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魚的簡介-寶石魚的品種介紹
寶石魚的簡介
寶石魚原産于澳大利亞的淡水水域,是目前惟一分布于澳洲的一種著名淡水魚品種。它最早是由海水魚演變而成的,所以既保持了淡水魚的細嫩,又有着海水魚獨有的鮮美。寶石魚的外形極為誘人,其體色銀亮,體側有多少不等黑色發亮的橢圓形斑塊,宛如鑲嵌在魚身體表的黑寶石,稱之為“寶石魚”真乃名副其實。
寶石魚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養殖。寶石魚的适合生長水溫為10℃~38℃,最佳生長水溫為21℃~25℃,pH值為5.5~8.5,溶氧在2毫克/升也可以存活,最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其食性雜,喜歡攝食人工配合飼料,生長速度快,可當年養成。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易捕撈,對水質要求不高,适合中性水質。
寶石魚屬卵生魚類,8月齡進入性成熟期。繁殖缸要大一點,底層除鋪沙石外,還要放入大口徑花盆(倒卧)或瓷闆,水溫可控制在比平時飼養時高1-2攝氏度,以26攝氏度為宜。選發情的親魚配對放入繁殖箱,一般1-2天即可産卵,每尾雌魚可産100-300粒卵。産卵後親魚有護卵的習慣。受精卵經72小時可孵化出仔魚,再經4天左右仔魚開始遊泳覓食。開口食以“洄水”喂之,逐漸過渡到喂養較大的魚蟲。
寶石魚的品種介紹
寶石的雌雄較難鑒别,一般說雄魚體色較雌魚鮮豔,背鳍末端長而尖。雌魚的肛突較雄魚的長而圓鈍,懷卵期腹部膨大。
寶石鲈具有生長快、食性雜、耐低氧、适應性強和抗病能力強等優點,可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養殖、室外池塘單養、水庫網箱養殖。它與羅非魚、彩虹鲷和淡水白鲳等對溫度要求很相似,屬喜溫性魚類,不耐低溫,但其肉質、營養價值和市場效益遠遠高于上述魚類。寶石鲈頭尾的比例小,肌肉豐厚,無肌間刺,肉白細嫩,經測定,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4種香味氨基酸,故具味道鮮美,無腥味、異味,營養及口感是鳜魚等當今名貴魚類也無法比拟的。
寶石鲈體呈紡錘形,體厚而扁圓,頭小,口端位,頭後背拱起,腹部大而渾圓,魚體的兩側或一側有1--2個甚至多個黑色晶瑩的橢圓形斑塊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塊,形似鑲嵌在魚體上的美麗寶石,因而得名“寶石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