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微景觀生态瓶在年輕人中十分的流行,不僅有各種成品生态瓶售賣,還可以購買材料自己DIY。一個玻璃瓶、一些小擺件,加上苔藓和其他的小植物,一個漂亮的苔藓微景觀就完成了。比起同樣大熱的肉肉,苔藓較為好養。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它的養護方法吧~
首先來看看苔藓微景觀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來說,苔藓微景觀的日常養護是非常容易的。
光照:
苔藓是陰生植物,對光照需求沒有那麼強烈,可以擺放的在室内接受全天明亮的散射光,或是清晨、傍晚曬會太陽,甚至開台燈曬幾個小時就能滿足需求。但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在大中午在太陽下暴曬。
水分:
苔藓是直接靠葉面吸收水分的植物,澆水時苔藓噴葉面,其它植物噴土面,以免其它植物爛葉。
雖然苔藓喜歡潮濕,但澆水太多也會生病,所以澆水要适量。日常養護甯可幹一點,也不要過濕。自然幹燥休眠的苔藓浸透水還能複原,但長時間濕漉漉的苔藓,一旦溫度不适宜就容易損傷。
如果葉片沾水貼在玻璃内壁上,将兩者分開,否則葉子會爛掉粘在玻璃内壁。
溫度:
國内絕大多數地區都适合苔藓生長,生長的最佳溫度在5℃-28℃之間。
土壤:
雖然微景觀中的苔藓對土沒有要求,但還是建議用專門的培養土,因為這種土不容易發黴。
通風:
如果是密封的玻璃瓶,建議每天開蓋幾個小時讓植物透透氣,增加空氣流通。
如果養護不當的話,苔藓也會出現一些病症:
發白:
通常是澆水太少,或敞口環境太幹燥,隻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即可。
發黃:
造成苔藓發黃的原因比較多,一般是光照條件不适合,土壤不适合苔藓生長,或者是敞口的環境下空氣質量不好。
發黑:
通常情況下是因為澆水太多導緻苔藓根部長期泡在水中,開始變黑腐爛。這個時候應該停止澆水,并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水分還是太多,應該稍微傾斜微景觀,再用紙巾或者吸水布将多餘的水分吸走。
表面長黴菌:
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通風不暢,如果不是特别嚴重的話應該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噴灑多菌試劑并接受早晨和傍晚的陽光進行殺菌消毒;嚴重的話就需要換土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