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元四年,有個姓張的大官被貶到嶽州(今嶽陽市)來當太守。張太守到了嶽州之後,愁眉緊皺,痛苦不堪。
有一天,他帶着幾個人出去巡視,順便散散心,可是轉了半天,也沒找到個風景好的地方。
太陽落山的時候,太守帶着随從轉到西門外湖邊上,看見前面有個圓形石台,上面建了個小亭閣,亭上挂着“閱兵台”匾額。原來這裡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将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兵時修的。張太守登上閱兵台,遠望無邊無際的洞庭湖,頓時感到心胸開闊多了。一個随從對張太守說:“老爺,這裡既可登高望遠,又可觀賞湖光山色,如果在高處築座樓閣,那該多好呀!”
張太守聽了,覺得有些道理,便打定主意,隻等良辰吉日,動工建樓。第二天立即出榜,招聘名師巧匠,擔任工程總管。
有一天,從潭州(今長沙市)來了一個青年木工,名叫李魯班,自稱擅長土木設計,無論什麼亭閣樓台,宮殿廟宇,都能設計得盡善盡美。張太守便命他主管工程,限他一個月之内,畫出一座三層、四角、五梯、六門、飛檐、鬥拱、盔頂的樓閣圖樣來。
李魯班成天躲在房子裡,畫了又畫,算了又算,整整搞了七七四十九天,紙樣畫了一大堆,不是繪成一座土地廟,就是畫成一個過路亭。累得滿頭大汗,還是沒有一點結果。
張太守氣極了,他對李魯班說:“眼下工匠來了這麼多,隻等你的圖了。真該死,你誤了我的大事!再寬限你七天,到時候交不出來,絕不輕饒你!”
李魯班吓得冷汗直冒,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一個人坐在湖邊上哭起來了。木工、石匠見他哭得實在傷心,都跑去勸他說:“哎喲,你這個青年人哪,何必這樣認真呢,不知道就不知道嘛,好好地在張大人面前認個錯就是了。”
也有人說些風涼話:“既然取名魯班,就一定有魯班的本領,設計一個小小樓閣算得什麼!”
李魯班聽了這些話,便誠懇地說:“各位師傅,我在鄉下也做了六年手藝,茅屋瓦房蓋過百十來棟,真沒有想到畫個樓閣圖會有這麼難呀。事到如今,隻好請衆鄉親幫幫忙,往後再重重地報答諸位。”
這時,有位白發老人站到人群前面來了。這位老人家,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隻知道兩個月來,他每天都在工地上轉來轉去,問長問短,他對李魯班說:“我看真魯班也是從小苦學出來的,如果光躲在房子裡畫圖,是難得畫出個好樓閣來的。還是要和别的師傅多多商量才好。”“看樣子,你一定也是個木工師傅了?”李魯班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說:“你老人家見多識廣,請你費神幫幫我的忙好嗎?”
老人說:“我沒有畫過圖,隻不過呢,我這裡有些小玩意兒,你若喜歡,不妨拿去擺弄擺弄,或許會擺出一些名堂來的。”老人把背着的包袱打開,裡面裝的是一大堆長的、短的、圓的、方的,還編了号碼的木柁柁,他随手往地上一攤說:“若是還差點什麼的話,到連升客棧的樓上找我就是了。”說完之後,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魯班抱起那堆木柁柁,蹲在工棚裡苦思冥想,擺來弄去,竟連飯也忘記吃了。
有個年輕木匠見他這樣入迷,抓起幾個木柁柁往草堆裡一丢,說:“哼,那個老漢瘋瘋癫癫的,說不定是個吹牛皮大王,你也真的相信他?”旁邊幾個老木匠連忙說:“年輕人還是謙虛一點的好,人家年紀那麼大了,他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呢?你憑什麼說他吹牛皮?”老木匠們一個個坐下來和李魯班一起按着木柁柁上面的号碼,慢慢地擺弄起來。他們擺了又擺,突然,大家高興地齊聲喊叫起來:“快來看呀,一座頂漂亮的樓閣模樣兒做好啦!”工匠們聽見了,跑過來一看,果然是一座壯觀的樓閣模型。不一會兒,整個工地的人都圍過來了,人人誇贊不已。可是看來看去,還有個飛檐少了五個鬥拱。
大家按号碼仔細一查,不多不少缺了五個木柁柁。剛才那個丢木柁柁的青年木工,也跑來了,毫不在乎地說:“整整一座樓閣的模樣兒都做出來了,差這幾個木柁柁愁什麼!等我來照樣做幾個補上去就是了。”
哪知道他做了一天一夜,木頭砍了百多塊,就是沒有一個合适的。不是長了半分,就是短了半分。這時,他才想起被自己丢掉的那幾個木柁柁,心中很覺得過意不去,隻好對大家說:“實在對不起大家,隻怪我太不懂事,那少了的鬥拱,就是先前被我丢掉的那幾個。”“丢在哪裡?快帶我們去找回來。”大夥齊聲問道。“就在前面茅草堆裡。”青年木匠領着大夥在那一片野草叢裡找來尋去,好容易找出了四個,還有一個卻怎麼也找不出來,野草都扯光了,也不見木柁柁的影子。
這時,張太守聽說樓閣模型造好了,急急地趕來一看,果然氣派不凡。他高興極了,連聲稱贊說:“如此壯觀、雄偉,真可謂天下第一樓矣。”“啟禀老爺,此樓模型還差一個飛檐鬥拱。”“此樓模樣出自何人之手?快快請來将鬥拱補上。”“禀老爺,是個白發老人,不知姓名,隻知他住在連升客棧。”張太守領着大家急急忙忙奔到連升客棧,要找白發老人。老闆娘聽說張太守親自來找人,不知出了什麼事,連忙慌慌張張跑出來說:“哎呀,這個老頭子進店兩個多月了,白天從不落屋,夜間就在樓上劈呀鋸的鬧到半夜。我還以為他幫人家做家具,誰知道他隻給那些孩子們做些好玩的。”
“快快打開樓門,讓我去看個究竟。”張太守那個急不可待的樣子,把老闆娘吓壞了,她連忙把樓門打開。讓張太守查看。張太守上樓一看,沒見老人的影子,隻見床上擺着一張繪制得精緻美觀的樓閣圖樣,桌子上還有十幾個木柁柁。老師傅們認真地翻了一陣,發現桌上正好有缺少的那個号碼的木柁柁,連忙拿回去一擺,便構成一份完整無缺的樓閣模型了。張太守和大夥拍手大笑起來:“這才是真魯班來了,一定要把他找到。”
可是誰也不知道他到什麼地方去了,張太守連忙派人到嶽州城内城外四處查訪。頭天沒找到,第二天還是沒影子,直到第三天清早,忽然有人前來報信,說有個白發老人在湖灘上用石頭砌了一個拱洞,又在拱洞上面砌房子。張太守聽了,領着幾個人連忙趕到湖灘。可是那個白發老人又不見了,隻見那石頭砌成的拱洞上面,架起了一個非常美麗壯觀的樓閣,張太守指着湖灘上的樓閣模型,贊歎道:“此人才智非凡!看來用拱洞做樓基可算别具一格。這真是得天之助也!”他擡頭一看,隻見一個白發者人,手握一把尺子,正在對面高坡上丈量土地,張太守連忙問衆人:“前面可是……李魯班高興地叫喊起來:“正是他,正是那位老師傅呀!”
張太守趕上前去,一邊行禮,一邊說:“久仰師傅技藝超群,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敢問師傅莫不是姓魯?”白發老頭連連搖頭說:“我姓盧,魯班是我的師傅。”“令師今在何處?請求指點,下官有事求見。”白發者頭指着前面許多木工、泥匠說:“你看他正在那裡向老師傅們請教哩。”衆人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個異樣的老人,興緻勃勃地正在和工匠們談論着什麼。張太守領着大家趕過去一看,那些正忙着做事的木工泥匠,仿佛人人都像剛才看見的那個盧師傅,但又分不清哪個是真正的魯班。待他們回頭再去找那個姓盧的師傅時,隻見地上留下一把尺子,上面清清楚楚刻了“魯班尺”三個字。
張太守急忙登上當年魯肅的閱兵台,面對八百裡洞庭湖水高聲呼喊着:“魯班師傅——,請你再來喲——”湖面上,頓時遠遠近近響起了一片“來喲——來喲——”的回聲。這時,西邊天上,紅霞萬朵,仿佛有個白發老人,乘着一隻白鶴,向水天盡頭飛升而去。木工、泥匠師傅們按照那白發老人設計的式樣終于造成了樓閣,并以西城門拱洞作為樓基。
人們把三層飛檐拱取名為“魯班鬥”。由于這個樓閣位于天嶽山之陽,所以大家就稱它為“嶽陽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