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長尾雉(學名: Syrmaticus mikado )大型雞類,體長53~88厘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榄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 羽緣 ,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相似種藍鹇腳鮮紅色,雄鳥上背和中央尾羽白色,頭具白色冠羽;雌鳥上下體均無白斑,腹具“V”字形暗褐色斑,腳亦為鮮紅色,區别均甚明顯,野外容易 辨識 。
中國分布于台灣的 宜蘭 、桃園、 新竹 、 苗栗 、台中、南投、 嘉義 、 花蓮 、 高雄 、屏東、台東等縣境内的中部山地。
栖息于中、高海拔1800~38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底層叢薮中,不過在玉山國家公園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以海拔高度2300~2550米發現的次數最多,而且比較喜歡在山坡坡度較陡(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活動,也見于 次生林 和人工造林地。冬天有向較低海拔遷移的現象。
發情期約始于3月中旬,一直延伸至6月。雌鳥在繁殖前,體重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可能是為了産卵和孵卵需耗費的龐大體能預作準備。春天求偶時,雄鳥會為了争奪地盤和配偶而大打出手。打鬥時兩隻雄鳥挺胸對峙,其中一隻突然趨前,另一隻立地躍起,當其落地時,趨前的那隻随即躍起,彼此一上一下的跳動,有時兩隻同時躍起,用爪當武器攻擊對方,然後同時落地。此時雌鳥誰也不幫,僅在一旁觀戰。雄鳥發情時,臉部肉垂呈鮮紅色,并豎立引頸挺胸向雌鳥展翼,快速地連續顫動雙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