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俊齋說書”,關注後重溫經典名著小故事,記得分享噢!
張良拜師
三藏隻好收拾行李,放在馬背上,也不騎馬,一隻手拄着錫杖,一隻手牽着缰繩,凄凄涼涼地獨自往西方走去。
走了沒多遠,隻見在山路前面,有一個年紀大的婦人,手裡捧着一件綿衣,綿衣上有一頂花帽,向自己走來。三藏看她走得很近了,連忙把馬牽到右邊讓開路。老婦人問:“你是哪裡來的長老,怎麼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到了這裡?”
三藏回答:“弟子是東土大唐皇帝派往西天拜見佛祖求取真經的和尚。”
老婦人說:“西天佛祖是在大雷音寺天竺國,離這裡有十萬八千裡。你這一個人一匹馬,沒有同伴,又沒有徒弟,怎麼去得?”
三藏說:“弟子前幾天收了一個徒弟,隻是他生性兇頑,被我說了幾句,他受不了氣,就憤然離開了。”
老婦人說:“我這裡有一領綿布僧袍,一頂嵌金花帽。原來是我兒子穿的,他隻做了三天和尚,不幸就短命死了。我剛到寺裡哭了一場,辭别了他師父,将這兩件衣帽拿來,作個紀念。長老,你既然有徒弟,我就把這衣帽送給你吧。”
三藏說:“謝謝老人家的好意,隻是我的徒弟也走了,我不能要這衣帽。”
老婦人問:“他到哪裡去了?”
三藏說:“我隻聽到呼的一聲,他向東邊走了。”
老婦人說:“東邊不遠,就是我的家,我想他一定是去我家了。我這裡有一篇咒語,叫《定心真言》,又叫《緊箍兒咒》。你用心記熟,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我去追上他,叫他還來跟你去取經,你就将這個衣帽給他穿戴好。他如果不聽你的話,你就默念這個咒語,他再不敢行兇了,也不敢走了。”
三藏一聽,低頭拜謝。老婦人就化成一道金光,向東而去。三藏知道這是觀音菩薩傳授的真言,急忙攝土焚香,朝着東方誠懇地禮拜。拜完以後,收好了衣帽,藏在包袱中。就坐在路邊,默默記憶了《定心真言》,來回念了幾遍,終于記熟了。
悟空告别了師父,一個筋鬥雲,直接飛到了東海。他按下雲頭,分開水路,來到了水晶宮。龍王趕忙出來迎接,接到水晶宮裡坐下,見過禮後。龍王問:“最近聽說大聖災難已滿,有失祝賀。我想大聖肯定是要重整花果山,再回水簾洞了。”
悟空說:“我也有這個心意,隻是又做了和尚了。”
龍王問:“做了什麼和尚?”
行者說:“我是多虧了南海觀音菩薩勸善,叫我皈依正果,跟随東土唐僧上西方拜佛取經,皈依佛門,現在又叫行者了。”
龍王說:“真是可喜可賀。這才叫改邪歸正,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雲西天,反而再回東土呢?”
行者笑着說:“是那唐僧不講道理。幾個攔路搶劫的強盜,我打死了他們,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很多的不是。你想我哪受得了那個氣,所以我撇下了他,想回到花果山,順道先來看看你,讨杯茶喝。”
龍王說:“多謝降臨,多謝降臨。”說完龍子、龍孫就捧上了香茶獻給行者。
喝完茶後,行者回頭一看,看見後面的牆壁上挂着一幅“圯橋進履”的畫。行者問:”這畫上說的是什麼故事?”
龍王說:“大聖你出生在前,這故事發生在後,所以你不知道。這叫做‘圯橋三進履’。”
行者問:“什麼是‘三進履’?”
龍王答:“這個仙人是黃石公,這個人是漢朝的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鞋子掉到橋下面去了,于是就叫張良去撿過來。張良急忙撿來了,跪着獻給黃石公,黃石公的鞋子掉了三次,張良就這樣撿了三次。他沒有一點怠慢的心思,石公喜愛他的恭謹,當天晚上就授給了他一卷天書,叫他扶持漢朝。
後來他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天下太平以後,他就放棄官位歸隐山林,跟從赤松子雲遊四海,最終領悟成仙。大聖,你如果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還是個妖仙,不要想能修成正果。”
悟空聽了,好大一會沒有說話。龍王說:“大聖還是要早點拿定主意,不要貪圖自在,耽誤了前程。”
悟空說:“不要多說了,老孫還回去保護他就是了。”
龍王欣喜地說:“既然這樣,我不敢久留你。還請大聖早早回去,不要讓你師父等得久了。”
悟空見龍王催促他離開,就急忙聳身離開了東海,駕着雲告别了龍王。
悟空正走着,卻遇到了南海菩薩。菩薩說:“孫悟空,你怎麼不受教誨,不保唐僧,到這裡來幹什麼?”
行者連忙在雲端裡向菩薩行禮,說:“以前承蒙菩薩的善言,果然有唐朝和尚來到,替我揭了壓貼,救了我的性命,我就給他做了徒弟。他卻怪我兇猛頑劣,我剛才躲了一會,現在就回去保他。”
菩薩說:“早點去,不要錯生了念頭。”
說完,各自回各自的地方了。
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一直做。
孫少将以小故事的形式直譯全本《西遊記》,每日一更,希望大家支持,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