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小兒發燒 小兒高熱食療方

小兒發燒 小兒高熱食療方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4 06:34:40

  寶寶六個月了,昨天發燒38.3吃藥差了,可今天怎麼吃着藥就不燒,吃藥後過了六個小時就又燒呢,37。 寶寶六個月了,昨天發燒38.3吃藥差了,可今天怎麼吃着藥就不燒,吃藥後過了六個小時就又燒呢,37.9不愛事吧我該怎麼辦啊?

  小兒高熱常引起的四大疾病

  1、高熱抽筋一般說6個月以内或6歲以上的孩子都不會因高熱而引起抽筋,在1~6歲的孩子中也隻有2~5%會發生這種抽筋。抽筋多發生于高熱驟起之時,一次發熱僅抽一次,很少超過2次以上,隻要抽搐時間不長,處理得當,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但反複或持續的抽筋會引起腦缺氧而損傷大腦。

  2、"燒壞腦"一般發熱對身體組織器官的影響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産生。當體溫超過41°C時,體内蛋白質會發生分解,引起腦水腫而緻病孩死亡或留下腦病後遺症。因此,孩子出現40°C以上高熱就必須緊急處理。

  3、脫水炎夏孩子通過呼吸與皮膚散發水分已比其它季節為多,苦遇發熱就更多,體溫每升高1°C,每公斤體重每小時散發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熱藥大量出汗時體内喪失水分就更多。脫水不僅使退熱困難(在小嬰兒脫水本身就可引起發熱),還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發生酸中毒等。因此對高熱孩子必須鼓勵飲水,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輸液。

  4、高鈉血症或低鈉血症發熱初脫水,血中鈉濃度升高,血液高滲,發生口幹極渴、煩躁不安甚至說胡話或抽筋,熱度非但不退且會更高。發熱日久,飲食不周,會發生低鈉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這些情況多見于平時有營養不良的嬰幼兒。

  小兒發燒怎麼辦?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複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将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複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确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别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将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将蒸發這些水分,有助于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産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适當眼用止痛藥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藥。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于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并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内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内适度地透氣,以幫助複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松心情。

  這些方法不知道有沒有用,用應該是有用的。隻可能是療效的問題,小兒是發燒啦。我的認真對待。小孩畢竟是小孩,都是大人的寶,所以必須認真對待,不管怎麼樣,這些我覺得是我們必備的常識,這樣我們才能在寶寶快要生病的時候知道該怎麼辦。

  小兒高熱食療方

  1、适合6個月以上寶寶服用的雙花飲

  取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銀花、菊花加水煮15分鐘,取汁當茶飲。有清熱解毒作用。

  2、适合8個月以上寶寶服用的生姜紅糖粥

  生姜3片,紅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紅糖加入到滾粥中,熱服。有發汗祛風寒作用。

  3、适合1歲以上寶寶服用的冬瓜荷葉湯

  取冬瓜250克,荷葉1張。将冬瓜洗淨,連皮切塊。荷葉切碎,加水煮湯,湯成後去荷葉加鹽喝湯。有清熱化痰、除煩解渴、利尿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