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就這幾天我們去他家裡一趟,快過年了,把這錢給老人家,去置辦點年貨,開開心心過年。”漢壽縣第一中學教師符喜保說。符喜保口中的“他”是熊乾進,兩人是高中同學,今年是符喜保等人幫助熊乾進的第17年。
1995年,21歲的熊乾進遭遇慘烈車禍,大腦嚴重受損,肢體落下殘疾,完全喪失了勞動力。這次意外,由于當時通訊不發達,同學們一直不知情。直到2005年,熊乾進找到了其中的一個,然後就引出了一串。
2015年,熊乾進的父親去世,三個姐姐出嫁,本來就貧寒的家庭隻剩下熊乾進和母親相依為命。朱文清、符喜保、李偉都在漢壽縣工作,平時就愛湊在一起玩。這一年,三人商量後,發出了長期幫助熊乾進的倡議,得到了同學們的一緻支持。此後,朱文清隻要在同學群裡喊一聲,大家就會私信轉錢給李偉,符喜保則負責管賬。除物資以外,每年資助現金12000元,分冬、夏兩次送到熊乾進母親手裡。
“有人問,我們是不是當初和他關系很好,所以才會這樣,其實我們當時就是普通同學,幫助他就是因為這份同學情誼,如果是其他同學,我們也會這樣做。”同學們的目标,是一直繼續幫助熊乾進母子,“有我們這幫同學在,就會管到底。”
偶然得知老同學遭遇車禍,幾人伸出援手
熊乾進今年48歲,常德漢壽縣滄港鎮金龍村人。熊乾進和朱文清、符喜保、李偉是漢壽二中124班的高中同學,從1992年相識,至今正好30年。
1995年高中畢業後,熊乾進南下打工,在年底回家的路上,慘遇車禍。10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熊乾進找到一位高中同學,并通過這位高中同學,與朱文清、符喜保、李偉3人取得了聯系,“那年他也才31歲,但是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看起來很蒼老,穿的衣服也很破舊,我們當時就帶他去買了新衣服新鞋。”
這三位同學的工作地點也非常固定:他們是老師和醫生。此後,熊乾進隔三差五就直奔學校或者醫院,隻為找同學。3人開始獨自幫助熊乾進,幫助方式也非常簡單粗暴:直接請吃飯和給錢。
其間,因為熊乾進在鎮上大吃大喝的名聲傳回了家裡,家人從他身上搜出了2000多元現金,怒火萬丈的老父親認定兒子走了歪路,揪住他就是一頓暴打。熊乾進嚷嚷着同學的名字,并且磕磕巴巴地背出了一個手機号碼,家人立馬聯系,才得知此事。
期間,朱文清、符喜保、李偉三人也将熊乾進的情況,告訴了更多在外地的同學,大家聽說後,也時不時來看望他,同學們開始了對熊乾進不間斷地零散接濟,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10年。
每年固定資助12000元,“會一直幫下去”
2015年,朱文清、符喜保、李偉帶着米和油照例去看望熊乾進,得知前不久,熊乾進的父親去世了,此時,三個姐姐也已出嫁,屋裡顯得格外冷清。“那時候就感覺到他身體更差了。”三人商量後,發出了長期幫助熊乾進的倡議。
符喜保告訴潇湘晨報記者,“我們和他是高一、高二的同學,高三時,文理科分班了。”微信群裡大多是高三的同學,有的人不認識他,幾人就向他們把情況介紹清楚。“我們還有個小群,裡面大概有13個人,是平時玩得比較好的幾個。”
在朱文清的牽頭下,他每年都發起全班同學捐款,李偉負責資金管理,符喜保負責賬目管理,每年募集的資金目标是12000元,他們三人代表同學去家裡看望熊乾進,分冬、夏兩次,每次資助6000元,考慮到熊乾進的行為能力不正常,資金直接送到熊乾進母親手裡,這種方式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們這13個人是基本上每年都會出錢,有的多出點,有的少出點,反正每半年,我們就會送6000元過去,再買點油、米這些。”
年關将至,3人計劃着這幾天再去趟熊乾進家中,将下半年的6000塊錢送過去,“馬上過年了,也好讓熊乾進母親去準備點年貨過年。”符喜保說,“當初幫他,就是因為這份純粹的同學情,未來的日子,我們肯定也會一直幫下去。”
潇湘晨報記者張沁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