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野生老鷹茶介紹

野生老鷹茶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5:24:41

通江野生老鷹茶種質資源調查(上):數年查訪,這些寶貝就長在你家鄉! 四川省通江縣的寶貝野生老鷹茶被人民看中,老鷹茶的春天就要來到!

——調查人: 杜雲帆 苟學志 谷繼文 胡蘭等,這次調查結果為老鷹茶原種保護基地的申請和通江老鷹茶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老鷹茶是我國特有的古茶種和傳統健康飲品,千百年來深受廣大民衆的摯愛,在川陝渝貴鄂的大巴山及烏蒙山山脈一帶有着非常廣泛的分布,其野生種質資源不論是數量和種群屬川東北的通江縣境内為最多。

2014年11月以來,通江縣老促會和重慶大美設計事務所(即四川省通江藥師坡老鷹茶開發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對通江縣境内的野生老鷹茶種質資源進行了實地調查。

我們采用走訪調查與産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共調查了老鷹茶種質資源分布較為集中的雲昙、至誠、草池、陳河、芝苞、煙溪、龍鳳、涪陽、鐵溪、洪口、諾水河等30個鄉鎮的230餘個自然村落。同時,又将調查中采集于縣城各點的老鷹茶野生種質資源标本進行了秋季初步鑒定。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

藥師坡老鷹茶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雲帆(左一)徒步涉水調查!

通江境内老鷹茶野生種質資源的分布

通江縣屬上揚子地台北部範圍,處于四川台地向斜秦嶺地槽褶鄒帶的過渡區。境内跨米倉山台穹、大巴山弧形結構、川北台陷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其地貌為南低北高的中山區。區域氣候有低山谷暖熱區、低中山溫暖(和)區、中山溫涼區。境内多地均有老鷹茶(毛豹皮樟)自然野生種群的分布。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2

老鷹茶種質資源在通江縣内分布情況,一圖搞定!

這次調查表明,全縣4100多平方公裡均有老鷹茶樹及老鷹茶野生種群的存在。老鷹茶樹生長最多的是中低山溫暖濕潤區,及山谷暖熱潮濕地帶。高山溫涼區也曾發現,但不成群落。

老鷹茶(毛豹皮樟)适宜生長的海拔一般為400—1230米,日照充足,多年平均總日照1100—1400小時,年平均溫度為12.0—17.0攝氏度。年積溫4380—5110攝氏度。無霜期200—230天,年降水量1150—132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這一帶的土壤是紫色沙泥岩區主要的森林土類型。主要有森林石骨土和森林黃泥土。地開坡度常大于36度,土壤依賴植被的固持而得經保存。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層較薄。低山河谷區的森林土壤,因人類活動頻繁,森林殘落物多被村民當燃料移走,土壤有機質僅在很薄的表層積累,礦質養分會含量低,速效量更低,植被蓋度低。而在中山峽谷區是正常森林覆蓋下的石骨子土和黃泥土,有枯枝落葉層,有腐殖質聚積層,腐殖質層有機質平均含量8.23%,全氮0.361%,堿解氮166PPRN,全磷平均含量低,為0.053%,而速效磷較高平均10.3PPRN,速效鉀205PPRN。土壤中性偏微酸性,而水解酸卻相當高,極利于老鷹茶生長。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3

芝苞鄉的青山溪!

從縣域内野生老鷹茶的現存生長量來看,主要有十多個群落。其中最大是陳河鄉母家梁群落和瓦室鎮的鹿鳴山群落、這兩大群落面積達數十平方公裡。還有草池鄉的鹿浴溝群落、芝苞鄉的青山溪群落、煙溪鄉的曾家河群落、兩河口鄉的蒙壩塘群落等等。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4

草池鄉的鹿浴溝!

從行政區劃上看,老鷹茶樹主要分部在至誠、雲昙、瓦室、陳河、芝苞、草池、涪陽、煙溪、唱歌、回林、長坪、蒙壩、鐵溪、洪口、諾水河、毛浴等36個鄉鎮。

通江老鷹茶及種質資源分析結語

(1)通江老鷹茶民間飲用和臨床療效利用曆史悠久。

(2)通江老鷹茶自然生态環境良好,種質資源優良純正。

(3)通江老鷹茶開發程度還處于初始階段,通江老鷹茶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5

老鷹茶是西南地區民間習慣飲用的健康保健涼茶飲料,在現代老鷹茶飲料的開發和市場推廣方面,我們計劃用3—8年時間,紮實開展老鷹茶飲料配方,消費者口味和功能效果評價研究,标準瞄準“王老吉”等知名涼茶飲料品種,營造老鷹茶既是一種天然飲料,又具有消食化積和清涼解毒等保健功能的飲品品牌形象。并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其他類型的差異化産品研發。

聯系新藥開發機構,争取國家更大的科技計劃項目和新藥創制項目的支持,創制1—3種以老鷹茶為原料基礎的植物新藥。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6

通江雲昙鄉老鷹茶長生文化産業園!

通江老鷹茶調查資料選

01

至誠鎮魯家坪老鷹茶樹王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7

老鷹茶樹王二人難合抱!

基本情況:

地名:通江縣至誠鎮盤石樹一社魯家坪

樹名:魯家坪老鷹茶古樹

樹種:毛豹皮樟

樹體:樹幹挺直,蘿蔔頭,闆狀根、傘形,樹冠直徑約10米。根部周長4.50米;胸圍3.26米(胸徑101厘米);樹高約25米。

海拔:1010米。

土壤:紫石骨子土。

周邊:屋後老墳茔。樹周圍是古柏樹和斑竹林,還有棕樹和其他雜樹。

長勢:枝繁葉茂。

其他:樹幹下部有空心現象。

被調查人:

李先道:男,79歲,中醫師,住通江縣諾江鎮中路。(信息來源人)。

魯中和,男,67歲,退休教師,住房離古樹僅3米距離。

魯選興,男,63歲,村民,住房離古樹約10米距離。

侯朝蘭,女,61歲,盤石村村民。

調查過程:

2014年10月,我們在向中醫師李先道咨詢通江老鷹茶的情況時,初步證實了通江老鷹茶的特殊功效,并獲得了藥洪鄉一村(至誠鎮盤石村)魯家坪有一棵巨型老鷹茶古樹重要信息。

2015年2月26日,重慶大美設計事務所和縣老促會的杜雲帆和苟學志、谷繼文等三人驅車前往考察。

“耶!好大一棵老鷹茶啊!”對老鷹茶有多年研究的大美杜總當即确定這株古樹即為毛豹皮樟科老鷹茶。當時測得古樹胸圍3.27米(計算胸徑1.01米),樹高約25米。見古樹上挂有縣林業局古樹标示牌:“種類:老鷹茶;樹齡90年”。

02

瓦室鎮鹿鳴山老鷹茶樹群落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8

瘋爾岩老鷹茶姊妹大樹!

基本情況:

地名:通江縣瓦室鎮鹿鳴山樹和嘯口村。

群名:鹿鳴山老鷹茶原料植物群。

樹種:毛豹皮樟。

地域:幅員面積8平方公裡。

海拔:境内360到1300米。

土壤:紅石骨子土和紫石骨子土。

周圍:房前屋後,山坡混交林中。

長勢:整個群落的毛豹皮樟的長勢均顯良好。在田邊地輪上的老鷹茶樹大多是砍伐後重新生發的樹條。

被調查人:

張浩良:男,61歲,“大巴山”機構負責人。(信息來源人)。

景麗瓊:女,54歲,鹿鳴山村村民。(村黨支書的愛人)

程尚華,男,74歲,鹿鳴山村村民。

程 曉,女,40歲,鹿鳴山村村民。

景文成,男,60歲,嘯口村村民。

陳悅生:男,30歲,鹿鳴山村村民。

調查小記一

2015年6月13日,杜雲帆等在巴中花溪鄉走馬村考察參觀,聊天中在說道有關老鷹茶的事情時,“大巴山”機構負責人張浩良先生說:“鹿鳴山有很多老鷹茶樹,還有不少的的大樹”。第二天我們就一早到了鹿鳴山,在馬支書愛人景麗瓊的指引下,在馬家塬屋後看到了好幾株老鷹茶村。

然後,大家又到了下黃家溝,經程尚華老人指引,在他屋後的竹林裡有一根胸徑約50公分,高十多米的老鷹茶樹。大家又看到了幾處直徑約50cm以上的老鷹茶古樹砍後的樹樁生發出酒杯大小的小樹。在村道公路時,老陳給我們指了兩株有“添飯碗”大小的兩根老鷹茶樹。程尚華給我們介紹,這山裡的确有不少的老鷹茶,在舊社會鹿鳴山是川北陝南最出名的人才培養基地時,讀書人以老鷹茶為主要飲料,本地人也以采收販賣老鷹茶和柿子為主要經濟來源,但現在大多數年輕人認為喝細茶更符合“潮流”,老鷹茶樹就用來做了柴火,現在看到的老鷹茶多是砍柴後重新長出的小枝桠。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9

告别了程尚華老人,到了二社的瘋爾岩,程悅生帶路,找到一根胸圍約2.43米的老鷹茶樹,被竹子荒得利害,生長得很差。顯然,這根老鷹茶樹樹齡應該不小吧。

3月15日,“大美”調查人員再次到魯家坪,開了一個座談會,參加人員除了當地的老人外,還有鄰近鄉的老人。與會人員對古樹的樹齡問題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侯朝蘭說:“我還是細娃兒的時候,就聽婆婆說,老鷹茶樹就是這麼大了。婆婆七十多歲過世,我都是快七十歲的人了,怎麼這樹才隻有90年的年齡呢?”當時大家認為,這根老鷹茶樹莫說90年喲,就是900年也不止,少說也有1000年以上。調查組無法确認樹齡,也就采用大家說的千年古樹的說法吧。

座談會上,還圍繞古樹發生的故事提供了不少的資料。其中,魯中和講述了他的爺爺,當年跟紅軍采藥隊往來的故事。幾位老人也證實了,魯家坪人給紅軍王坪總醫院送去不少的茶、藥兩用的老鷹茶枝葉,為缺醫少藥的紅軍救急。

4月25日,時任巴中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侯中文和時任市農業局長楊森儒專程考察魯家坪老鷹茶古樹。大家動手清除了危及古樹安全的柴禾。侯常委對楊森儒局長對至誠鎮鎮長說:“這是珍貴的資源。你們過去保護它有功。将來你們還要開發老鷹茶,利用好這棵古樹,也可利用千年老鷹茶樹搞旅遊”。侯常委和楊局長還到即将建設老鷹茶示範園區的雲昙鄉考察。侯常委再次強調:“老鷹茶是一個很好的産業。你們不僅要有決心,還要科學地規劃。據說老鷹茶生長慢,且繁殖難度大。這說明它發展空間也大,這是挑戰,也是機遇。你們要突破難題,抓住機遇,把雲昙老鷹茶示範園搞好。”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0

雲昙鄉老鷹茶産業園扡插苗!

7月21日,雲昙示範園區從這棵古樹上采集了穗條和種子,到雲昙園區一号苗圃園作扡插和播種實驗。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1

重慶大美設計事務所為老鷹茶樹王豎碑撰記!

8月中旬,四川省通江藥師坡老鷹茶産業開發有限公司為古樹立了“中華老鷹茶樹王”的碑。當時一篇關于《老鷹茶千年古樹在通江現身》的報道,使深藏巴山峽川的老鷹茶古樹名揚天下。

分析結論:

(1)魯家坪老鷹茶樹生産老鷹茶最佳原料毛豹皮樟。其樹形巨大,樹齡約千年以上,堪稱老鷹茶王。

(2)魯家坪老鷹茶古樹實例是研究老鷹茶悠久曆史和老鷹茶文化及民間保健及藥飲應用的寶貴實證。

(3)魯家坪老鷹茶樹的存留是巴山人民愛樹護樹的範例。

03

母家梁老鷹茶樹群落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2

基本情況:

地名:通江縣陳河鄉母家梁村和涪陽鎮下江口村等地。

群名:母家梁老鷹茶原料植物群。

樹種:毛豹皮樟。

地域:11平方公裡。

海拔:550米至900米。

土壤:紫石骨子土為主,兼有紅石骨子土。

周圍:山坡混交林中。

長勢:長勢良好。

其他:主要分布在溪邊和山林。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3

被調查人:

苟德榮:男,75歲,草池鄉鹿沿溝村村民。(信息來源人)

李玉惠:女,71歲,陳河鄉母家梁村源壩子村村民。

張傳偉:男,45歲,陳河鄉母家梁村源壩子人,涪陽中學職工。

張發傳,男,73歲,陳河鄉母家梁村源壩子人。退休教師。

袁志禹,男,60歲,涪陽鎮下江口村村民。

調查小記二

2015年8月30日下午,我們同草池鄉的苟德榮,到陳河鄉母親家梁村的源壩子。這裡是苟德榮他婆婆的娘家屋,熟人很多。

我們直接到了張傳友家。張傳友不在家,他的老伴李玉惠(71歲)說,這裡很多的老鷹茶樹,數都數不完。她每年采三、四斤自己喝。她當即領我們到屋後看到不少的老鷹茶小樹。我們看到旁邊林子裡和對河(小溪)坡裡到處都是。她說她一年隻采小樹上的,大樹要搭梯子才能采,很危險,所以一般不上去采集。

李玉惠還介紹說,這裡除了白色,青色,還有紅色的。我們要她帶我們去看看,特别是想看看所謂的紅色的老鷹茶。她說天太熱了,二天來再帶你們去看。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4

調查現場的通江縣原政協主席苟學志(左一)!

我們這次上鹿鳴山還有兩個意外的收獲。收獲之一,我們在大松樹邊見到兩位老人,其中有馬書記的父親。他們也聽說過,藥王遜思邈老鷹茶樹下獲救的故事。隻是版本不一樣,說的是一場白雨,從老鷹樹上滴下來的水珠浸到嘴裡,慢慢地讓藥王蘇醒。收獲之二,我們在一戶叫陳曉的婦女的“屋團屋轉(即周圍)”見到很多根吃飯碗粗的老鷹茶樹,且大多是母樹。不僅母樹上長滿了種子,母樹下也發現有許多老鷹茶小樹苗。

我們第一次在鹿鳴山村經過兩天多的調查,發現這裡大大小小的胸徑超過10厘米以上的老鷹茶樹有300多株。據程尚華老人和景麗瓊介紹,以前在整個村的山林裡都有大量的老鷹茶大樹及古樹,隻是大多數被老百姓砍柴燒了,有的也發些小樹。這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頗具規模的老鷹茶樹野生種質資源群落。

7月20日,我們再次上鹿鳴山采集穗條。在下黃家溝三合院屋後的一棵母樹發現一株小苗,很明顯就是樹上的種子生出的。我們在這棵老鷹茶大樹下,采集得十三株老鷹茶樹小苗。

我們又在程曉屋後邊,也發現一根不大的母樹下有一些小苗。數量雖然不多,但足見老鷹茶樹的種子是能夠在自然條件下發育生長出小苗來的。

鹿鳴山這個群落中,有較多的老鷹茶大樹。在鹿鳴山村的瘋兒岩下的老鷹茶大樹,我們測量胸圍隻有231公分。樹高約15米左右。整個樹身荒蔽在竹林中,蒼勁衰老,枝稀葉疏。雖說胸徑隻有70多公分,但據觀察,它樹齡應該不小。

野生老鷹茶介紹(大巴山深處的通江)15

2016年夏,我們鹿鳴山群落中的嘯口村吳家大院後的兩根老鷹茶樹。這兩根老鷹茶大樹的村型直立木,胸圍分别為2.67米和2.61米,其樹高均在16米以上,生長茂盛。兩樹相距不足5米,被我們稱之為“老鷹茶姊妹大樹”。

鹿鳴山老鷹茶大樹,統計50公分以上的有8根(現存但已被砍伐掉的大樹樁不計),但最大的一根大老鷹茶樹在下黃家灣的程尚華宅基處,據老百姓反映,大樹直徑超過100公分。可惜在上世紀60年代初已被砍伐。

鹿鳴山調查分析結論:

(1)鹿鳴山老鷹茶樹群為發展老鷹茶最佳原料毛豹皮樟提供了可靠的種源地。同時,也為我們研究老鷹茶生長環境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實驗園。也是為建設老鷹茶最佳原料植物保護園區提供了可選擇地。

(2)鹿鳴山社區因宕江、月灘河阻隔,交通閉塞,長期處于隔絕封閉狀态。客觀上自然生态原始的環境保護了本土的生态的良性發展,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1968年,村社栽植了1000株綠茶樹(存活200株),改變了人們的茶飲習慣,特别是年輕人,放棄了稱之為粗茶的老鷹茶,而今老鷹茶隻是在老年人的平常生活茶飲習慣中有所保留。

(3)鹿鳴山老鷹茶大樹十多根。這些老鷹茶大樹的存活狀态,有力地佐證了古巴山峽川老鷹茶樹的生長環境和狀态。

特别提示:四川省通江藥師坡老鷹茶開發有限公司制授權發布,版權歸該公司所有。

傳奇巴山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