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回顧:
2021年6月9日——綠洲中的圖開沙漠
正文開始:
今天是我開着移動的家——比亞迪唐,自駕遊新疆,出門的第五十六天。
從圖開沙漠出發,沿G218行駛,全程約15公裡;天色漸晚,途中未做停留,直接到達了惠遠古城。在惠遠古城找了一個停車場,也沒有四處轉悠,直接駐車休息,一夜無話,迎接第二天的到來。
昨天晚上駐車地,緊挨着一個警務亭,這一次不用擔心上廁所的問題啦
這已經是這個停車場最陰涼的位置了
昨晚駐車此地,睡得比較安穩
後知後覺,才知道這裡是惠遠古城遊客服務中心,我竟然在這裡睡了一覺,哈哈,不錯
惠遠古城的主要景點有伊犁将軍府、鐘鼓樓和惠遠古城陳列館,都需要購買門票。權衡之後,決定去伊犁将軍府。駐車地距離伊犁将軍府不遠,驅車兩分鐘就到。
伊犁将軍府對面就是停車場
當然也要細心找一個相對遮蔽日曬的停車位
停好車
停好車後,前往伊犁将軍府拜谒。
伊犁将軍府
伊犁将軍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哦
花了45元,購買了門票,進入府中。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碑刻着的“伊犁将軍府”的五個大字
碑刻後方立着兩座青銅鑄就的炮台。
青銅鑄就的紅衣大炮
青銅鑄就的紅衣大炮
左右兩邊是伊犁将軍曆史陳列館。走進陳列館,了解新疆,了解伊犁将軍的150年曆史。
新疆位于西北邊疆,亞洲大陸複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漢唐以來,一直是祖國的西北屏障。清朝經過康雍乾三朝的努力,最終統一了新疆。乾隆帝繼承康熙雍正兩朝遺志,先後平定天山以北準格爾部及天山以南大小和卓的叛亂,完成了具有深遠曆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的統一新疆的大業,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出于政治穩定、軍事防禦和地理位置的考量,乾隆帝确定了以伊犁為統治中心。
為了鞏固西北邊防,加強對新疆各地的管轄,清朝充分吸收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的經驗,“因地制宜,因俗施治”,确立在新疆實行軍府制度。乾隆二十七年(1762),設立伊犁将軍統轄天山南北各地軍政事務,将軍府駐節在伊犁恵遠城。自此,拉開了新疆伊犁将軍150的曆史序幕。
千秋功業
清代乾隆時期确立的新疆版圖
平定準格爾部和大小和卓叛亂
威遠将軍炮,重150斤,是抵抗沙俄入侵,守護領土完整的曆史見證
惠遠新城
恵遠舊城在沙俄侵占伊犁後遭毀,由于多年來伊犁河水的沖刷,現已大半傾塌河中。光緒八年(1882)收複伊犁,十年(1884)新疆建省,政治中心移至烏魯木齊,伊犁将軍僅管伊塔邊防,仿老城樣式,在以北十五公裡另駐新城,十九年(1893)竣工,是為惠遠新城。
在這裡一定要對一個重要人物做一個說明,他就是左宗棠。是他在沙俄勢力入侵新疆(當時清政府隻剩下塔城等少數幾個聚居點)後,經過他的據理力争(當時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主張放棄新疆),争取到了當局的支持,于1875年率領八萬湘軍開赴新疆作戰,最終收複被沙俄侵占達十餘年之久的領土,可以說沒有左宗棠,或許就沒有今日的新疆。
左宗棠銅像
曆任伊犁将軍
駐防将軍是清朝統領各地八旗兵之最高長官。全國共設将軍十三人,分别駐守盛京(今遼甯沈陽)、吉林、黑龍江、绶遠、江甯、福州、杭州、西安、甯夏、伊犁、成都、廣州諸地,将軍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
新疆地處西北邊陲,伊犁将軍一職頗受清朝重視,一般多由滿蒙八旗大員擔任。伊犁将軍節制統轄以北的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以南的哈什格爾參贊大臣和以東的烏魯木齊都統。其權利之大、統轄地域之廣,在當時全國駐防将軍中首屈一指。
清朝統一天山南北後,決定以滿蒙将軍統轄其地。最先指令參贊大臣阿桂為辦事大臣,總理伊犁事務。次年,清朝令明瑞赴伊犁代替阿桂辦事。乾隆二十七年(1762),明瑞被任命為首任伊犁将軍。從此伊犁地區成為新疆軍政中心,伊犁将軍是統領全疆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
伊犁将軍府在穩定西北局勢,加強西部邊防,發展新疆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統計,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1912年的150年裡,包括署理代理,共有42人、60人次擔任過伊犁将軍之職。
伊犁将軍自乾隆朝設立,曆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七朝,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保衛西部邊疆,維護國家統一,發展社會經濟,是伊犁将軍的重要職責。伊犁将軍還需根據新疆特殊區情,因地制宜,妥善處置民族、宗教事宜。這些時政舉措,對于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鞏固西北邊防,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新疆社會出現一個較長時期的安定局面,經濟、文化也得到較快的發展。
首任伊犁将軍 明瑞銅像
阿桂銅像
清軍服裝
伊犁将軍曆史功績
伊犁将軍曆史功績
清朝在治理新疆過程中推行的軍府制度,曾保證了乾隆中葉以後新疆地區長達百年的安全,道光二十年(1840)之後,清朝國力式微,軍府制度弱點日顯突出。光緒十年(1884)清朝建立新疆省,廢除舊的軍府制,由巡撫主政全疆,政治中心移至烏魯木齊。新疆建省是中國近代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清朝治理新疆制度方面的一項重大改革。
在辛亥革命浪潮的深刻影響之下,1912年1月7日,新疆的革命黨人領導的伊犁起義成功,最後一任伊犁将軍被槍殺,标志着清朝在新疆軍政統治的終結。
最後一任伊犁将軍 志銳
走出陳列廳,正前方是兩隻憨态可掬的獅子。
兩隻極具西域特點的石獅子,身後的兩棵古榆樹已超過130年
與威猛毫無關系的獅子
倒是多了幾分靈氣
這是正大廳,應該是伊犁将軍日常議事的地方
正大廳的兩側分别是東廂房和西廂房。
東廂房,現在已經用于出售各種當地小物件
西廂房,也就隻能沿着主幹道走一走,裡面的隔間全部都是上鎖的,不讓入内
在院中,石獅子前方的草地上,擺放着兩塊當時中俄的界碑,字迹已經看不清,但更顯古樸;随意擺放在這裡是不是有點随意了。
界碑
界碑
回眸曆史,揆諸功過,伊犁将軍府的榮辱興衰已成往事。以史為鑒,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新疆自漢代歸入中國版圖後,始終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伊犁将軍府的設立,對維護祖國統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抵禦外來侵略,維護新疆地區社會穩定,無疑起着鎮邊衛國的重要作用。
來到伊犁将軍府,回顧那一百五十年的曆史,傾聽那段可歌可泣的曆史篇章。伊犁将軍府的建立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加強了新疆與内地的聯系,推動了新疆社會的發展。
曆史是一面鏡子。觀覽伊犁将軍府千秋功業,昭示着今天的我們: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共建美好家園。
走出伊犁将軍府,來到對面的停車場,大唐靜靜地等待着我
惠遠古城,來時的路;沿着G218,朝着伊甯方向而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