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過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差友應該都知道,自從 2016 年蘋果發布的 AirPods 徹底火了之後,很多廠商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家的 TWS 耳機。
在這期間,TWS 耳機不僅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快速飛躍,它的價格也從千元級别迅速向百元價位普及。
然後三年過去,2019 年索尼 WF-1000XM3( 降噪豆 )還有蘋果 AirPods Pro 的發布,又帶動了市面上一波又一波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的相繼出現。
時間轉眼就到 2021 年。
托尼注意到現在很多人在給手機配耳機的時候,會首先考慮買一個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的 TWS 耳機作為自己的通勤标配,而不再是有線和頭戴式耳機。
所以,TWS 降噪耳機橫評它來了!
托尼這次可謂是下了血本,總共花費 7794 元,買齊了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旗艦 TWS 降噪耳機,就為給大家評選出誰才是最值得購買的 TWS 耳機。
最近正在糾結買啥 TWS 耳機或者準備換 TWS 耳機的差友,走過路過可千萬不要錯過!
它們的外觀設計怎樣?
首先讓我把這些耳機放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到它們在外觀上各有特色,但大緻可以分為三類。
蘋果 AirPods Pro、華為 FreeBuds Pro 還有 OPPO Enco X 這三款耳機都采用了鵝卵石般圓潤設計,不僅體積控制的恰到好處,握在手裡也是極其舒适。
索尼 WF-1000XM3 還有小米 Air 2 Pro 則是有點偏向于工業風格了,體積比前面這三款耳機要大出不少,平時想要随手把它們塞褲兜裡顯然有些吃力。
要說在這幾款耳機裡,托尼最喜歡的還是三星 Buds Live 的設計。
理由就兩個:不随大流的方正造型使得它的辨識度極高;它的體積也是這六款耳機裡最小。
打開耳機盒,取出左右兩隻耳機,差友們也能發現三星 Buds Live 的與衆不同,其它耳機無一例外都使用了傳統的入耳式耳塞,隻有它是兩顆 “ 腰子 ”。
因此在外觀設計這塊,托尼按喜好給出的排名是:
三星 Buds Live > 華為 FreeBuds Pro > OPPO Enco X > 蘋果 AirPods Pro > 索尼 WF-1000XM3 > 小米 Air 2 Pro。
之所以 Enco X 和 AirPods Pro 排在 FreeBuds Pro 後邊,是因為後者的耳機盒表面經過了磨砂處理,在提升質感的同時,用久了也不容易留下劃痕。
反觀 AirPods Pro 和 OPPO Enco X,在托尼使用它們的這段時間裡,兩個耳機盒表面如今已經是劃痕累累了,着實讓我心疼了我好幾天。
再考慮到 OPPO Enco X 和蘋果 AirPods Pro 雖然同為光面材質,但 Enco X 側邊一圈金屬邊框的存在又讓它看着比 AirPods Pro 來得更精緻一些。
托尼理所當然就把 AirPods Pro 排在了它後面~
至于小米 Air 2 Pro 為啥排在最後。
Air 2 Pro 除了耳機機體上的陶瓷後蓋稍微有點創新之外,托尼沒看出來這款耳機在其它地方有多少新意,大概沒有特點就是這款耳機最大的特點吧。
而且,如果有差友進入到小米還有蘋果官網仔細對比它倆對自家耳機的介紹,你會發現小米耳機在宣傳頁上其實充斥着一股濃濃的果味兒。
比如這是蘋果 AirPods Pro 的宣傳首頁。
這是小米 Air 2 Pro 的宣傳首頁。
再比如這是蘋果對 AirPods Pro 降噪的介紹。
這是小米對 Air 2 Pro 降噪的介紹。
Em。。。
托尼點到為止,各位可以自己去對比體會一下。
它們的佩戴舒适度怎樣?
說到佩戴舒适度,在沒上手前,托尼原本以為重量最輕、腔體最小的三星 Buds Live 戴起來會比其它耳機要來得舒服,事實證明是我預判失誤了。
把 Buds Live 的兩顆腰子塞進耳朵後,托尼發現耳機其實完全是靠耳廓支撐着它們不掉出來,一旦戴久就會有脹痛感,也有可能是我耳朵太小的緣故。
索尼 WF-1000XM3 的佩戴舒适度也很一般。
由于耳機的重心有一半是在外面,托尼在講話或者吃東西的時候,耳機就會慢慢發生偏移從而變得很松,以至于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重新調一次位置。
蘋果 AirPods Pro、華為 FreeBuds Pro、還有 OPPO Enco X 佩戴起來倒挺舒服,畢竟這三款耳機都長得差不多,戴在耳朵上也是大差不差。
如果真要在它們中間挑選一個最舒服的耳機,托尼會把這個桂冠給到最左邊的 OPPO Enco X。
它勝就勝在腔體比 AirPods Pro、FreeBuds Pro 還要小上一圈,而且單耳重量也是這三款耳機之中最輕的,一戴上去你就能夠感受出它們的差别。
小米 Air 2 Pro 虧也是虧在它的重量實在是有點重了,6.5g 的單耳重量比 OPPO Enco X 的 4.8g 足足重了 1.7g,戴耳朵上還是有點分量的。
所以在佩戴舒适度方面,托尼給出的排名是:
OPPO Enco X > 蘋果 AirPods Pro > 華為 FreeBuds Pro > 小米 Air 2 Pro > 三星 Buds Live > 索尼 WF-1000XM3。
誰的降噪效果最好?
終于,考驗各家手機廠商内功的時候到了。
在托尼看來,将一款 TWS 耳機做小做輕并不是一件難事,怎樣保證它在體積足夠小巧的情況下還能有不錯的降噪效果才是廠商們要下真功夫的地方。
AirPods Pro 的降噪效果自不必說,它從一出場就被稱為 TWS 耳機中的降噪标杆。
這幾款耳機中,最讓托尼驚喜的還是 FreeBuds Pro 還有 Enco X 的降噪表現,在開啟深度降噪和強降噪後,它倆的降噪效果幾乎追平了 AirPods Pro。
不過呢,AirPods Pro 在對人聲高頻噪音的削減上還是要比 FreeBuds Pro 還有 Enco X 強上一些。
在周圍同事們都在聊天的時候,托尼能明顯感受到 AirPods Pro 會把他們的說話聲音拉得比較遠,Enco X 其次、FreeBuds Pro 最近。
小米 Air 2 Pro 就差了點意思,無論是中低頻噪音的消除還是高頻噪音的削減都不如前面這三款耳機。
至于索尼 WF-1000XM3 的降噪表現。。。
托尼該怎麼說呢。
在耳塞塞緊了的情況下,WF-1000XM3 的降噪效果可以說是跟 AirPods Pro 不相上下,但一旦耳機發生偏移或者松動,降噪效果就會立馬大打折扣。
在這些耳機裡,降噪表現最差的就屬三星 Buds Live 了。
在開啟降噪之後,Buds Live 隻能稍微降低來自辦公室的環境噪音,人家索尼 WF-1000XM3 光靠半入耳式耳塞的被動降噪就能趕上它的主動降噪。
所以,就它們各自的降噪表現來看,托尼給出的排名如下:
蘋果 AirPods Pro > 索尼 WF-1000XM3 > OPPO Enco X > 華為 FreeBuds Pro > 小米 Air 2 Pro > 三星 Buds Live。
它們的音質表現怎樣?
既然它們都屬于旗艦 TWS 耳機,那麼說完了降噪,托尼接下來肯定也要來聊聊它們的音質表現到底如何。
抛開玄學不談,影響一台 TWS 耳機音質好壞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個是發聲單元,一個是藍牙音頻編解碼的方式,還有就是看廠商們的調音風格。
從這三個方面看,托尼發現原來 OPPO Enco X 才是這幾款耳機中最注重音質的那個。
其它幾款耳機,音質隻是占了它宣傳頁面很小的比重,簡單描述幾下就過去了。
而 OPPO Enco X,宣傳頁前幾頁全在描述它的音質,關于耳機音質的介紹幾乎占了總介紹的一半。
什麼與丹拿聯合打造、同軸雙單元、超導磁平面振膜、LHDC 無線傳輸等等,光是看到這些描述就能讓人感覺 OPPO 在耳機音質上下了不少功夫。
反饋在實際聽感中,OPPO Enco X 的音質确實有兩把刷子,編輯部的小夥伴們一緻認為它是這六款耳機中音質綜合表現最出色的耳機。
華為 FreeBuds Pro 托尼不知道為啥聽着總覺得有點悶,包括索尼 WF-1000XM3 也是,好在後者在均衡器裡簡單拉下曲線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蘋果 AirPods Pro、三星 Buds Live、小米 Air 2 Pro 在音質表現上各有勝負,主要還是因為它們在聲音調教風格上有很大的差異,一時說不上好壞。
針對它們的音質,托尼在這裡就暫且給個非常主觀的排名吧:
OPPO Enco X > 索尼 WF-1000XM3 > 蘋果 AirPods Pro > 小米 Air 2 Pro > 三星 Buds Live > 華為 FreeBuds Pro。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本次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旗艦 TWS 橫評就算是結束了,由于篇幅限制,關于耳機操控方式還有各家的特色功能托尼就不再展開詳細介紹。
總的來說,這六款耳機的完成度都很不錯,但是都談不上完美,隻能說各自有各自的強項和短闆,正如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東西~
其實托尼這裡把小米 Air 2 Pro 跟其它五款耳機放在一起對比有點欺負它了,畢竟它才賣 699,在價格上跟其它幾款耳機相差的确實有點大。。。
如果你問我自己自掏腰包的話會買哪款耳機,托尼會選擇 OPPO Enco X。
舒服的佩戴體驗、不錯的降噪效果以及優秀的音質表現,再加上 999 元的售價,決定了 Enco X 是這些旗艦 TWS 降噪耳機中綜合能力最強的耳機。
當然,如果有差友正在使用蘋果或者華為全家桶,考慮到 AirPods Pro 和 FreeBuds Pro 都支持多設備之間的無縫切換,所以買自家耳機就完事兒了。
最後,要是有差友覺得這些耳機都賣太貴了也不要緊,百元降噪耳機橫評已經在路上了,讓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