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01 01:54:41

世界工廠的模範生,也收縮了?

義烏,雞毛換糖的發源地。

從改革開放之初,一個沒有鐵路、甚至沒有公路的窮鄉僻壤——市區人口不到5萬的小城,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擴張,成長為一個高峰時擁有200多萬總人口的城市,創造了一個城市發展的奇迹。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

圖片來源:廣廈物業

雖然義烏也一度被認為是“結構性危機收縮城市”,但如今又重新崛起成為世界電商之都。而那些昔日同樣跑在前列的“榮光之城”,有多少已經跌落?又有多少開始重生?

義烏發展的軌迹,是我國東部沿海市縣融入全球化浪潮和沖破“世界工廠”桎梏的一個縮影。義烏的重新崛起,究竟隐藏什麼樣成功秘訣?那些同樣經曆過“世界工廠”洗禮的“模範生們”,又該如何開啟自己的二次創業之路,找到适合自己發展的新賽道?

全球市場風向标的義烏也開始“收縮”了?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2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春江水暖,遊鴨先知

這兩句話,是對義烏最生動的诠釋。作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義烏對經濟的脈搏感知最為敏感,衰退時最先感受到寒意,而回暖時也最快接收到訊息。

2020年的義烏,對這兩句話的體會更為深刻。

疫情的黑天鵝剛飛來不久,義烏就遭受訂單取消、貨物積壓、港口停運的打擊,擁有7萬個商位、人均客流量超過20萬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門前冷落鞍馬稀,安靜得讓人尴尬,這個以小商品成功預測美國大選的城市,如今各家店主正在經曆着“空坐一天”的慘淡。

義烏國際商貿城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3

圖片來源:朱玫潔 攝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全球外貿環境急轉直下,義烏人在“塵土飛揚”中再次豎起“義烏精神”大旗:包飛機、包專列、包汽車接員工返崗,邀客戶上門。

“千萬裡,義烏來接你”,是義烏吹響的繼續揚帆的号角,也是義烏苦苦掙紮的映照。

作為銀河系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早就走到了十字路口,到了亟需轉型的關鍵節點。

從1984年12月,時任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在全國第一個确立了“興商建縣”的發展戰略開始,義烏就通過“貿工聯動”在小商品制造和貿易這條路上狂奔不止,義烏飾品、拉鍊等産品占據了全國20%以上的份額,無縫内衣産量占據了全球30%、全國的80%的份額。龐大的商貿流通體系以及“前店後廠”帶來的薄利多銷、低成本快運轉優勢持續激發着義烏小商品市場壯大。

而真正讓義烏這個靠“雞毛換糖”生存的閉塞小城,向“世界超市”華麗轉身的最後一道加速器,是來自全球化的全面推進——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時代洪流,裹挾着義烏一同洶湧奔向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曾經身處浙中“最不可能地帶”的義烏逐步發展成為了“世界的義烏”。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4

圖片來源:大七環

世界工廠成就了義烏,但外貿比重過大(疫情前外貿占商品貿易近65%)也是一把雙刃劍,給義烏的經濟增加了風險和不确定性。2008年以來,随着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及國内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義烏大量小商品制造企業倒閉和内遷、外來人口不斷流失。

在首都經貿大學吳康副教授的一項研究中,義烏、東莞、瑞安、永康、蘭溪等這些在改革開放後成功融入世界經濟的榮光之城,赫然出現在結構性危機收縮城市行列。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提到了“收縮型城市”,進一步觸發人們對城市收縮的廣泛關注。

40年來,一直跑在時代前列的義烏,真的開始收縮了?

模範生的艱難轉型之路,義烏再出發

總是能率先感受到“春江水暖”的義烏商戶們,在國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國際逐步解封後,開始慢慢感受到市場的回溫;而幾年前率先察覺到外貿壓力的義烏,并沒有沉浸于緬懷往日的榮光,也早就開啟了重生之路。

從觀察經濟的兩個最重要的指标——流動人口、經濟增速來看,義烏一度“收縮”過。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義烏流動人口較2007年收縮了近3萬人。2013-2015年義烏的流動人口開始大幅度的減少,這背後固然有小商品制造企業因生産成本過高導緻企業經營困難、利潤偏小、被動倒閉和遷移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浙江省主動實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舍棄低端産業犧牲部分經濟增速為代價,倒逼産業轉型升級的結果。

經整治後,義烏市步入了新的發展周期,2016年之後流動人口又開始回歸,并在2018年達到高點。2018年流動人口達155萬,比2009年多了近35萬。

義烏市流動人口總數及增速變化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5

數據來源:王 曼、孫 健、吳 康,《東南沿海工貿型城市增長與收縮初探——以浙江義烏為例》,北京規劃建設

義烏經濟同樣經曆了2010年以來增速的持續下降後,2019年GDP增速達到7.4%,高于浙江省及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結構也持續優化,三産的比重提升到69%,遠高于浙江省54%的水平,遙遙領先于其他百強縣。

義烏市二産和三産比重變化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6

數據來源:中經網統計數據庫

那麼,義烏是如何實現不落幕的繁華,開啟她的重生之路?

買賣全球,探路數字貿易新規則

從“買全球、賣全球”,到“買賣全球”,金融危機後義烏加速進軍非洲、中東市場,2019年對這兩個區域的進出口占義烏市外貿總值的23.3%和20.7%。

從“賣”到“買賣”并重。抓住内需爆發的時點,向外買、買、買,在國外建“帶你到中國”展廳,服務海外産品進入中國,在國内拓展銷售網絡,讓全國人民都能“同時同步同價”買到國外爆款商品。

從貿易規則跟随到貿易規則制定。義烏與阿裡巴巴合作,推動跨境貿易的“線下采購 線上電子商務”融合,探索适應小商品貿易特點的全新貿易方式,推動新型貿易領域國際新規則的建立和輸出。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7

數據來源:金華新聞

踏浪而行,捕捉網紅經濟新風口

嗅覺敏銳的義烏最善于捕捉市場風向,不錯過任何一次轉型的機會,乘着互聯網東風,引領電商和直播經濟,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含跨境)高地。

靠近橫店影視城,給義烏的網紅經濟提供難得的優勢,部分演員轉型開直播賣貨的案例不勝枚舉。距義烏國際商貿城2.2公裡的北下朱村,幾年前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如今擁有4400多家電商企業,2萬多人裡,90%從事網店直播,在拓展銷售渠道的同時,也形成一條包括網紅孵化、包裝和打造的新型産業鍊。

義烏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變化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8

數據來源:義烏市曆年統計公報

鍊條爬升,制造開啟“義烏式轉型”

傳統制造企業銷售、利潤空間被擠壓,經營壓力加大。“工業設計 ”、品牌打造、内需驅動正成為義烏制造業存量提質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義烏也加速低效工業用地的“退二優二”,引入優質增量,發展光電産業、高端裝備等。形成“存量提質,增量選優”的義烏式轉型。

天派針織是義烏一家為維多利亞的秘密、CK、哥倫比亞等一系列中高端品牌加工和貼牌的無縫内衣企業,一條内褲的出廠價約是4美金,而CK在國内賣300元人民币以上。2017年開始,天派針織加速轉型,一方面借力電商平台進軍國内市場,另一方面加強技術研發,成功突破了多個無縫紗線和面料技術壁壘,走在了國際領先行列。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9

圖片來源:天派針織官網

義烏人當年從一個撥浪鼓起步,“無中生有,再無所不有”,創造了“義烏奇迹”。如今,再一次主動選擇、擁抱時代,構建新的商業生态,引導義烏迎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從“雞毛換糖”到直播電商,是義烏小商品交易模式的疊代探索,也是中國經濟整體轉型升級的生動映射;義烏發展的軌迹,是我國東部沿海市縣在融入全球化浪潮和沖破“世界工廠”桎梏的一個縮影。

跌落or重生,昔日的“榮光之城”何去何從?

在外貿形勢嚴峻、全球化愈加複雜、國内生産成本上升的今天,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出口比重下降幾乎成為整體趨勢,經濟步入艱難的轉型期。貿易依存度高的城市當下的經濟表現如何?

從地級市看,我國東部10省(市)出口額和出口依存度前10的地級市均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出口最高的前5位城市被深圳、天津、蘇州、東莞和廣州所包攬,外貿依存度前10的城市分别為惠州、東莞、金華、蘇州、廈門、深圳、珠海、甯波、中山、嘉興。從2007到2018年,大部分城市在出口額持續提高的基礎上,出口依賴度有所降低,但東莞、廈門、甯波、珠海出口占GDP的比重依然還在上升。

東部10省(市)2018年出口額及出口依賴度前20城市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0

數據來源:中經網統計數據庫、wind數據庫 注:出口依賴度=出口總額/GDP

這些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區域是否面臨結構性收縮?

長三角地區雖然整體出口額及出口依存度較高,但經濟表現依舊相對穩定,受沖擊最大的蘇州和台州,GDP增速回落至6%,雖然與往日的“高歌猛進”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但在中國整體經濟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6%的增速也并非不可接受的“低點”。

珠三角區域感受到外貿的變化從2009年的東莞開始,彼時的中國GDP增速還在9%時代,東莞受外貿大幅回落的沖擊,GDP增速從2008年的14%,“自由落體”至2009年的5.25%,2010年反彈至10%之後,再次出現連續回落。

但随着産業的整體轉型升級,東莞開啟了自己的“複蘇之路”,到2015年,在全國平均水平7%左右的基礎上,東莞的GDP增速多年保持在8%以上,近幾年也基本維持在7.5%左右,發展質量逐步提升。

而同處珠三角的中山、江門、惠州,也正在經曆東莞“二次複蘇”過程中遭遇的陣痛。2019年出口依賴度最高的惠州GDP增速僅4.2%,江門2019年GDP增速僅4.3%,而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中山市的GDP增速僅1.2%左右,經濟總量從2018年廣東省第六掉到了2019年的第九。

華北地區的天津、威海等港口型城市同樣面臨發展瓶頸,2019年的GDP增速均小于5%,威海GDP增速僅3.6%。北方重工業為主的城市在新經濟面前已黯然退場,和南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融入全球網絡越深,經濟發展的韌性也越強

在當前貿易環境下,是否意味着出口依賴度越高,經濟沖擊程度越強?

從東部沿海外貿重點城市的2019年GDP增速和出口依賴度的關系散點圖來看,整體上相關性并不明顯。

東部重點城市出口依賴度與GDP關系散點圖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1

數據來源:中經網統計數據庫、wind數據庫

而從江浙兩省百強縣——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風向标——的人口與經濟增長情況看,外貿依存度并沒有成為這一輪外貿下滑大潮中經濟發展受限的核心要素:出口占比越高的區域,經濟越有活力,轉型升級的步伐也明顯快于其他區域。

從江浙兩省的百強縣經濟發展現狀看,出口占比排名前十位的近3年常住人口複合增長率達到0.66%,而排名後10位縣市的平均增速僅為0.06%。GDP增速來看,出口排名前10的縣市2019年平均GDP增速為9.42%,但是後10名的GDP增速僅為6.07%。其中,海安市、如東縣和樂清縣的GDP增速較快,達到10%以上。

有意思的是,出口依賴度小的江浙“百強縣”近幾年人口增速反而趨于下降,19個出口占比低于20%的縣市中有11個縣2016-2018年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

江浙“百強縣”出口依賴度小于20%的縣市出口依賴度及人口平均增速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2

數據來源:中經網縣域經濟數據庫

禍福相依正是當下我國沿海城市發展最真實的寫照,出口比重越高、參與全球化越深的地區,當面臨外貿環境劇變,經濟受到沖擊自然也是首當其沖。但長期參與全球産業鍊的分工合作,受到的影響越大,自然也就越善于“危中尋機”,打通多個通道,來對抗未來的不确定性,從而實現快速的轉型。

浸染全球經濟網絡最深的沿海出口加工貿易型城市,擁有更堅實的産業轉身的潛力,經濟發展的韌性也更強。

大變局下“模範生們”的進階

作為經濟發展的先鋒隊,沿海地區的産業轉型問題和路徑探索相當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國的整體産業路徑。

經曆過“世界工廠”洗禮的城市,轉型的底氣來自何處?“模範生們”的進階能否成功?還是離不開“人、産、城”3個關鍵點:能否通過産業的升級“換血”,形成發展的新優勢;能夠提升人口的層次,為經濟躍遷提供底層支撐;能否打造城市标簽,形成獨特的發展魅力。

開啟新賽道的“重新專業化”,找準點了麼?

“重新專業化”,是一個城市的二次創業,意味着要抛掉過往的榮光、要擺脫發展的慣性再一次出發。如何在既有禀賦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找到一條适合自己的新賽道,是每一個城市都面臨的重大課題。

“以前看東莞制造,現在看東莞創新。”幾年前東莞還是不被看好的“結構性危機城市”,近幾年在割肉斷臂式的産業調整下,撕掉“代工廠”的标簽,成功實現了“重新專業化”,轉為“智造”明星。華為在松山湖的布局,是一條産業鍊的遷移,帶動了中軟國際、易寶軟件、華微明天等的華為軟件服務商們的跟進。而“機器換人”也給東莞帶來難得的契機,越來越多的制造業轉型至智能裝備産業鍊上下遊,形成了東莞特有的機器人産業版圖。義烏則依托小商品貿易的本底基因,向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及商貿規則制定的躍遷,也利用靠近橫店影視城的優勢,将演員資源與商品渠道資源整合,開辟一條電商直播和網紅經濟的新賽道。

城市的發展向來就是要素組合動态調整的過程,伴随着集聚、“解聚”和重新集聚。傳統優勢産業的解聚,并沒有終結城市的集聚,成功的“重新專業化”将賦予城市新的賽道,從而成為“赢家地區”。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3

圖片來源:松山湖管委會官網

構成新血液的“高層次人才”,能否到碗裡來?

“有人才才有支撐,否則就是空談”,大部分轉型城市都面臨人才尋解難題。義烏和阿裡打造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台)制定新貿易規則,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高端國際商貿人才、物流供應鍊人才、電子商務研發設計人才能否跟得上。從2010年開始,義烏已連續10年發布了《義烏市經濟發展領域緊缺人才導向目錄》,由此可以看出其招攬人才的意識和決心。東莞也在尋解,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長江商學院等高校院所形成戰略合作聯盟,以彌補人才缺口。

走過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的“世界工廠”如日中天的時代,東部沿海城市所享受的人口數量紅利已基本上達到頂峰。未來城市發展的潛力在于人口“質量紅利”爆發帶來的經濟層次提升。按2017年國家統計局的抽樣數據來算,我國25歲-60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曆的比例為15.83%,而美國相應的人口本科以上的比例則高達35%。人口質量紅利的釋放,是這些經曆過“世界工廠”洗禮的城市,再次迎來發展榮光的底氣。

東莞市現代産業體系發展規劃綱要(東莞制造變創新)14

打造新形象的“城市标簽”,你有多大魅力?

“德企之鄉”的太倉開始打造電競宇宙次中心,以“中國電競第一人”Sky李曉峰為太倉天鏡湖電競小鎮榮譽鎮長;而一個關于地理信息産業的“德清時代”也正款款走來,尋求新的曆史定位。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一切都有可能被颠覆的時代,年輕人的自由、奔放和個性,給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多樣可能。抓住了一個獨特的點:環境更優美,空氣更自由,創新更包容,潮流更時尚,營商更友好,你就可能脫穎而出,形成新的“城市标簽”。

有些城市能把“玩”變成事業,發展電競、二次元、直播經濟;有些城市可以把“cool”變成事業,發展潮流經濟、時尚經濟、黑科技等;有些城市也可以把“小清新”變成事業,打造文化、旅遊、展覽、影視等的高地。

新經濟時代,擁有足夠魅力值的“新标簽”也能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力。

結 語

“世界工廠”裡的榮光之城,他們是最先開始擁抱全球化的區域,他們是“向前看,而不是往後看”的先行者。在新時代幕帷漸次打開的同時,他們也正在翻開嶄新的篇章。這些始終懷抱市場化精神、不斷與時俱進的“榮光之城”,時刻保持着“重新專業化”的可能性,他們必然會逃脫跌落的命運,實現逆襲重生,再度書寫發展奇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