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另一個問題:
邢岫煙父母“于女兒分中平常”、姑姑“不過是臉面之情,亦非真心疼愛”、表姐“是個有氣的死人,連他自己尚未照管齊全”;
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寝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
岫煙和黛玉的處境完全不同、幾近天壤。為什麼黛玉聽說岫煙受苦,會“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不免感歎起來”?黛玉和岫煙是同類嗎?
是的。黛玉沒有疼愛她的父母(原來有過,現在死了),岫煙也沒有疼愛她的父母(有父母,但不疼愛女兒)。在這一點上,她倆的處境是相通的。
有的時候,當事人的心理感受,是不由客觀外在的标準來決定的。當事人覺得“物傷其類”,他就會為同類而悲。正如張愛玲《怨女》中:“去年聽見他死了,倒真吓了一跳,也沒聽見說生病。才五十三歲的人,她自己也有這年紀了,不能不覺得是短壽”。五十三歲,素無舊恙,是兩個人唯一的相似點。但就一點相似,就讓他的死極大地觸動了她。
回到題目上來。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提到賈琏“二十來往”,在“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看到賈蓉“十七八歲”,可見賈琏與賈蓉年紀相仿。往回倒推,是不是賈琏的祖母,和賈蓉的祖父,年紀也相差不遠呢?
賈琏的祖母就是賈母。賈蓉的祖父就是賈敬。賈母和賈敬除了年紀接近,還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一府之中輩分地位最高的人;都是不管家務、處于退休狀态;都是“也沒聽見說生病”——他是“沒聽見說生病”,就突然死了,她也“沒聽見說生病”,就很安全嗎?
如果從親屬關系來說,賈敬不過是賈母的堂侄,賈母不過是賈敬的堂嬸,作品中也沒有兩人共事的任何痕迹,當然談不到感情了。
但是,賈母“進了這門子作重孫子媳婦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孫子媳婦了”,賈敬當然也是從重孫子起,到如今他也有了重孫子了,這漫長的歲月如大浪淘沙,淘盡了多少英雄人物,隻有賈母與賈敬碩果僅存。他們之間,自然有一種同聲相求、同氣相求之感。
現在,唯一能與賈母同病相憐的人也走了。她怎麼能不悲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