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玉琯岩的三絕:字小如蠅頭

玉琯岩的三絕:字小如蠅頭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1-24 16:12:44

  玉琯岩的三絕:字小如蠅頭

  玉琯岩的三絕

  從甯遠九疑山舜帝陵再往南行四五百米,青山環繞的千畝平疇中突兀着一座玲珑小山,名叫玉琯岩。山上怪石林立,古木郁蔥,活脫脫一個天然盆景。傳說,漢哀帝時期,零陵文學(“文學”系漢代官名)奚璟在此祭祀舜帝時,在石縫中發現了12支玉琯(古代一種如笛的樂器)。他認為這是舜帝的遺物,獻給朝廷,于是這個地方也就得名“玉琯岩”。

  字小如蠅頭,筆深盛鬥米,可謂“碑絕”

  因為舜帝就葬在玉琯岩附近,吸引着文人騷客憑吊遊覽,如此這裡也就積存了大量詩文的摩崖碑刻。山上目前保存完好的宋代至清代的摩崖碑刻有24方,近代名家名人摩崖碑刻108方。碑刻中楷、行、篆、隸、草5種字體齊全。

  玉琯岩正前方的“九疑山”碑刻,筆力遒勁,金鈎鐵劃,是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外交家方信儒所書。三字平均高度為1.2米,且筆劃雕刻之深十分罕見。令人費解的是,“疑”字中“矢”少了上面的一撇。如此,也就有四種解讀。一說“不疑”,即舜帝葬于九疑山是天意,世人不用懷疑;二說少此一筆寓意南宋隻有半壁江山,即和嶽廟裡“精忠報國”中的“國”字少一點一樣的寓意;三說是為了三個字的結構均勻,少一撇是講究三字布局的完美;四說是方信儒少給了雕刻石匠的酬勞———15升米,石匠也就偷工減料了。也就留下了一個謎。

  在“九疑山”碑刻左側,刻有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蔡邕撰寫的《九疑山銘》。它是南宋淳祐六年仿漢隸書法名家李挺祖補刻的。在玉琯岩右邊的石壁上,還有一塊目前全國摩崖石刻中絕無僅有的“蠅頭小楷”石刻,二尺見方的石壁上雕刻了一篇祭文和《玉琯岩懷古》等四首詩,共750多個字,書寫秀麗精妙,刻工舒展精細。

  無土可成林,穿石也參天,堪稱“樹絕”

  玉琯岩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遍山嶙峋怪石,難見泥土,可上面卻覆蓋着郁郁蔥蔥的原始次生林。據悉,山上擁有黃楝木、黃柳芽、黃皮樹等國家二類保護樹種在内的80多種樹木,還有藤蔓類、蕨類植物近20種。

  滿山都是樹“抱”石、石“吞”樹的奇特景觀。這些樹見縫插“根”,它們的根穿過層層岩石,再紮進深深的岩石縫隙中。從岩洞右行約50米,就有一株穿石而長成的千年黃柳芽,樹高30餘米,樹圍近4米,木質堅硬如鐵,一人難抱的樹根撐開石頭,順崖壁蜿蜒而下七八米後,再紮進石縫中。山頂另有一株需四人才能合抱的黃柳芽樹,樹心已空,樹蔸呈“U”形,其内能容四五人。每當秋冬,樹葉飄零,隻見滿山枝桠,一到春夏,又是枝繁葉茂。在玉琯岩洞壁上,有一株枯樹,雖然隻剩下三五米高軀幹,卻仍然牢牢地“站立”,樹蔸下的石縫中長着一株千年何首烏,長藤倒挂枯樹上,葉蔓蔥蔥茏茏。是枯樹為首烏供給了養分,還是首烏為枯樹支撐?

  越是炎熱幹旱,山上的樹木越是茂盛,葉片上還挂着水珠。微風吹拂,林中“下”起小雨。原來,玉琯岩下有陰河通過,四周還分布着九口水井。幹旱時,陰河水遇熱透過岩縫蒸發上來,在樹葉上凝聚成水珠。

  疊加改擴建,曆經千餘載,應為“廟絕”

  曆代中央政府都在九疑山奉祀舜帝。《九疑山志》有載:“秦漢以來,立廟玉琯岩前百步。”漢代以來的史書中,也多有關于舜帝陵廟的記載。馬王堆三号漢墓出土的地圖上,在一山側标出“帝舜”二字,旁邊還标有九個柱狀符号和一建築物圖樣。研究者根據《史記》和《水經注》中關于九疑山的記載,推測九個柱狀物為九塊石碑,建築物則為舜廟。

  2002年至2004年,省文物考古部門對玉琯岩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發現了古代舜廟的建築遺迹,并考證出這一建築建于北宋時期,是在唐代的基址上擴大重建的;并認為,這裡就是漢代以來祭祀舜帝的祠廟遺址。結論是,從漢代開始,前後曆經1000餘年,舜廟雖經多次廢棄、重建,但其位置始終不變。從已發現的宋代舜廟建築遺址來看,當年這個建築群坐北朝南,主次分明,對稱均衡,布局嚴謹,規模宏大,正好符合古時帝陵“九五至尊”的建築規則。從舜帝陵廟龐大規模和宏大氣勢也可推測出,這是一個屬于“國家級”的祭祀之祠。

  玉琯岩舜廟遺址的發現,是我國考古工作中對五帝祠廟的首次發現。玉琯岩舜廟也就成了到目前為止發現得最早的舜帝祠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