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核電世界排名?徐大堡核電站原計劃全部建設美國AP1000技術機組,如今被俄原能搶去未來市場中俄在尖端核能技術上的合作将進一步深入,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俄核電世界排名?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徐大堡核電站原計劃全部建設美國AP1000技術機組,如今被俄原能搶去未來市場。中俄在尖端核能技術上的合作将進一步深入。
《财經》記者 韓舒淋/文 馬克/編輯
6月8日晚間,中核集團發布消息稱,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前夕,在主席和普京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簽署《田灣核電站7/8号機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電站框架合同》和《中國示範快堆設備供應及服務采購框架合同》。這是迄今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
三個合同涉及三個項目,5個核電機組。中核表示,合同總金額超過200億人民币,項目總造價超過千億人民币。根據合同約定,中俄雙方将在田灣和徐大堡合作建設四台VVER-1200型三代核電機組,雙方将在中國示範快堆項目中開展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合作。
據《财經》記者了解,中俄雙方将合作建設的四台VVER-1200型号機組,将分别是田灣7、8号機組以及徐大堡3、4号機組。而雙方将開展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合作的示範快堆項目,則是開工于2017年底的福建霞浦示範快堆工程。
其中,兩台采用俄羅斯原子能公司VVER技術的核電機組落戶徐大堡,讓業界頗為意外。
徐大堡核電站位于遼甯省葫蘆島市,由中核集團控股的中核遼甯核電公司開發。該項目尚未開工,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期項目兩台機組已确定采用美國西屋公司設計的AP1000技術。據《财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該核電站一期所需主要主設備早已完成訂貨。按照慣例,同一廠址一般采用同一種技術路線,因此,徐大堡核電站的六台機組,原本都将采用AP1000技術。
而此次中俄雙方核能合作合同的簽署,将有兩台VVER機組落地徐大堡。《财經》記者多方獲悉,原有的一期項目兩台機組采用AP1000技術并不會更改,新的VVER機組将應用在徐大堡二期3、4号機組上。這也意味着俄原能搶下了美國西屋公司原本的目标市場。亦有業内人士對《财經》記者表示,不排除在徐大堡二期工程先于一期工程開工的可能性,甚至有很大可能如此安排。
遼甯本地目前已有紅沿河核電站,投産4台機組,在建2台機組。由于遼甯本地電力需求不高,消納能力不足,紅沿河核電站經常因調度要求停運,其利用小時數和利用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核能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108小時,而紅沿河四台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約為5273小時,全年多次應電網要求降功率或停運。
在本地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紅沿河又還有兩台機組在建,未來将投入運行,這将進一步加大供需矛盾。因此,徐大堡核電何時能夠開工,仍存在較大變數。
另外兩台VVER機組将落地田灣核電站,田灣核電站位于江蘇省連雲港市。在田灣核電站,中俄有着悠久的合作曆史。田灣核電站廠址規劃可建設8台機組,目前已經建成3台核電機組,在建3台機組。其中,已經建成的1、2、3号機組與在建的4号機組都是采用俄羅斯的技術,技術型号為AES-91。其中,一期工程開工于1999年10月。二期工程開工于2012年12月,是福島事故後國内核電重啟建設的首個項目。此外,其中,已投産的2号機組2017年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綜合指數為100分,在世界VVER核電機組中排名第一。另外兩台在建的5、6号機組采用引進自法國的M310改進型技術,由中核負責設計,開工于2015年12月。
與快堆有關的合作則指向福建霞浦快堆示範工程。按照中國的核能發展戰略,其技術發展路徑是熱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增殖堆和受控聚變堆“三步走”戰略,快堆是 “三步走”的關鍵一步,可将天然鈾利用率從1%提高至60%以上,并大量減少放射性廢物。
中國的快堆研究主要由中核旗下的原子能研究院進行。中國是世界上第八個掌握快堆技術的國家,2011年7月,中國實驗快堆(CFER)首次并網發電。2014年10月,示範快堆工程項目總體規劃方案獲得國家批準,2017年12月,霞浦快堆示範工程開工,成為2015年12月到目前唯一開工的核電項目,該工程将建設一台60萬千瓦快堆機組,計劃2013年建成投産,該工程也是國家重大核能科技專項項目。
相比中國,俄羅斯在快堆技術的研發曆史更為悠久,技術更為領先。早在上世紀50年代,俄羅斯就開展了快堆技術研發。據世界核協會統計,包含原子能院的中國實驗快堆在内,目前仍在運營的快堆一共有8座,其中俄羅斯有3座,2016年8月,采用BN-800快堆技術的俄羅斯别洛雅爾斯克(Beloyarsk)核電站4号機組首次達到滿功率運行,電功率為78.9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快中子反應堆堆。
在中國實驗快堆的研發曆史上,也不缺少俄羅斯的參與。早在2000年,雙方就簽署了快堆設計和建造方面的政府間參與,雙方在快堆技術設計和咨詢、人員培訓、燃料、關鍵設備采購上多方面都有合作。此次雙方框架合同的簽訂,進一步延續了快堆技術的合作。
此外,根據中核發布的消息,此次中俄雙方就包括上述三個項目的政府間和企業間合作協議,以及同位素熱源供貨合同共7分文件達成一緻。同位素熱源是一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熱來産生電能的技術,可應用于宇宙飛行、空間探索、海洋工程等領域。
2016年11月,李克強總理訪俄期間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發表《中俄政府首腦關于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領域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确定雙方将在新建核電、快堆、核安全、第三國核電、核技術應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赢。據中核消息,曆時2年多的談判後,此次雙方已就相關文件達成一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