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己最喜歡的導演,韓國導演樸贊郁必然榜上有名。
從《共同警備區》到颠峰之作的《老男孩》,再到充滿局中局扭轉的三段式電影《小姐》,基本上除了《斯托克》與《機器人之戀》外,他的每部作品都必能成為年度最愛電影之一。
他的2022年新作《分手的決心》為樸贊郁帶來戛納影展最佳導演之名,他本人亦表示這是他導演生涯以來完成度最高的作品。
《分手的決心》講述一個蛇蠍美人與善良刑警的勾心鬥角,大玩人性陰暗與情欲糾紛的故事。而這,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從技術上來看,《分手的決心》充滿着樸贊郁最典型的視覺美學。
攝影與剪輯無懈可擊,無論是死屍的視點、一對男女之間不斷互換的地位,還是單純言情的外景,每一幀畫面都如同一幅藝術精品。
《分手的決心》再現樸贊郁對視覺美學的追求。
電影的故事講述一對男女從試探到傷害再到毀滅的過程。
電影沒有刻意拍得劇力逼人,也沒有他一貫的扭轉再扭轉(請别誤信部分影評有大量驚人反轉),平實地談段病态的感情,大量符号與電影語言,不住讓觀衆思考、有大量堪讀的空間,對白的設計更為一絕。
而湯唯每每出場俱令劇情錦上添花。
《分手的決心》是一部特别的韓國愛情電影。
跟樸贊郁的《小姐》一樣,這也是一部三段式劇情的電影。
說它特别,是因為電影中沒有露骨、刺激和強烈的鏡頭表現,主角不是因為複仇之心而拿起兇器或因疾病而産生痛苦,而是通過劇情的層層堆疊,交叉的視線和語言來表露心迹,故事完成後所指向的就是愛情。
電影遵循着黑色懸疑和愛情劇的公式進行。
伴随着樸贊郁特有的幽默和節奏,到最後出現的扭曲和轉折。
導演樸贊郁曾在記者會上表示,有别于前部作品《小姐》的電影尺度,想制作一部沒政治色彩,也沒有華麗的看點或技巧,而是用構成電影最低限度的要素,沒有出現大場面!
這是一部隻講述成熟人物複雜心情的情感,但又能引起感動的電影。
而《分手的決心》的确做到了導演想表達的情感。
看樸贊郁的電影,除了大膽的故事設定與驚人扭轉外,其精緻的鏡頭與視覺效果,一樣能為觀衆津津樂道。
試想一下,如果沒了那些幕幕極富美術心思的場景,《老男孩》的可觀性會否大降?
《分手的決心》并非有個極端的複仇故事,亦非在個遠古或虛構的世界觀,而是實實在在一個現實世界,就讓樸贊郁玩得更得心應手。
整部電影每個場景、每個分鏡,都是樸導最精心打造的成果。
而這些畫面亦非單純的演示,每每有着劇情需要,又能締造視覺奇觀。
《分手的決心》以黑色電影類型啟動,到達愛情劇的目的地,劇中有許多山與水的連結,從劇情、布景到台詞……
故事是從山開始的,一位熱愛搜查嫌疑人的刑警海俊(樸海日飾),某日接到指示調查一名登山男子從懸崖上墜落身亡的事件,看起來沒有任何疑點的墜崖案件,為了理清過程,對死者的中國妻子徐來(湯唯飾)展開調查,兩人開始有了交集。
從愛情方面來看,是海俊在釜山了解徐來的過程,徐來一句“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開始建立了第一層關系;
第二是假想空間裡兩人來往的形式,在釜山時海俊雖然對有殺夫嫌疑的徐來産生好感。
但适時阻止了自己的感情,當認為她被證明無罪後,才放心地接近了她。
徐來知道海俊執着未破案件,責任感很強,并知道職業精神讓海俊感到自豪,所以海俊可以為了跟蹤嫌疑犯,甚至擁有睡眠障礙;
海俊抓捕嫌疑人時會利用暴力,但在審訊過程中卻保持品位。
可因愛上徐來,海俊幫她隐匿犯罪,這也使他遭到不小傷害。
對于海俊來說,人生很大一部分被撕毀了,繼續下去他的毀損隻會加速,最終選擇的隻有分手。
光是開場的段落,就已經令人着迷。
從死屍的視點,到刑警之間不同地位對立的對話,再到刑警與疑犯的隔空幻想對話等等,無論鏡頭、剪接、燈光、美術等等皆無懈可擊。
每一幀畫面都為上乘的視覺美學。
哪怕隻是男女主角穿梭廟宇之間、或是兇案所在的一株孤樹,樸贊郁總有能把之變得如同幅幅山水畫,明明是跋扈嚣張的場景,竟帶幾分平和,正如男主角已經着迷的内心般。
劇情上既是查案,也暗喻他漸漸泥足深陷,讓多位不同的角色與視點互相穿插。
成功透過畫面去叙事、去鋪排故事的張力、去營造劇情所需的氣氛。
《分手的故事》是個帶點壓抑、角色充滿矛盾的故事。
這種手法令劇情張力更澎湃,一對男女之間的猜心角力、懸案疑幻疑真的重重疑點,配上“樸贊郁電影”總會令你覺得“靠得住”,追看度确實很高。
《分手的決心》是個典型的蛇蠍美人式故事。
第一個案件海俊對徐來是愛,但對徐來來說這隻是利益,是為了讓海俊對她放下嫌疑的戒心,正确說是為了活下來而故技重施。
但在海俊查出她的犯罪證據後,他的愛結束了,為了守護她選擇破壞罪證。
而決定讓查明犯罪的手機落入大海的那一刻,在徐來聽來像是愛情的告白,她這時才開始愛上海俊,反而海俊卻想不起來何時曾對徐來說出我愛你,也因為第一個案件有了真正的結束點,海俊失去探索的意志,告白也空虛結束。
但是,就像海俊妻子所說,海俊要有幸福感,光有妻子是不夠的,還要有血和殺人案件。
不是需要出現真正的殺人案,而是需要貼在牆上的照片,要出現未解決的事件,他的人生才有動力,才能持續下去。
徐來和海俊相處時間不長,但也看出這一點,于是,第二個案件出現了。
即使故事沒如樸贊郁往作般有個大反轉,也沒有大量同類電影的爆炸性故事設計,反更能盡顯樸贊郁叙事的功架。
《分手的決心》講的是一對男女之間的勾心鬥角,在這過程中的角色地位互換、男主角從查案變成了當局者,愈想抽身反愈是泥足深陷。
如果是換作其它導演,大可拍得煽情外露,樸贊郁反而将感情關系處理得深藏不露。
無需明言男女主角的感情變化,單是一個傷口、一盒壽司,以至是充滿玩味的翻譯程式,都能暗喻出主角間的感情波動。
這些議題層層遞進,讓錯綜複雜的感情慢慢升溫。
直至最後爆發一刻,處理起來冷靜自如,無需外露的對白已能心領神會,
這些細節盡見樸贊郁即使走得認真,不大搞驚人扭轉,叙事仍有其獨門功力。
在成人世界裡,這份愛是無法茁壯成長的,要想全心投入到感情的波濤中,需要注意和小心的事情太多。
海俊有家庭,徐來依然在殺人事件的嫌疑中。
但不管怎樣,他們都得下決心分手,電影用為了分手必須下決心的程度,回應他們到底有多想在一起,他們的愛已經悄悄介入命運。
但遺憾的是,兩人相遇成為偶然,愛情也沒有結果。
因為要想延續依戀之情,隻能自己成為未決案件,這就是徐來的決定。
那樣的話,你會貼着我的照片,一直想着我睡不着覺,事件和愛情都未了結,從而将愛情封鎖在永遠,這不是犧牲,也不是逃跑,而是成為永遠的謎題,成為你的紋身的一種宣言。
這是一部需要仔細想像劇中每句台詞、每個場景的戲,有很多深意的内容需要一些心思來理解。
導演曾在訪問時提到《分手的決心》靈感來自他小時候喜歡的一首老歌《迷霧》,歌詞中“追憶往事隻是徒然,我卻依然深深眷戀”,充滿思念彷徨的主角内心世界。
這首歌第一次出現是海俊跟蹤徐來從老奶奶家到警局時的場面。
意味着海俊開始看不清真相就像被霧籠罩。
另外,許多霧氣場面也能感受到對愛迷路,海俊回到梨浦看精神科、和徐來在梨浦巿場相遇也提到霧氣,及海俊和徐來萊到山上時的濃霧,通過霧氣描繪海俊在霧中彷徨的心情。
第二個可以明顯察覺的就是海俊點眼藥水的動作。
《分手的決心》中每當海俊來到事件現場,都會滴人工淚液,如果是理性解釋,就是與海俊的身體狀況有關。
影片中提及海俊有失眠症,失眠症狀之一就是眼球幹燥,當然壓力性的幹眼症也很有可能。
但是,電影明顯想表達的是海俊想好好看清楚的意志,為了看清案件,成了一種戴上刑警鏡頭的儀式,海俊在風大的地方、警燈閃爍時也滴下人工淚液。
感性解釋來說,就像電影想表達的改變觀點,還有《迷霧》歌詞裡展現“睜開眼,藏起你的淚”的意思。
還有死去的“烏鴉”登場的含義。
雖看似不詳之兆的過場,但是在這之後,烏鴉羽毛卻不斷出現,羽毛就像連接兩人的意義,貓刁來的烏鴉,徐來表示是為了感謝而帶來的禮物,徐來回應了。
如果要報答,就要拿那個人的性命來。
第二次事件後,呂延秀刑警(金申英飾)拿着烏鴉羽毛玩耍,海俊正在指導徐來用智慧型手表,手表和烏鴉羽毛不禁想起了那時心髒的記憶,表面上看起來海俊态度有所變化。
但事實上是未決案件的線索,根據場景不同,是黑色驚悚,也是連接兩人的愛情,與電影主題相同。
《分手的決心》逐漸累積微妙的色彩,着重在人物隐秘的感情,每句台詞都隐藏深意。
因為結局,即使跳脫戲外仍留下濃濃的餘韻。
看着他們的愛情,觀衆就像是觀察着嫌疑犯的刑警一樣,被賦予收集碎片線索,拼湊完成他們愛情線索的任務。
演員方面,女主角湯唯的演出絕對是一大靈魂所在。
這個蛇蠍美人角色完全無需任何外露的演繹,無論感情與背後動機盡是深藏不露,每每就是單靠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已經演活了角色情感所需,尤其是角色具備的冷豔與神秘。
哪怕就是嘴角一揚,都充滿大量的隐喻與堪讀意味。
全賴她層次感十足的内心戲,活現了這位角色的心路曆程。
電影每每出現悶場時,她的出場總會帶動氣氛,更将對手戲的樸海日完全比下去。
總的來說,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