫看來,不同的病症對應不同的事物忌口。

比如說:

1、腹瀉、便秘、胃腸功能不好的患者,少吃蔥、姜、蒜等辛辣和糯米、油炸食品、燒烤、堅果等等食物;

2、過敏的患者(如荨麻疹、濕疹),需要暫時告别海鮮、魚、蝦、蟹、雞蛋等食物;

3、痛風的患者,更要減少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海鮮、豆類、紫菜、香菇等等;

4、糖尿病患者,就不要吃澱粉、米飯、甜品等升糖水平高的食物。

其實,所謂的忌口就是在特定疾病期間,不吃特定的食物,沒有絕對的“忌口”!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5

生病時的飲食原則:“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糖、低脂肪

1.注意營養結構,不要過分迷戀高蛋白:不吃碳水化合物隻吃蛋白質則好不容易吸收的氨基酸被拿去提供能量,而不是參與創面得修複,豈不可惜。沒有膳食纖維的話,對胃腸功能的恢複也絕非好事。

2.不要迷戀各種煲湯:很多南方的患者家屬喜歡給患者熬制靓湯。有時奶白色的湯看上去營養豐富,實則為富含脂肪懸滴的,富含動物油脂的鹽水。營養不高不說,喝多了還容易蓄積過多的鈉離子。另外油脂攝入過高容易讓患者反胃、消化不良。

3.不要迷戀粥:碳水化合物是夠了,但是身體恢複最需要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卻缺乏了。

人們常說的發物是哪些(長輩們口中經常提起的)6

人體的複雜構成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發物”和“非發物”,單純以是否“發”來決定是否吃某種食物,未免顯得過于簡單粗暴,因為對于人體來說,食物的量、烹饪方法、攝入時間都對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剛做完手術就一碗肥膩的雞湯喝下去,引起嘔吐和腹瀉,可不能賴到 “發物”上來。

對于大病初愈的人來說,胃腸道功能紊亂,短時間進食高蛋白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恢複飲食當然需要循序漸進。

來源:菲利普醫生、Dr.X、營養師顧中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