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髒屬于身體上最重要的代謝器官,但是一些不良的壞習慣或者因素會對肝髒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當出現皮膚異常、全身無力容易疲勞以及皮膚黃疸,應該及時去醫院做檢查。若想要保護好肝髒的話需要做好2要3不要。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養好肝髒需要做到哪3不要2要?
3不要來養好肝髒
不要生悶氣: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肝主疏洩,過度生氣時會影響到肝經的正常運行,從而引起膽汁淤積,對肝髒帶來一定的損傷。過度生氣時會引起肝膽不和、肝氣運行不通暢以及肝區疼痛。在生氣的時候會分泌出兒茶酚胺,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升高了血糖,加強了脂肪酸的分解,增加了血液以及肝細胞裡面的毒素。
不要總是熬夜:肝髒可把體内的有毒物質轉化成低毒或者無毒的,同時也能幫助過濾有害細菌。總是加班熬夜或者睡眠不足的話會影響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不能正常排出體内的毒素。大量的毒素在身體裡面聚集,下降了體質,損害了肝功能。
不能大量喝酒:酒裡面含有的酒精會在身體中轉化成乙醛,引起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最終誘發酒精性肝炎。另外也要控制脂肪以及熱量的攝入,避免讓大量的脂肪在肝髒細胞裡面堆積。
2要來保護肝髒
要補充足夠的營養:每天要保證有足夠的水分攝入,能促進肝細胞的康複,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幫助排除體内殘留的細菌和有毒物質,減輕了肝髒的解毒功能。也可以多吃富含硒比較豐富的食物,能加快酒精的分解和代謝,預防酒精性肝炎的産生。
要多吃疏肝理氣的食物:平時可以多吃枸杞子或者麥冬,能達到疏肝理氣的效果,裡面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能促進肝細胞的新生,防止肝功能發生紊亂,另外要學會減輕壓力,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氣不能超過三分鐘。
肝髒排毒與微循環
肝解毒時由于血液在流動的關系,它不是把血液關起門來做這個工作的,而是邊流動邊解毒,解毒的同時身體的其他部位正常運轉中還會繼續産生代謝産物。所以血液裡一直都會存在一些毒素,永遠都解不完,隻能保持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轉,但不能出意外和加重身體淨化負擔,如熬夜,酗酒,服藥,感染等,否則不僅僅是肝髒解毒功能受損,别的髒器細胞也會加快老化,使體内毒素在血液中含量大大增加,這種大分子毒性物質會使血液黏稠,血流緩慢,最後停滞在人體的毛細血管中,成為"死血"。
大家可能不知道毛細血管有多細,如果用顯微鏡看的話,可以看得見一個很小的血液細胞僅僅能剛好通過。如果堵塞一條也沒關系,但如果堵塞多了,像堵車一樣,時間久了,越堵越多,相互影響,交通就會癱瘓。
人衰老不隻表現在外部體态容貌上,身體各内髒器官都會發生變化,其中肝髒改變亦很明顯。
首先肝血流量要減少。男過25歲,肝髒循環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0.3%-1.5%。女過20歲以後,60歲時的肝内血流量約比20歲時減少40%-50%。其實,研究表明,人在60歲後,肝細胞數量随年齡增長而銳減。肝髒趨向硬變,重量明顯下降,90歲老年人肝髒的平均重量隻有30歲左右青年人肝重的51.8%。
血液是護肝養肝的基礎,血流量的減少使肝内血液循環功能下降,肝髒吸收營養、代謝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應減退。
常見肝病
一、各種病原體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感染。如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還有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肝膿腫、肝結核,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肝吸蟲病、阿米巴肝膿腫等等。
二、肝髒占位性疾病。所謂占位,簡單地講就是指不正常的或非肝髒組織在正常肝髒組織内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長、擴大,大多數可引起肝髒或全身損害。比如,各種良惡性腫瘤、肝囊腫、肝膿腫、肝包蟲病、肝血管瘤、肝内膽管結石,等等。
三、代謝障礙引起的肝髒疾病。最常見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是脂肪肝。
四、酒精性肝病。顧名思義,這是由于過度飲酒引起的以肝細胞損害為主的肝病,嚴重的可發展為脂肪肝、肝硬化。
五、藥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紅斑狼瘡引起的肝炎。
七、先天性或遺傳性肝病。比如,主要以黃疸為表現的Gilbert綜合征,就是一種先天性肝病。其他如多發性肝囊腫、海綿狀肝血管瘤等等。
八、肝硬化。它是各種原因長期損害肝髒後,肝髒病的晚期表現。比如肝炎後肝硬化、血吸蟲病後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多見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等。
保護肝髒
1. 保持正常體重
體重過重會讓肝髒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幾率也會升高。如果全身脂肪減少,肝髒的脂肪也會減少,甚至明顯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數。"如果不是B肝或C肝帶原者,一般人肝指數輕度升高,多為脂肪肝引起的,"台北榮總腸胃科主治醫師黃以信說。理想減重方式就是均衡飲食加上規律運動。
2. 遠離各種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減少接觸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因為B型、C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因此和B型、C型肝炎帶原者同桌吃飯,并不會被傳染。
3. 均衡飲食
為求速效減肥,三餐隻吃水果,而不吃其他食物,或者是"低糖飲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組合,不均衡的飲食增加肝髒負擔。肝髒負責把吃進的食物,轉換成身體能量來源。對肝髒來說,把非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飲食能量來源組合應該是55%-65%的來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飯、面食),11%-15%的來自蛋白質能量(例如肉類、豆類),20%-30%的來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飽和脂肪占比85%(例如植物油)。
4. 注意飲食衛生
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鮮,因為蛤、蚝以及貝類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要到A型肝炎高感染區旅遊,例如中國大陸、東南亞、中南美、非洲等地,最好在出發前注射A型肝炎疫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