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小兒得了佝偻病能治好嗎?佝偻病的早期症狀

小兒得了佝偻病能治好嗎?佝偻病的早期症狀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7 10:11:54

  佝偻病(Rickets)俗稱缺鈣,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内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偻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偻病使小兒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瀉等疾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因此,必須積極防治。

  佝偻病的早期症狀

  孩子在發生佝偻病後,早期表現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由于頭部的多汗而使頭部發癢,孩子常搖頭而緻頭枕部秃發。

  以上的表現隻能提示家長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需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切不可随便給孩子補充大量維生素D,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見孩子的肌肉松弛無力,特别是腹壁及腸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腸脹氣,而緻腹部膨隆猶如蛙腹。佝偻病患兒最主要的變化是由于骨骼病變所出現的症狀,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現。

  在1歲左右的孩子,胸部則可見到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膨大如珠,稱為肋串珠,并可出現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雞胸”和肋緣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無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歲以後會走路可出現兩下肢向内或向外彎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遲,且容易發生蛀牙。

  佝偻病能治好嗎

  孩子患了佝偻病,首先要給孩子多曬太陽。其次要補充維生素D,飲食中添加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補充營養補充劑的維生素D一定要按照醫囑。根據孩子病情,決定療程一月左右,一般在治療早期需要同時補鈣,是否需要長期補鈣,不可千篇一律,一般經過維生素D的補充,鈣的吸收自然而然會随之增加。早産兒應該提前給維生素D。嬰幼兒在冬春季節也應該補維生素D,如果有慢性腹瀉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必要時給予肌注維生素D。治療出現手足搐搦症的幼嬰需要緊急止驚,并給予鈣劑治療,随後補充維生素D。

  人體的維生素D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使皮膚内的維生素D前身物質轉變成維生素D,另一個是從食物攝入,動物性食物含有維生素D3,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2,D2和D3統稱為維生素D。食物中除了海魚、肝髒外,乳類、蛋黃、肉類含量很少,蔬菜類中含量微乎其微。如果孩子很少曬太陽或者食物中缺少維生素D就會引起佝偻病。

  此外有胃腸道疾病如腹瀉影響了維生素的吸收也會患佝偻病。還有一些早産兒或生長過快過胖的孩子,由于生長速度快,維生素D的需要就多,不及時補充也容易患佝偻病。一般藥店出售的魚肝油或維生素D制劑都是按孩子的生理需要量制成。說明書上的用量也多是生理需要量,如果孩子已經患佝偻病、生長過快如早産兒或肥胖兒、或患了影響維生素D吸收利用的疾病:如腹瀉、慢性感染等,隻用生理需要量是不夠的,佝偻病的病情還會繼續發展,此外僅僅服用魚肝油,而不曬太陽,天長日久也會有維生素D缺乏。所以戶外活動多接觸日光,在日照少的季節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是至關重要的。

  佝偻病缺什麼

  嬰幼兒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母乳喂養或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以及每天吃400毫升牛奶的幼兒,一般是不會缺鈣的,不需要另外補充鈣制劑。而食物中的維生素D肯定不能滿足孩子正常生理需要,曬太陽可以增加皮膚合成維生素D,但由于種種原因,嬰幼兒的日照常常不夠,尤其在冬春季節,包括南方夏天的梅雨季節。但目前在各種孩子食品中都添加維生素D的做法引起了專家們的憂慮,一是不能判斷維生素D的攝入量,二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維生素D中毒。國外僅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維生素D預防孩子佝偻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選擇包裝蔽光好的維生素D制劑預防佝偻病十分重要。由于維生素D見光後非常容易分解,因此,濃縮魚肝油滴劑,及一些包裝蔽光不好的制劑,其中維生素D含量難以保證。專家認為,這是我國孩子佝偻病預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有些孩子鈣攝入不足,應從改善飲食結構着手。鈣在牛奶、豆制品中的含量高,應多吃這類食品。目前,市場上的鈣制劑品種很多,可參考鈣制劑中鈣元素含量的多少、口感、吸收率以及價格的高低來購買。一般鈣制劑中鈣的吸收率在25%—35%之間,鈣的吸收率超過90%是不可能的。過多補充鈣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如鐵、鋅的吸收,對孩子的健康不利。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佝偻病吃什麼好

  佝偻病與中醫五遲”、五軟”相似。中醫認為,是因先天禀賦不足,後天調養失宜,脾腎不足,骨質柔軟所緻。治宜調理脾胃。

  1、排骨面條

  組成:豬排250克,胡蘿蔔25克,卷心菜50克,精鹽、味精适量,面條50克,豬肝25克。

  用法:将排骨洗淨切塊下鍋。加清水适量,沸後撇去浮沫,置小火上煮約1小時,然後取出排骨。豬肝洗淨剁成泥,胡蘿蔔、卷心菜洗淨切成米粒小丁。将胡蘿蔔、卷心菜丁和豬肝泥人油鍋炒至呈牙黃色,加入排骨湯适量燒開,放人面條煮熟,加精鹽、味精調味。每日2次,溫服。

  功效:補腎養血。

  主治:小兒佝偻病,形體瘦弱無力,夜驚多汗,午後身熱者。

  附注:本品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對小兒佝偻病有治療作用。

  2、香菇雞

  組成:香菇250克,母雞1隻。

  用法:二者一起用文火燒熟,每隔3—5日服食1次。

  功效:補精填髓。

  主治:佝偻病,生長發育遲緩,出現立遲、行遲、齒遲、語遲,倦怠乏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