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什麼樣的小紅點千萬别大意呢?身上長小紅點暗示着什麼呢?有時候身體長出小紅點其實也是一種疾病信号,可能是血管瘤的症狀哦,那麼,你知道什麼是血管瘤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樣的小紅點要引起重視吧!
皮膚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如果身體内部發生變化,在皮膚上都可以表現出來,惡性腫瘤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在皮膚上留下痕迹哦!
米粒大小“小紅點”竟成腫瘤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以為然的小病,因為不及時治療,以緻引起嚴重後果。在醫院血管瘤科的門診中常會遇到這樣的小患者,出生時就發現皮膚上有米粒大小的“小紅點”。
家人任由發展,未采取任何治療,時間長了,小紅點不僅沒有消褪,反而長成了一個草莓狀大小的紅色腫塊,其實這屬于草莓狀血管瘤(真性毛細血管瘤)。
等到瘤體已經發展成小草莓形狀的時候再來醫院就診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沒辦法采取保守治療,達到盡早消退且美觀的效果。
等到瘤體發展到像小草莓的時候(凸起很厚),隻能是采取手術切除,對于患兒來說會有風險,且術後切口易形成瘢痕,影響日後的美觀。所以平時一定在出現小紅點,且發現有增大趨勢的時候就及時就醫。
草莓狀血管瘤(真性毛細血管瘤)其臨床表現為紅色斑塊或腫塊,一般出生後2周左右出現,一歲以内為生長期,在生長期内病變的增長速度與其年齡大小成反比,随着瘤體的增長增大可能會出現出血、潰爛、感染、毀容等并發症。
血管瘤科采取瘤體局部尿素注射的保守治療方法安全有效,可控制瘤體生長,促進其早日消褪,避免手術切除帶來的風險及達到美容效果。
腫瘤中的僞君子,草莓狀血管瘤
在腫瘤家族中,有的惡名在外,有的則少為人知,比如“草莓狀血管瘤”。比起肺癌、肝癌、胃癌等讓人聞之色變的惡性腫瘤,草莓狀血管瘤則顯得“低調”許多。不少人往往不會注意到病情的變化,因為病發的迹象十分隐匿。
草莓狀血管瘤的緻病原因
雖然目前的醫療水平已經很高,但像很多人類暫時還無法完全了解的疾病一樣,草莓狀血管瘤的緻病原因也還是一個亟待完全破解的謎團。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認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第一、激素刺激學說
有學者觀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緻病機制之一。
第二、先天性發育異常學說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血管瘤的發生為是,先天性肝髒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認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于血管發育異常,引起血管内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血管瘤。
第三、其它原因
如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後變形,導緻毛細血管擴張,肝組織局部壞死後,血管擴張形成空泡狀,其周圍血管充血擴張;肝内區域性血循環停滞,緻使血管形成海綿狀擴張。
草莓狀血管瘤的健康隐患
一、影響美觀
體表草莓狀血管瘤可發生于人體表面各部位,以颌面、頸、軀幹、四肢等部位多為常見,因其顔色多為紅、黑、青且形狀不規則有的外凸,有的曲張,有的曲折等,嚴肅影響美麗,對患者身心構成龐大損傷。
二、具有遺傳傾向
當然構成血管瘤的緣由可以許多,而且還沒能完全判定有哪些因素構成,但有許多學者都一起認為有些血管瘤具有遺傳傾向,這就會使有些血管瘤患者把病患直接遺傳下一代,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三、損壞周圍的組織,引起變形,影響器官功能
生長在一些人體器官部位的毛細血管瘤,由于它們會損壞器官細胞組織,假若比拟嚴肅會惹起器官變形,影響器官功用,甚至使器官功用丢失緻使危及生命。
據悉,草莓狀血管瘤本身确實不痛不癢,早期也不影響寶寶的飲食、睡眠等,甚至有的到了成年後,也還不痛不癢,隻是對美觀有一定影響,以往醫療條件有限,血管瘤隻是尚未普及。
認為血管瘤不會影響生長發育,不用做任何處理措施,确實有這樣的誤解。而事實上,雖然早期草莓狀血管瘤患者并無明顯的不适,但随着年齡的增長将不斷的發展,除了影響患者的外貌,還影響患兒的正常生活,甚至改變一生的命運,所以,患者還需盡早治療。
如果我們通過皮膚能了解一些“蛛絲馬迹”,就可以對某些腫瘤早期發現、進而早期治療,那麼,身體有紅點原因還有什麼呢?
身上起小紅點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身上起小紅點一般症狀可能是由于昆蟲叮咬,毛囊角化症,皮膚過敏,濕疹,荨麻疹或者由于缺乏維生素引起現象,大多數病例表明是皮膚過敏引起的,大家不要太過驚慌,沒有下面是一些身上起小紅點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昆蟲叮咬
許多昆蟲可以作為吸入性變應原引起機體過敏症狀,如蟑螂、飛蛾、蝴蝶、蟋蟀、蝗蟲、甲蟲、蠅類等均有過敏報道。尤其是蟑螂,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昆蟲緻敏原。
昆蟲過敏多是由膜翅類昆蟲蜇咬所緻,正常人體被蜇咬後,局部出現紅腫,身上起小紅點,但很快消失,而過敏患者在蜇咬局部可出現大面積的局部反應,有些還會出現全身反應。
毛囊角化症的病因
毛囊角化症又名Darier病。目前認為本病與遺傳有關。呈常染色體不規則顯性遺傳。有人報道在122例患者中,99例有家族史,另外還有孿生患者的報道。
這些都表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關。近年來已經證明本病與肌漿/内質網鈣離子ATp酶的結構與 功能異常有關,為ATF2A2基因突變所緻。
本病的原發損害為油膩結痂性角化小丘疹,常沿毛囊分布,互相融合,形成肥厚性蕈樣斑片。從而身上起小紅點。
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的原因很多,有因不同地區的氣候和空氣,有因天花粉、粉塵,有因食物如牛奶、土豆等。其臨床表現,有的如麻疹,有的 現水腫,另有哮喘、全身奇癢、皮下出血、身上起小紅點、心慌、腎衰等。
中藥的土茯苓、萆藓、夜交藤、合歡皮、丹皮等有效,治療一切過敏, 均口了選作标藥。
此外,針灸與拔火罐效果亦好,可選肺俞、身柱、中府、厥陰俞等。值得注意的是,拔火罐不宜超過半小時,以免灼傷皮膚。
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病變。急性濕疹屬變态反應性皮膚病多發于頭面及四肢關節屈側皮膚皺褶處。臨床以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疱及滲出、瘙癢,糜爛、結痂、落屑等為特征。由于皮膚劇癢,搔抓引起糜爛、滲液、結痂等繼發性損害。
有時皮疹可自行消失不久又可複發。若遷延不愈可轉變為亞急性和慢性濕疹。此時濕疹滲出液減少,出現浸潤肥厚,苔藓樣變,癢感明顯,色素沉着,經久不愈。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瘙癢型過敏性皮膚病,臨床上以皮膚黏膜突然出現風團,發無定處,時隐時現,身上起小紅點,劇癢,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為其特征。
慢性者可反複發作,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屬中醫“瘾疹”“風疹塊”範疇。适量的補充維生素C,能增強抗過敏作用。
皮膚是反映人體健康的鏡子,通過皮膚可以透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蛛絲馬迹,因此我們應該注意觀察皮膚的變化,千萬不要大意哦!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身體出現什麼樣的紅點千萬不能大意了嗎?有時候身體莫名的冒出小紅點其實是一種疾病症狀,特别是随着時間的變化,而長大的紅點更要引起注意,希望上文能夠幫助大家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