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8:52

一、安裝在儲水式電熱水器本體的冷熱水混合閥:

1、手動調溫的混合閥:

很早以前使用過第一代的液化氣燃氣熱水器,後來使用儲水式電熱水器,第一台儲水式電熱水器用了13年多,水箱焊縫腐蝕漏水,更換同品牌的儲水式電熱水器,到現在也用了6年了。

第一台儲水式電熱水器随機附送了一個冷熱水混合閥、是水箱冷水進水口連接洩壓安全閥(單向閥)後、再連接的、手動調節冷熱水混合的水閥,感覺好用,一直用到現在。第二台儲水式電熱水器随機附送的冷熱水混合閥就不是這種結構了。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1

圖1 手動調溫混合閥

有這個安裝在儲水式電熱水器本體的混合閥,用手動調節冷熱水的混合度,使流到花灑的熱水水溫合适,夏天水箱水溫設定在45℃,能調到熱水水溫合适,冬天水箱水溫設定在70℃,也從來不會被燙到。

開始用熱水,初期水箱水溫較高,手動微調調溫旋鈕,調節到合适的水溫,用熱水時間長了,随着水箱水溫的降低,手動微調調溫旋鈕,調節到合适的水溫。

2、洩壓安全閥(單向閥)的安裝: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2

圖2 水管連接圖

從儲水式電熱水器安裝與使用說明書提供的水管連接圖可以看到,洩壓安全閥(單向閥)直接安裝在電熱水器外的冷水入口。

水箱内冷水入口的管口在靠近水箱的底部,水箱内熱水出口的管口在靠近水箱的頂部,在洩壓安全閥(單向閥)正常工作時能防止水箱超壓、防止水箱向冷水管漏水(單向閥需複位正常),讓水箱保持滿水、讓電加熱管在水中,避免幹燒。

洩壓安全閥(單向閥)鑒于其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其重要的作用,洩壓安全閥(單向閥)應垂直安裝在電熱水器外的冷水入口處,且不可私自改動其安裝位置

不可以電熱水器本體連接其他設備、設施部件後再連接洩壓安全閥(單向閥)。

3、智能恒溫的混合閥:

随着産品的更新換代、産品性能的改變與提高,能替代手動調溫的冷熱水混合閥、智能恒溫閥早就出現了,我想大多數儲水式電熱水器用戶可能與我一樣的不知道,我是最近才看到的。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3

圖3 智能恒溫閥

智能恒溫閥告别了反複的手動調溫,定溫旋鈕鎖定設定的溫度,隻要水箱水溫高于定溫旋鈕設定的溫度,智能恒溫閥就能自動混合冷熱水、輸出符合你設定水溫的熱水,這樣即使冬天水箱水溫設得很高,小娃娃使用熱水也不會燙着了。

看來我得将手動調溫的換成智能調溫的了。

使用手動調溫的混合閥或智能恒溫的混合閥,花灑端水龍頭選用普通的冷熱水混合水龍頭就可以了,水龍頭熱水側閥門永遠全開,用熱水時冷水側閥門都不用開,且分别使用冷熱水時不受限制。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4

圖4 普通冷熱水混合水龍頭

二、安裝在花灑端的智能恒溫閥(混合閥):

如果儲水式電熱水器本體不安裝冷熱水混合閥,可以在花灑端(用水端)安裝智能恒溫閥(混合閥)。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5

圖5 智能恒溫閥

同樣該智能恒溫閥告别了反複的手動調溫,定溫旋鈕鎖定設定的溫度,隻要水箱水溫高于定溫旋鈕設定的溫度,智能恒溫閥就能自動混合冷熱水、輸出符合你設定水溫的熱水。隻是與前面提到的智能恒溫閥安裝位置不同。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6

圖6 智能恒溫閥 定溫旋鈕

隻是當自來水水溫低于20℃時,這種智能恒溫閥是要混合熱水才能出水的,使用冷水時會受到限制。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7

圖7 與商家的咨詢

另一種配置的安裝在花灑端的智能恒溫閥:

儲水式電熱水器溫控器(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智能恒溫閥)8

圖8 智能恒溫閥

現在的燃氣熱水器幾乎都有自動恒溫出水的了。

三、溫馨提示:

1、超過50℃的熱水會引起燙傷,智能恒溫閥有出水防燙傷功能,定溫旋鈕鎖定設定的溫度,出水溫度誤差小。

2、儲水式電熱水器水箱水溫設定宜盡可能的低,不管哪個季節,洗澡後水箱剩餘的水的水溫接近40℃,就合适了,要盡可能的多用(置換)水箱的水。

3、用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進水角閥作為用水的控制開關,要用熱水時才打開,不用熱水時即時關閉進水角閥。

4、儲水式電熱水器熱水管出水閥門永遠不要關閉,讓熱水器水箱連通大氣,讓電熱水器電加熱管加熱時,水溫升高膨脹的水、通過水龍頭即時排出,保證水箱在任何時候都不憋壓,憋壓是事故的根源

電熱水器電加熱管加熱時,水溫升高膨脹的水量、總要排出的,要麼超壓通過洩壓安全閥排出(憋壓),要麼人為設置通過水龍頭排出(不憋壓)。

各位親你的選擇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