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夏是幾月幾日 立夏時節謹防3種疾病

立夏是幾月幾日 立夏時節謹防3種疾病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25 00:59:45

  立夏是幾月幾日呢,現代人對于立夏是什麼意思并不清楚,很多的人都以為立夏就是夏季了。其實不然,立夏隻是意味着春季即将結束,但是氣溫還是沒有降下來哦。立夏習俗你們都了解哪些呢,還不知道立夏保健常識的朋友們趕緊來看看下文詳細的介紹吧!

  立夏時節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謹防3種疾病

  我國習慣将“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立夏前後,氣溫升高,随着也會面臨一些疾病産生,立夏時節謹防的疾病有:頭痛病、皮膚病和腸胃疾病。

  立夏時節謹防3種疾病

  1、夏季的高溫、悶熱、雷雨、大風、天氣驟變,常會誘發或加重頭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精神疲勞都可誘發頭痛。應對夏季頭痛,不能過分依賴藥物,可通過調劑飲食、補充水分,消暑降溫、節制冷食、調整情緒、注意休息等手段進行保守治療。

  2、夏季也是皮膚病的多發季節,痱子、過敏性皮炎、汗斑、濕疹等惱人的皮膚病威脅着很多人的健康。應對皮膚病,公衆要常洗澡、勤換衣服,被子、毛巾等經常漂洗消毒。盡量少到蚊蟲多的地方,皮膚瘙癢時可塗些止癢藥水。

  3、夏季還是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胃腸疾病的高發期,消暑方式不當是主要原因。預防腸胃疾病要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還要多喝開水,少吃冷飲。

  立夏要注意六個方面

  一、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閑自樂,笑口常開,這個時節,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夏天養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

  二、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适當飲溫水,補充體液。夏天人們容易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加之夏天溫度高,體表的血量分布多,這樣容易導緻老年人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但是該出汗時則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閉汗,在房間裡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所選的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三、心分陰陽,既要養“心陽”又要養“心陰”。心氣虛指心髒功能減弱,表現為心慌心跳、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養,發展為心陽虛就會出現心慌、氣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發白等。

  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症狀的人,夏天尤其應該避免多出汗,以免傷了心陽,可用人參(2~3克)、西洋參(3~5克)泡水飲,或服生脈飲(人參或黨參、麥冬、五味子)口服液。心陰虛則指心陰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虛的症狀。心陰虛的主要特點是陰虛陽亢,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幹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陰虛者需要注意少勞累、少出汗、多吃養心陰之品,如西洋參3克、麥冬3~5克,或吃冰糖大棗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銀耳蓮子羹。

  四、不要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食物。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隻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容易出現腹瀉。所以,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

  五、要睡眠充足。夏天老年人易産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沒精打采,隻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飯,不想參加社會活動,隻想在家呆着。碰到這樣的情況,老人就應走出戶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遊或到公園去賞景,要變“苦夏”為享受夏天。

  六、初夏到來,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适當添衣。

  立夏養生注意胃腸病

  立夏時節,它在二十四節氣中排行第六,也是夏季開始的标志。立夏後,市民該如何養生?随着環境溫度逐漸上升,體内濕氣也開始加重,這時,尤其要注意胃腸病和皮膚濕疹的發作。

  立夏之初,因濕氣過重,體虛者和腸胃不好的人群,容易有全身乏力、頭重腳輕、胃部隐隐作痛、飽脹感的症狀,讓人十分難受。在飲食上,市民要以健脾除濕為主,适當多吃一些茯苓、苡仁,如果單吃覺得膩,可在熬粥時加一些搭配着食用。

  立夏後,養心也是比較重要的,養心重在心平氣和,因現在濕熱較重,心情浮躁的現象增多,應作息規律、不要熬夜,晚上入睡最好不要超過12點,每天中午可以小憩半小時,精神狀态好,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如果市民感覺體内濕氣過重,身體有乏力現象,每晚可泡腳發汗來除濕,水溫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内。

  立夏過後濕熱重 注意防範皮膚病

  立夏過後,氣溫将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悶熱潮濕的天氣,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要注意防範丘疹、荨麻疹、足癬、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病的騷擾。

  天氣炎熱時,人們排汗會增加,同時雨水較多,這種溫暖潮濕的環境給緻病微生物提供了生長溫床,足癬等真菌感染性疾病随之而來。因此,平時應勤洗曬被褥、涼席,選擇透氣性好、具有吸汗性的衣衫,室内常通風,腳部也要保持清潔幹燥,特别是穿涼鞋時,細菌容易黏附在腳部,一定要及時沖洗,并用毛巾擦幹。

  夏季是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空氣中飄浮着各種植物的絮狀物和花粉,不少人會因絮狀物刺激而引起過敏性皮炎。所以,大家在外出時應注意對皮膚的防護,可以選擇穿長袖、戴口罩、乘車等方法,盡量避免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從而減少過敏性皮炎的發生。

  夏季光照充足,如果皮膚在陽光下暴曬時間過長,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甚至日曬傷等。因此,出門時應提前半小時塗抹防曬霜,必要時還要補霜,選擇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等防曬工具,加強對自身的保護。

  夏天蚊蟲較多,皮膚很容易受到各種有毒昆蟲的叮咬侵襲,尤其是裸露部位,如面部、手腳、胳膊、小腿等部位,常常長出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斑塊,甚至水疱,瘙癢劇烈。因此,平時注意室内衛生,做好滅蚊防蚊工作,盡量避免在戶外草坪、樹林等蚊蟲多的地方停留。此外,公園内的木質座椅因雨露長時間的侵襲也會滋生出一些細菌、蟲螨,大家在休息時最好在座椅上放置坐墊、報紙等進行有效的隔離。

  “立夏季節多陰雨,空氣潮濕悶熱,很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并且滋生細菌,從而引發急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立夏胃腸不适多表現為食欲減退、胃痛、腹脹、便秘、拉肚子等,千萬要引起重視,不可因為害怕胃腸鏡檢查的痛苦而拖延不管,更不能在沒有檢查的情況下,憑經驗自行買藥吃,這樣拖延和治療不對症,就會造成病情越來越重。現在胃腸檢查已經進入了“無痛時代”,有無痛胃鏡、無痛腸鏡、膠囊内鏡等,可以很好地幫助患者進行科學、準确的檢查,确診了病因、病情,并進行針對性的用藥和治療,才能真正解除胃腸疾病的痛苦,早日恢複健康。

  結語:不同的季節需要選擇不同的養生方法,尤其是對于平時并不了解養生的人來說,立夏了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防病哦!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立夏防病常識能夠幫助大家哦,希望每個人立夏的時候可以健康,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